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不止是社会、经济,就连文化也一直处于动荡中,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反而让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很多大师级人物,不少都是出现于这一时期。男性的大师级人物我们认识的比较多,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吕碧城。

  民国四大才女中张爱玲的名气最大,其次是写过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萧红,吕碧城因为一直用文言文创作反而不那么引人注意。可是吕碧城在当时,却比张爱玲风光得多,她被人称为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因为她却是有这个能力。不过这位传奇才女却终身未嫁,成为了剩女里的黄金圣斗士,这是为何呢?

  吕碧城,出身书香门第,10岁就和同村的汪家定了亲,可是后来她的父亲英年早逝,而她家只有四个女人,因为族人想要霸占她们的财产,还劫持了她的母亲,吕碧城在京城得到消息后,并没有退缩,而是四处求援,夺回了家产。

  这件事情,在当初和她定亲的汪家人眼中,认为吕碧城小小年纪就心有城府,并不是一个旧社会的好女子,因此就选择了退婚,吕碧城也没有哭闹,非常干脆的摆脱了这段包办婚姻。但是也不得不说退婚在当时对女子来说是非常羞辱人的,很可能影响到了吕碧城对婚姻的看法。

  1903年,受到新学的吸引,又因为家人的反对,二十岁的吕碧城离家出走,跑到了天津卫。这是吕碧城事业的起点,因为她的才华得到了《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的肯定,从此后,吕碧城就当上了《大公报》的女编辑,并且在英敛之的推荐下,认识了严复、傅增湘等天津的名人。此后,在《大公报》上,吕碧城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女子解放的好文章,引发了很多人的追捧。

  与此同时,吕碧城也在筹办女子公学。1904年的9月,吕碧城成了北洋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的总教习,之后,又升任了相当于校长的监督,吕碧城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担任校长的女人。你们以为她的才华就只是这些吗?不是的,吕碧城不但擅长写文,还会书画,琴艺极佳,又会说六国的语言,这当然包括英文,这样的才女会没人喜欢吗?

  1912年,袁世凯成了民国总统,吕碧城因为才华得到袁世凯的赏识而成为了总统府的机要秘书,不过在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时候吕碧城辞官去了上海,又和外国人一起开办贸易行,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可以说,吕碧城不但有才还有财。从1918年起,吕碧城就开始出国周游世界,写了很多描述西方国家风土人情的诗词,被评价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吕碧城长得如何?世人评价她为“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这样的描述足可以看出吕碧城才色兼备。吕碧城为什么不结婚呢?大概是因为她和现代普遍不婚的女人一样,不肯将就,也大概是当时她认识的男人中条件相当可堪婚配的寥寥无几。吕碧城自己就评价过民国的男人,条件合适的要么结婚要么年老要么太年轻,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她宁可不结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