黑蒜

两个小鬼一进门瞪大眼睛看著我,「妈~~~~,妳蒸大蒜纯露?」

自从走入天然领域,厨房里不时飘散著各种天然香气,有时清馨脱俗,有时浓郁香醇…,我特别喜欢蒸馏纯露,家里弥漫香草香气,非常幸福享受。今天这辨识度特别高的蒜味,让两个小鬼猜不出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黑蒜」制做简单,只要电子锅,保温14天,白蒜就变身黑蒜。这当中有两个地方要忍,第一忍,制做黑蒜前四天家里全是蒜头味儿;第二忍,这14天若没第二个电锅就不能煮饭。第一忍,蒜味对我来说小事一桩。第二忍,我就那台用了10多年的大同电锅,蒸煮热饭全靠它,若被霸占可诸多不便。在家族Line群组发出征求电锅,没想到姐妹们都有电锅可奉送,太好了,万事俱备,采买蒜头去。

材料:

1. 蒜头

工具:

1. 电子锅

2. 竹垫(tips: 木垫亦可,千万不可用塑胶垫或布垫)

做法:

1. 蒜头不用洗,拨去沾有泥土的外层薄皮及状况不良的蒜瓣,蒜根部位则用牙刷刷去泥土。

2. 剪掉蒜心。

3. 内锅底层先放竹垫再放蒜头,第一层放满蒜头后再放第二个竹垫,上面再放满蒜头。原则上蒜头之间不要塞紧,保留空隙让空气流通。(我的10人份电子锅只能盖两层楼)

4. 插上电源,让电子锅保持在保温功能,保温12~14天,蒜瓣变黑即可取出。

5. 刚发酵好的黑蒜水气相当多,置于竹筛晾干水气(约3~4天),黑蒜表皮干爽即可食用。

01-150307-002

02-150202-032

03-150202-030

04-150307-006  

05-150307-009

06-150307-010

07-141201-109

08-150304-004

09-141214-003

贴心小叮咛:

1. 蒜头选购以紫皮口感较佳。

2. 若买新鲜蒜头,建议先在太阳下晒三天再做黑蒜,让蒜瓣稍微脱水

2. 存放黑蒜容器仍需保持透气(也就是说玻璃罐、塑胶盒不适合),黑蒜室温下可保存三个月。若不放心也可冷藏保存。

10-150307-001

11-150201-027

制做黑蒜发酵加晾干约15天,一直觉得时间漫长,但因家人们都爱,不知不觉也做了数十锅黑蒜,手痒的我,第一锅跟著SOP走,第二锅开始搞变化,下列这些经验与各位分享。

实验一:一定要用竹垫吗?
照片中的竹垫是家人从大陆帮我带回,台湾实在找不到这种款式。朋友还教我自己编竹垫,或买现成的竹篓再来修剪….,哎呀呀,我头大呀。后来没鱼虾也好买到厚木垫,厚木垫很厚无法弯折,只能铺在内锅盖一层楼(记得蒜头间仍需保留空隙让空气流通)。
结果:可行耶。吃不太出来与用竹垫做的黑蒜有何差别。

13-150807  

实验二:14天的发酵期间可以掀开锅盖吗?

14天的发酵可真漫长,手痒的我曾在发酵期间掀盖,查看蒜宝贝们是否安然无恙,顺便帮蒜宝贝们翻翻身,原睡第一楼层的蒜头改睡第二楼层。
结果:可行耶。口感与不掀锅盖有何差别?老实说我吃不出来。

12-141230-001    

实验三:一定要用电子锅吗?电锅可以吗?
做了一次用电锅发酵黑蒜,电锅锅盖密合度不好,发酵期间水气蒸发不少。
结果:用电锅发酵的黑蒜口感较干硬。

实验四:一定要发酵14天吗?7天呢?21天呢?
又是这个电锅实验,发酵7天与发酵21天分别品尝。
结果:发酵7天,蒜瓣是褐色,口感辛辣,蒜味浓郁。发酵21天,蒜瓣是黑色且硬邦邦,口感像糖果,吃起来咔ㄘ咔ㄘ,有蒜味的糖果,想像得出来吗?真的非常非常特别。

13-141222-008

实验五:锅内蒜味如何去味?
发酵14天的黑蒜,内锅、竹垫全是蒜味,曾用小苏打粉仍无法消除,若各位有其他撇步恳请告知,目前这台电子锅,只能黑蒜御用。

实验六:保温14天会不会很耗电?

朋友说把电子锅一定会有写安培数,把安培数乘上$#@%*&,就可以算出耗电量,老实说这么复杂的数学题对我来说14天也算不完,若各位有兴趣请自行上网查询,我直接跳过。

黑蒜柔嫩绵密,口感香甜像蜜饯,些许蒜味,对蒜味害怕的人是很大的福音,不得不说白蒜变身为黑蒜后,营养成份更易被人体吸收,它提供18种胺基酸,提高人体免疫力,黑蒜这位黑面战士,是身体的最佳守护神。

黑蒜怎么吃?

我是每天三瓣黑蒜直接吃,饭前、饭后、饭间皆可。除了直接吃,黑蒜也可用来做料理。用黑蒜做料理是我做黑蒜后很久很久很久才开始,原因是:直接吃都不够了,哪有余材做料理呢?下次再与各位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