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駐專家211名專家;下沉專家開展會診及解決疑難病例1448例;開展重大疑難手術1001例,手術量增長近85.74%;三四類高難度手術增長38.19%;縣域就診率從2013年60.4%提高到2018年85.2%;多個學科從“零”到“有”、從“有”到“優”……

  近日,記者從浙江省中醫院拿到了一張漂亮的“雙下沉”成績單。2013年10月,該院與松陽縣簽訂合作辦醫協議,全面託管松陽縣中醫院和松陽縣人民醫院。經過五年的建設發展,形成 “一院託兩縣、一縣託兩院”的“省中·松陽模式”。

  近日,省中醫院與松陽縣人民政府第二輪醫療合作已正式簽約。2.0版的“松陽模式”將有哪些亮點?

  “第一輪合作醫院緊緊圍繞‘爲松陽培養一支帶不走的省級專家醫療隊、爲松陽分院構建精益的管理、提高先進文化理念、提升醫院內涵’的理念開展工作。第二輪合作將深入思考、細緻謀劃、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不斷提升‘軟實力’,持續增強‘造血功能’。”省中醫院院長毛威告訴記者。

  簽約啓動儀式上,“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遠程教育學院”也正式亮相。

  據瞭解,遠程教育學院將形成系統、持續、高效的培訓體系,幫助基層醫院提升中醫系統醫院學科能力建設,提升基層醫師疾病診斷和治療水平。通過項目的有效落實,促進限於醫共體建設水平,使基層醫療單位人才培養工作邁入快速發展的通道,讓省縣合作突破“時間、空間、區域”的限制,真正爲基層培養出一支帶不走的專家隊伍。

  這支帶不走的專家隊伍爲松陽的老百姓帶來了什麼?

  記者瞭解到,在省中醫院的全面託管下,五年來,松陽縣人民醫院以發展急危重學科爲主,松陽縣中醫醫院發展神經康復、肛腸、乳腺等有中醫特色學科爲主。松陽縣人民醫院新建的重症監護病房,結束了麗水地區最後一個縣級醫院無ICU的歷史。在松陽縣中醫院組建神經康復科成功申報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實現省重點學科零突破,從無到有組建乳腺科,乳腺科、肛腸科多項微創手術達省級水平。

  省中醫院在提高兩家醫院學科發展水平的同時,積極推進松陽縣中醫藥傳承、發展,培養中醫藥人才,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努力把松陽打造成中醫藥復興地。成立“浙江省中醫院名中醫工作室”,遴選9名中醫骨幹跟師。制定松陽縣中醫藥人才培養(五年)計劃。組織中醫藥大講堂,完成中醫經典系統學習。

  通過一系列舉措,夯實縣域內中醫藥從業人員的理論基礎,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氛圍,推動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松陽縣中醫醫院2018年中醫及民族診療較幫扶前增加459.20%。

  信息化建設推動省-縣-鄉三級醫療服務網絡

  五年的“雙下沉”工作讓省縣合作突破“時間、空間、區域”的限制,利用互聯網這條快速通道,使雙方的合作更高效,更便捷。通過建立省中健康雲平臺,依託互聯網,開展遠程門診、遠程會診、遠程查房、疑難病例討論、MDT、醫療資源共享、雙向轉診平臺等。

  目前,省中醫院已經完成和松陽人民醫院影像對接,成立影像遠程會診診斷建設影像中心,實現省中醫院-縣人民醫院-鄉鎮衛生院影像互通。積極推進松陽縣內共享藥房,縣內鄉鎮衛生院共享縣中醫院中藥房。有效實現三級聯動,大大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使地處松陽偏遠山區的百姓都能便捷的享受到國際甚至全球一流的服務。

  成立下沉博士團 走訪村落送醫下鄉

  2018年,省中醫院在松陽成立了雙下沉博士團,走訪村落送醫下鄉, 共計走訪8個鄉鎮14個村,義診14次,2590人受益,真正讓山區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省級醫療衛生服務。博士團成員還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進行現場教學,進一步促進當地醫療水平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省中醫院雙下沉博士團工作站和黨員服務站,以黨建促臨牀,持續不斷的爲當地羣衆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此外,醫院還整合縣鄉醫療資源,啓動縣域醫共體建設。通過縣域內縣級中醫院與鄉鎮衛生院醫共體建設,形成省中醫院—縣中醫院—鄉鎮衛生院三級聯動,爲醫共體建設打下雛形。今後將按照補短板、保基本、強特色的思路,帶着目標任務精準下沉,促進醫共體醫療質量和技術精準下沉,實現“雙下沉、兩提升”對接醫共體,形成“成分輸血”疊加“重建造血”效應。(浙江新聞客戶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