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到晚清后被华人了解。因对宗教意义兴趣不大,所以吃喝玩乐在宣传上会更令华人接受。

虽然基督教早在唐朝时已经由传入中国,而圣诞节迟至晚清时期才渐渐被中国人接受。由于圣诞节与冬至的日子相近,早期被中国人称为「西国冬至」,盛行于通商口岸的租界内,起初都与中国普罗大众没有什么关系。

后来加入教会的中国人多了,圣诞节庆祝活动才在中国流传开。旧上海时期,《申报》最常报道圣诞活动,以下一篇摘要,报道上海公共租界内的百乐门圣诞节的盛况,都有助圣诞节在中国普及。

《申报》刊登不少有关圣诞节的报道。(网上图片)

《申报》刊登不少有关圣诞节的报道。(网上图片)

中国人对圣诞节的宗教意义不甚了解。圣诞节在东方土地上宣传,就世俗化得多,以庆祝活动较易令人接受,最终成为大众吃喝玩乐的节日。当时,商人亦从圣诞节中看到商机,创出「圣诞购物节」,兜售各种与圣诞有关的商品。当时的报章杂志中都可见到不少圣诞商品大减价的广告,连一些肥皂、跌打药等国货都借圣诞节推销。

民国时期的圣诞卡和广告。(网上图片)

民国时期的圣诞卡和广告。(网上图片)

上海开埠较早,当地人最早接触到外国圣诞节的产品,如朱古力、威士忌、外国香烟等,其中国际饭店的圣诞晚餐更是颇负盛名。各阶层人士为了赶时髦,学外国人以「Merry Christmas」打招呼,送圣诞礼物和赠圣诞卡。

在报刊和商家的带动下,与圣诞节有关圣诞树、圣诞老人等都开始被中国大众接受。「圣诞老人」初时被中国人称为「圣诞老翁」、「圣诞老公公」,甚至是「散克特老师」、「圣诞叟」,甚为有趣。到上世纪20年代末期,「圣诞老人」才成为主流。

1917年北京基督教青年协会的干事和孩子们过圣诞。(网上图片)

1917年北京基督教青年协会的干事和孩子们过圣诞。(网上图片)

大学生作为社会开放的先锋,校园内的圣诞气氛颇为热闹。各地教会学校都有礼拜、颂诗、化装舞会、募捐等传统圣诞活动。据1947年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现时的齐鲁大学)的校刊报道,当时校园内甚至有男女生宿舍圣诞开放活动,去女生宿舍参观的男生排晒长龙。

1925年广东岭南大学怀士堂前草坪举行的圣诞节全校大公宴。(网上图片)

1925年广东岭南大学怀士堂前草坪举行的圣诞节全校大公宴。(网上图片)

据《大公报》报道,1929年的圣诞节,甚至得到湖南长沙海关的承认,全体海关人员当日放假。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申报》更形容圣诞节是全民「狂欢的节日」,这可能与百姓希望通过庆祝节日来缓解战争带来的痛苦有关。时至40年代末,圣诞节在中国大众生活中已几乎见不到宗教,而成为一个时尚、时髦的节日。

1945年圣诞节前夕,前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军官送礼物给延安的孩子们。(网上图片)

1945年圣诞节前夕,前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军官送礼物给延安的孩子们。(网上图片)

不过在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之路亦非一帆风顺,无论是晚清还是民国时期,民族主义都大有市场,洋人的圣诞节亦成为民族主义者攻击的对像,被认为是文化侵略而排挤,甚至一度有学者感叹当时的圣诞节气氛有压过冬至节庆之势。

由于传统文化和政治权力的影响,中国人心理上较难接纳耶稣和基督教文化,却在现实生活中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圣诞节在中国的普及,见证了中国人对西方现代物质、富裕生活的追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