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啥意思?“精氣神”很重要

  在我國古典中醫理論中,“精氣神”是判定一個人身體健康情況的重要標誌,“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人體內部臟器活動的產物,對於滋養臟器和生殖有着重要的作用。“氣”是推動臟器運行的重要物質,人的五臟六腑,血液循環都要在氣的推動下運行。

  而“神”則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也是人身體狀況的直接反應。因此,中醫說養生,養的就是精氣神。那麼精氣神到底有多重要呢?老祖宗告訴我們“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

  這句話最早出自一本名叫《金蓮仙史》的書中,這本書講的是全真教創教的經歷,而這句話正是全真教丘處機真人對成吉思汗講解道法是所說的一句話。因此,這句話本身就有着非常濃厚的道家養生思想。

  這句話主要是告訴人們,精力充足人就不會有淫念,氣息充足人就不容易飢餓,精神充沛的人就不容易萎靡不振。古人認爲,健康的人體,精力自然達到一種飽滿的狀態,使得體內的各種臟器都處於一種陰陽調和的健康狀態之中,從而引發人自覺地保持這種平衡。

  精力充足的人不會有淫邪的想法,就像一個人如果吃飽了飯就不會再想吃一樣。這個時候人就會把多餘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精力不足,陰陽平衡失調,就容易影響到腎經,造成腎陰不足,相火妄動,人就容易胡思亂想,去做一些淫邪之事。長此以往,男子失精,女子耗損血液,都是元氣大傷之事,且會形成惡性循環。

  而所謂氣足不思食,相信大家都經歷過生氣氣的吃不下飯的事。這其實就是氣充盈了我們的內臟,讓我們的身體不感到飢餓。而一些傳統思想則認爲,少食是補氣的重要方法,一個人如果氣虛,一定要少喝水,少飲食,方能固住元氣。其實控制飲食這件事在古代一直被用於養生修行,很多典籍中甚至記載了有人通過逐漸減少飲食和基本的訓練,達到只依靠體內的元氣便可生存的“辟穀”境界。

  當然,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有足夠的元氣就能保證我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更多有意義的事。

  現代很多人,明明什麼事都沒幹,但卻總是莫名其妙的犯困,精力竟然不如那些一直工作的人,實際上,這正是精神不濟的表現。人越有精神,大腦轉得越快,人們思維也越活躍,根本不會有困頓的感覺。而越是萎靡不振,人就越容易犯困,進而把時間全都浪費在無意義的睡眠上。

  總的來說,只有精氣神充足,人才能健康,纔能有精神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