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康威视正式公布了2018年年报。2018年1-12月,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498.37亿元,同比增长18.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53亿元,同比增长20.64%。同时,海康威视也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报。2019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99.42亿元,同比增长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6亿元,同比下降15.41%。

在2月快报发布后,已经有很多财经和专业媒体对海康威视2018年的情况进行了点评。结合3月29日海康威视的「AI CLOUD」年度战略发布会,可以再梳理一下脉络,看看接下来海康和行业的方向。

2018年及2019年Q1营收及利润走势

图1 海康威视近四年财务数据对比
图2 海康威视近四年营收及利润走势
图3 海康威视近四年营收及利润增长率走势

综合近四年财务数据分析,海康威视总体营收和净利润呈持续上升趋势,但2018年整体增长双双减缓,尤其是营收总额下滑较明显。但企业现金流增长高于去年同期。

图4 海康威视近四年Q1财务数据对比

第一季度报营收及利润同比总体下滑较为严重,其中利润下滑尤为明显,首次出现负增长。

图5 与电子制造业平均增长率对比

2018年,海康威视营收及净利润明显高于电子制造业年度平均水平。但2019年Q1出现回调,双双低于均值,且差距较大。

图6 2018年产品线营收、毛利及占比

从2018年数据看,前端设备依然是公司收入的最大来源;中心控制产品(平台及软体)毛利较高,工程施工利润最低。

2017年境内收入占总体收入70.78%,境外占29.22%;2018年境内收入占总体收入71.53%,境外占28.47%。两年对比基本持平。

财报及业务分析

海康威视及安防部分上市公司出现营收和利润增长下滑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1、《年报》中对于增长率下滑,海康威视总结原因为:国内经济快速下行,海外的非市场因素影响骤增,不确定性风险持续上升。市场需求受经济和政治环境影响,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这在去年三季度海康威视投资者说明会上被反复提及。国内去杠杆,地方财政紧缩,企业经营资金紧张,公共安全类项目及视频相关用户投入减缓;国外贸易战,对于市场和经营环境都有较大影响,北美及发达地区业务增速回落,股市振荡,信心明显不足。

2、企业自身基数不断扩大,给后续增长带来很大挑战。国内安防市场总体增长率放缓,2018年供应端市场预计增长率为9%,比之高点的20%已经下降近一半。随著饱有量的上升,增长率还会进一步下滑。这对于行业内企业维持高增长带来了很大难度。

3、为突破安防行业瓶颈,企业做出转型。淡化安防概念,将企业发展向「智能视频物联网」、「视频大数据」等领域拓展。对研发方向、企业结构及客户群体进行了较大幅度调整。研发注重人工智慧、云及SaaS层突破,企业结构向细分专业事业群转型,客户以公安和综治为支点,向制造业、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物流行业等拓展。研发从技术到落地、从概念到实用需要较长周期,企业结构变化需要管理层和员工适应,拓展领域需要重新开发用户、维护客户、开发解决方案。这三点集中在1-2年内爆发,体现出来的就是波及经营业绩和企业营收增长能力。

4、面对较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加强风险控制,选择了更为谨慎的业务策略。采取了去库存和压缩账期双管齐下的方法,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对于项目,也是以力求稳健、控制财务风险为主。在企业应收增长上必然造成一定影响。这一点在现金流的表中体现的很明显。在营收和利润增长均出现下滑的时候,2018年海康威视现金净额增长率高于2017年5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回收资金和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有所提升。

5、同业竞争加剧,对于企业自身的人员稳定和市场信心都有一定影响。

6、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及利润增长的大幅下降,从个人角度分析,是惯性、信心和经营三重作用的结果。惯性和信心可以放在一起看,去年海康增长率下降后,很多人出现了质疑,这就是「越坏越坏」的因果律使然;开年之际,很多项目还在评估和计划中,而且政府收紧的财政政策并没有很大改变,项目周期拉长、叠加采购落地执行的延迟、政府需求释放滞后等原因也从大环境上制约了企业的增长。经营上,计提、结算等财务操作有一部分原因,且第一季度全年最差在企业经营中几成定论。但如果再对数据进行拆分,Q1的净利润较之去年四季度实在回调、回暖的,只不过营收增长造成的费用升高等因素拉低了整体利润表现。

企业财务报表是个双刃剑,一边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一边又能让人看清今后的发展和机遇。从海康的年报和战略会,除了看到问题外,也能看到企业的发展计划和机遇点。

1、传统安防市场远未到顶。随著人工智慧技术的发展,公共安全行业的用户诉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安防行业也从「以防为主」向「打防结合」、「主动出击」发展。而随著公安部提出的「公安大数据」逐步落地,雪亮工程、智能交通、反恐维稳等大型项目的需求加大,以及原来做得不到位的公安实战和智能管理等环节的升级、改进需求扩大,安防无论是从存量市场还是从增量市场都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局面,并没有封顶。所以「安防无战事」的论断过于武断,这方面企业的工作还远没做到家,空间巨大。

2、AI技术的运用让物联网得以快速发展,视觉感知技术为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机会,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的融合,带来数据治理、数据融合、数据服务与数据应用的巨大空间,让视频物联网企业从安防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康威视在3月29号提出的物信融合,是在边缘节点和边缘域实现智能化后的更深一层应用,直指用户需求最迫切的数字化管理和视频大数据使用落地。用最擅长的视频技术赋能百业,再用客户的需求开发更深层的应用。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精益求精的过程,没有终点。也是今后最大的商业机会。

3、从财报中产品线营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前端还是占据了海康最大头的收入来源,但「中心控制产品」的异军突起,也可以感受到企业的转变。前端硬体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软体和平台类高利润产品如果能有建树,企业就会寻找到一条全新的道路来突破自身的瓶颈。在这一点上,不光是海康威视,传统安防的很多企业,如大华、宇视等都开始了软体化的道路,实现硬+软的全套解决方案之路。中心控制产品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各家公司也会在此寻求更大的突破,实现自己的解决方案之路,保证企业利润的增长和利润率的稳定。反观产品线中毛利最低的工程营收出现了下跌,这也是企业去低产能的正确选择。毛利越低,占营收越少,最终实现相对清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4、智能化积累阶段已经过半,接下来变现会越来越快。从2017年提出的AI CLOUD已经历时一年有余,边缘智能已经基本实现。而前端设备的智能化目前仅占总体的10%,等于交了一年多的学费。这10%总要有一天变成20%、30%甚至更高,这个过程随著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提升会越来越快。有了智能化的边缘节点,有了相对完整的域解决方案,那么随著需求的提升,项目落地会更快,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5、从国内外收入看,虽然历经贸易战,但是2018年海康威视在境外的收入却与2017年基本持平。《财报》的经营分析中指出,2018年海康威视在墨西哥、巴拿马、巴基斯坦、秘鲁、以色列新设5家子公司,在菲律宾新设1家分公司,在胡志明市新设1家办事处,海外分支机构增加至44个,授权维修中心100余家。虽然北美市场举步维艰,但是正因如此,却激发了企业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投入和用户开发。这一现象对将来海外业务的影响比较深远,会找到更多的突破点。

6、新业务开始走上高增长道路。《财报》中提到,「2018年,萤石业务继续盈利,海康机器人业务盈利」。也就是除了这两个之外,汽车电子和存储等新业务还没有实现盈利的重大突破。但从产品线上看,其他类新业务的利润增长达到了115.20%,虽然占比较少,但在持续进步,有较大增长空间。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周期问题。物信融合的概念确实让整体行业耳目一新,但这却是个巨复杂的大工程。在边缘智能实现落地并盈利的同时,物联网与信息网的融合会需要长期的磨合、适应,赋能百业就要有各行各业的解决方案,虽然底层逻辑没有出入,但真正到SaaS层,还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各种客观问题。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比拼耐力。

2、数据的运营。随著视频企业向物联网的转型,在掌握了大量数据后,一定会出现对数据的运营。运营和变现是两个概念。运营是为了分析结果,更好的服务同类客户,而不是直接卖数据或者把它直接变成流量。这个过程怎么做,作为安防企业起家的几个上市公司,都没有太多经验。如何培养专业团队,如何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3、管理层级问题。在2018年对公司结构进行较大改组之后,公司的管理是否能做到「大势随发展,团队走专业」至关重要。安防行业之前多数是单打独斗,架构可以向先进的公司学习,但而后的管理方式是否学习到位,是否能够汲取到「专注、专业、高效」的管理哲学精髓,是在考验公司的执行力,也在考验管理团队的智慧。业务上做了大的转向,必然会涉及到各个专业团队的管理和衔接。这也是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的。

综 述

1、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视频物联网企业,会保持增长趋势,增长速度会高于2018年,但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一定会随著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力求平稳、稳中有升会成为今后3-5年的主旋律(大华在历经架构调整、核心管理层调换之后,也会在力求稳健的前提下寻找机会);

2、边缘智能将于今、明两年在落地上有较大突破,软体及平台等高利润产品的占比会逐步扩大,企业的利润较之2018年一定会出现增长

3、视频物联网与信息网的「物信融合」在短时期内很难集中落地见到效益,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具体时间不确定,要等到今年底看部署、落地的情况才能判断;

4、视频物联网企业在向大数据转型的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会成为重中之重。越是融合,数据的安全性越重要。在今后,或会出现专业的视频信息安全公司来为企业和用户保驾护航。如果出现,那么这类公司的前景非常可期。

5、随著视频赋能行业越来越多,视频数据运营公司出现也未尝可知。这需要具备很强的运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企业来做,或者与视频物联网企业合作。这类公司的潜力较大。(完)

更多公共安全及物联网信息 可关注公众号:长安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