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黑色字,搭配著红黑暗色调的图像。是一本沉静的小说。马奎斯的小说,其实没有晦涩难懂,并不会让人昏昏入睡,唯一比较困扰,让有阅读障碍的我一直很拗口的是怎么每个人的名字都这么长,加上登场人物这么多,我看得有点辛苦。都要反复确认差点都要拿出纸笔书写人物关系图,才能够顺利明白故事脉络。叙事是顺畅,阅读是顺畅,所以一本书并不会有搁下就束之高阁的困扰,可以一口气看完。

故事共分五个章节,第一人称的叙述整件杀人案的来龙去脉,经过了二十多年,想要还原当日的真相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从每个人不同的观点里,也大概能够完整拼凑!只是即便看到最后一个句点,我都还在想?真的是山迪亚哥夺走了安荷拉的处女之身吗?故事从山迪亚哥的家世开始讲起,说明了他家的富裕、他的日常习惯、交代著他们家的地理位置以及习惯的进出动线。接著介绍著热闹婚礼的新郎新娘的家世背景,以及这场婚礼的盛大,众人一整夜的欢愉,没有人会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中想到死亡近在眼前。再来是众人陆续发现或是被凶手们告知即将发生的杀人案,所有人都知道作案的动机、杀人的工具,甚至在还未知的状况下帮助了磨利杀人工具。当杀人消息走漏,有人不当一回事,有人觉得是开玩笑,有人企图劝阻,有人明示暗示,甚至我都要怀疑,其实这对双胞胎只是希望有人给他们台阶下,认真的阻止这桩惨案的发生,但,他们终究要有男子气概的完成他们说出来的话,然后合理解释他们是动机充足,不是寻仇,而是维护家族名誉。山迪亚哥,一名有头有脸有钱人,拥枪的他到底是残忍还是仁慈的人?众人觉得与山迪亚哥阶级悬殊双胞胎应该不敢对山迪亚哥下手,而山迪亚哥应该也没想到,双胞胎敢以下犯上,于是惨案发生。整部小说里最惨的就是山迪亚哥即便被砍死,之后还被不纯熟的解剖,甚至因为发臭所以迅速下葬,大概就跟他还没搞清楚到底为什么就死了一样迅速的结束他的一生。

那名有钱到太夸张诡异的新郎巴亚多为什么跋山涉水寻觅多时,挑上了安荷拉成为他的妻子?整个故事想要讨论的也不是这个重点。村庄里大部分的婚姻都还是存在一种利益结合,但,这名外来的神秘男子却想要打破这样的潜规则,看似突破传统,可却在发现安荷拉非处子之身时,立马休妻。那个时代里,男子可以在十五岁就开始寻芳问柳,但女子却必须是处子之身,性别不平的观念依旧是根深蒂固,再一次的默默凸显父权、大男人主义。

众人都像是事后诸葛一般,事情发生后才开始觉得,当天有诸多的巧合,注定了山迪亚哥必须死,比如不寻常的天气,比如太灿烂的笑容等等。但,这些人在说这些巧合的时候,或许内心想到的是借由这样的合理化,掩饰自己的心虚以及那时候的事不关己。

所有的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情绪、心情跟想法,唯一没有能为自己辩解,为整件事情说明的只有死者山迪亚哥。双胞胎认定他就是夺走妹妹处子之身的罪魁祸首,也是让妹妹被退婚,让家族蒙羞的推手,所以即便昭告天下,他们却没有给山迪亚哥一个解释的机会!这样子的直接暴力行为却用一种道德上的理由去掩饰。到底他们想要借由杀死山迪亚哥来证明他们是维护正义?还是推翻有钱人?或是杀人有理,所以无罪?

印象中马奎斯的小说里充满著人性的冷漠,这部小说里,全村的人;从维持社会秩序的村长、警察,维持道德信仰秩序的神父、修女;从山迪亚哥的至亲、未婚妻、教母、死党、朋友、家里的仆人到大街小巷里的贩夫走卒都知道那对双胞胎要杀他,可是真正当一回事、真正认真出面阻止、真正对山迪亚哥提出警告的人似乎少之又少,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想法里,面对这样的预告杀人基本上都抱持著「不可能」的态度,没有人会想要自己主动出面处理,反倒是觉得无愧于心的有转告山迪亚哥亲近的人,有转告相关当事单位,就觉得自己没有良心不安,已经做到告知,已经无愧天地所有人,结果憾事,就在眼前发生!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在山迪亚哥的家门口,他就这样被捅身亡,没有人出面阻止凶手,反倒是凶手杀红眼后跑去教堂避难,他们没有忏悔,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是在维护家族名誉,好大的一顶帽子「维护家族名誉」,所以可以合理化他们对山迪亚哥的杀害。其实看到这边,会有一种恐惧,即便这篇小说完成在近四十年前,但四十年后的此刻,我们身边还是上演著这样子的冷漠、以及犯罪者对于罪行的合理化。

非常仔细的写著暴力行为,包含开头血腥的宰杀清除兔子内脏、双胞胎的杀人顺序、不熟练的尸体解剖,在他的笔下细腻的分解著动作,没有让人看了不快,只会在脑中有著清晰的画面呈现。

满有后作力的一部小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