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1967年6月29日,哥伦比亚作家马奎斯发表了魔幻写实经典小说《百年孤寂》,甫上市就震撼全球,15年后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马奎斯在西语文坛的至高地位。《百年孤寂》至今仍是世界最知名的魔幻写实主义作品,也成为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一束最耀眼的星光。

只期待卖出8000本 却成世界最畅销小说

1965年,38岁的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在墨西哥从事文学、电影等艺文工作,当时拉丁美洲最大的出版社之一、阿根廷南美出版社(Sudamericana Press)找上他询问有无作品计划,马奎斯迅速回信,表示自己正在撰写《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这是一个非常长、非常复杂的故事,我投注了毕生功力。」

检视相片
哥伦比亚文学巨匠马奎斯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美联社)

哥伦比亚文学巨匠马奎斯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美联社)

对马奎斯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也令他非常恐惧。因为当时正值1960至70年代,拉丁美洲迎来「文学爆炸」时期(Boom Latinoamericano),大量优秀作家结合欧洲现代主义思潮和拉美文学传统,开创富实验性的文学运动,包括阿根廷的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墨西哥的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 Macías)等都是此时期的代表。

百花齐放之下,当时拉美地区的书籍第一版要卖出8,000本才算销量不错。马奎斯当时已出版的前四本小说,销量加总起来还没超过2,500本,他一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还把汽车、吹风机都卖了,当他要寄给出版社书稿时甚至无法负担邮资,只能寄出一半。

不过,这一半就足以让他的编辑充满信心,马奎斯曾回忆,编辑告知第一刷打算印8,000本,他整个吓坏了:「在那之前,我所有的小说没有一本卖出超过700本啊!」但编辑拍胸脯打包票说,相信在12月以前第一刷就会卖光。

结果,《百年孤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后,只花了一星期第一刷就全数售罄。

「拉丁美洲的圣经」

随著轰动书市,关于《百年孤寂》的评论和赞誉蜂涌而至,迅速席卷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一举奠定马奎斯在文坛的地位。《百年孤寂》至今被译为44种语言版本,全球销售约5000万册,是继塞万提斯1605年《堂吉诃德》(Don Quixote)之后最畅销的西班牙文小说,更被誉为拉丁美洲版的《圣经》。

让魔幻写实主义走向世界

马奎斯在《百年孤寂》书中,以故乡阿拉卡塔加(Aracataca)为蓝本虚构出小镇马康多(Macondo),描述马康多镇上的邦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荣辱与爱恨,书中时空颠倒交错,马奎斯不仅融入拉丁美洲数百年殖民、内战的历史伤痕,浓缩了拉美文化与社会的生活场景,人物的情欲炽热鲜明,不时掺杂记忆、神话或鬼魂等虚幻情节,构织出荒诞诡谲却又充满现实投影的魔幻世界,当「魔幻写实」(magic realism)一词还没普及于学术界,《百年孤寂》的瑰丽幻想早已传遍世界。

1982年,瑞典皇家学院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予马奎斯,获奖理由是「永远为弱小贫穷者请命,反抗内外压迫及剥削。他的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营造出丰富的世界,结合幻想与真实,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生活与冲突。」

得奖后的《百年孤寂》更为畅销,虽然马奎斯是旗帜鲜明的左派,不但与古巴传奇革命家卡斯楚(Fidel Castro)情同兄弟,批判美国帝国主义也不遗余力,《百年孤寂》在美国被禁,但连美国前总统柯林顿(Bill Clinton)都承认自己大学时代就读过它,还经常在课堂上读到无法自拔。

检视相片
马奎斯(右)与古巴前领导人卡斯楚是莫逆之交。(美联社)

马奎斯(右)与古巴前领导人卡斯楚是莫逆之交。(美联社)

《百年孤寂》之后,马奎斯继续出版许多佳作,包括1975年《独裁者的秋天》(El otoño del patriarca),1985年《爱在瘟疫蔓延时》、1990年《迷宫中的将军》(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等,马奎斯曾如此评论自己的作品:「其实,我的作品中的每一行都有现实作为依据。问题是,在加勒比海地区,现实往往有如人们最狂野的想像。」(推荐阅读:历史上的今天》6月19日──美国超人气漫画《加菲猫》首次报纸连载

2014年4月17日,长期罹患阿兹海默氏症的马奎斯,病逝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享寿87岁,留下结褵半世纪的妻子默西蒂丝和两名儿子。全球名流同声哀悼,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表示,马奎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墨西哥总统潘尼亚涅托也表示,马奎斯使拉美魔幻写实文学走向了全世界。

相关报导
历史上的今天》6月25日──川普当选让他的经典小说重回畅销榜「20世纪的良心」乔治.欧威尔生日快乐!
历史上的今天》6月23日──还记得电影《模仿游戏》吗?遭「化学阉割」的电脑之父图灵诞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