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过去以画会友的日子致敬!  

 

过去,那个尚无网路、资讯也不发达的年代,放学后的主要娱乐,除了电视外大概就是画画了。

原本对画画并不算热情的我,在小三时遇到了同好,两人因画而缘深,开始了疯狂漫画的日子,我们彼此交换著画技,合作著漫画,题材从班上的大小事延伸,到以班上人物为主角的漫画创作,几乎全班都是我们的读者,更曾一起调皮的到处恶作剧,每一天都乐此不疲。还记得有次课堂上,我们亦如往常地在桌下悄悄动笔画著,不慎被导师抓著,因为内容是以班上同学为主角的漫画,所以我既尴尬又害怕的等待导师的发落,不料导师看了几页后,略带笑意的把漫画还给我们,叫我们认真上课,事后也没再多说,有机会便叫我们来发挥长才,帮忙做事。我想,若当初的导师为此严厉的训斥我们,或许现在不会对画画仍充满兴趣。

小学时期就爱画画的我们,到了国中依然如是。甫开学认识新朋友的方 式就是交流彼此的画。当时除了爱在课本、笔记上涂鸦之外,最喜欢的方式就是用A4纸张来画全张的黑白单幅漫画,内容多是当时流行的漫画或自创的人物,有了新画作就会影印副本并加上一小句话,送给朋友做交流。国中十个班,大部分的同学都来自同一小学,半个学期大家就对各班级的人事略为知晓,我与同好们开始探询各班爱画画的人,然后就大胆地去认识对方,「可以送我一张你的画吗?」就是以此作为交朋友的契机。直到国三,除了交到一些好画友,来自各班爱画人才的作品更收集了厚厚一本,至此仍然留存,并叫人十分怀念。

可惜国三最后的升学阶段,大家的创作力与交流因课业明显减少,毕业后也因各奔东西而逐渐断了联络。那个年代,手机是奢侈品,电脑、网路更不是每家都有的必备物,仅存的联系方式就是彼此的电话和住址,也就是在那段期间,爱上了通信的交流习惯。高中课后闲暇期间,就是写信问候国小、中学期间的好朋友们,每一回的交流都是三、四张以上的信纸内容,分享著各自的求学遭遇及生活趣事,爱画画的我们有时连信纸都自制自绘,每张都是独特的。而通信更大的魅力就是那等待的心情,每天都是充满期待与热情的纪录生活点滴,等著与朋友的分享。

曾几何时,搬了几次家,加上升学压力等等各种因素,交流的情感渐渐淡去。再来,手机流行了、电脑网路通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方式可以更方便、及时了,失去了写信的理由,却也没因此增加联系的机会,久而久之,曾经的朋友不再是朋友,有的连现在在哪、做些什么都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灵感离家出走,提起笔来,却不知道该画什么,创作少之又少。如今,多了点时间,也对画多了点灵感,不过,可以坦然交流的朋友却没有几个,真心怀念,那些笔尖交锋、单纯分享的日子与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