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历史特约作者:陶生)

  【1865年3月23日】吴稚晖小传:从不当官的“疯狗”元老,一个建议彻底改变了中国

  1865年3月23日,吴稚晖出生于今江苏武进。他小时候就言行癫狂,曾爬到邻居家烟囱上大便。7岁时,父亲送他进入私塾,希望他有所收敛,但作用不大。

  13岁时,吴稚晖得了场大病,医生认为无药可救。他很绝望,便放弃治疗,每天爬到山顶,裸体晒太阳。两年后,病居然痊愈,吴稚晖因此不再相信医生,更加我行我素。

  1891年(26岁),吴稚晖参加科举考试。他别出心裁地用篆文书写,中了举人。后来,他两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便留在天津教书。

  1895年(30岁),甲午战争失败后,他对清政府非常失望,下定决心要出国学习。1901年(36岁),他自费前往日本。

  (吴稚晖被称为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万古云霄一羽毛)

  1902年(37岁),他申请去一所日本军校学习,因驻日公使蔡钧不肯担保,被学校拒绝。吴稚晖就到蔡钧那里“上访”,大闹一场,结果被驱逐出境。

  吴稚晖非常愤怒,在遣返途中,他挣脱跳入河中自杀。虽然河水不深,自杀失败,但这件事被梁启超知道后,登上报纸。吴稚晖一下成了“反清”的名人。

  回国后,吴稚晖在南洋公学任教,常在《苏报》上大骂清政府,说慈禧太后是“娼妓淫妇”。1903年6月29日,在清政府要求下,上海租界当局抓捕了《苏报》骨干,史称“苏报案”。吴稚晖提前得到通风报信,逃到了英国。因此,也有人认为他是告密者。

  1905年(40岁),吴稚晖在英国见到孙中山,非常钦佩,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46岁),辛亥革命胜利后,吴稚晖到南京,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一起住了4天。吴稚晖信奉无政府主义,打定主意不当官,孙中山也没有勉强他。

  (吴稚晖与孙中山合影)

  1918年(53岁),吴稚晖突发奇想,发表文章《海外中国大学末议》,主张在国外设立大学,专门收中国学生。这得到了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促成了赴法国勤工俭学运动兴起。

  1921年(56岁),里昂中法大学成立,吴稚晖任校长。后来,因学生情况复杂,学校矛盾重重,吴稚晖难以解决,只好辞职离去。但是谁也没想到,勤工俭学运动培养出了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李立三等一大批中共领导人,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第一排左六为吴稚晖)

  1924年(59岁),吴稚晖回国,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但这是虚衔,对当官兴趣不大的吴稚晖,一生从未就任任何实权岗位。

  吴稚晖言行癫狂,动辄爆粗口开骂,各界高官名人都怕他三分,说他是“疯狗”。但他有三个人不骂,除了早年认识的孙中山、蔡元培外,另一个是蒋介石。对蒋介石,吴稚晖不但不骂他,还尽力帮助他,全心全意给他当“师爷”。

  (总理奉安委员会)

  1927年3月6日(62岁),吴稚晖在上海和中共总书记陈独秀谈话,两人发生争论。吴稚晖认为中共的主张太激进,开始给共产党罗织“罪名”,鼓动蒋介石反共。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国共合作破裂!

  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吴稚晖任国府委员。不久,宁汉合流,蒋介石“下野”,吴稚晖也辞职离开。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排左二起蒋介石、胡汉民、蔡元培、吴稚晖)

  1928年10月,蒋介石重新上台,邀请吴稚晖担任监察院院长,不肯当官的吴稚晖拒绝上任。这时,蒋介石与桂系军阀即将爆发战争,非常担心广东实力派李济深与桂系联合。

  吴稚晖主动跑到广州,软硬兼施,把李济深劝到了南京。到了南京后,李济深立刻被软禁。然后,蒋介石对桂系用兵,赢得了胜利,吴稚晖功不可没。

  (蒋介石与吴稚晖在庐山栖贤寺合影)

  随后的十几年中,吴稚晖依然坚持不当官,只是偶尔在幕后为蒋介石摇旗呐喊。1943年8月,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去世。按规定,继任者必须德高望重。蒋介石推荐吴稚晖出任,吴稚晖再度拒绝。

  1946年(81岁),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宣布实行宪政,召开制宪国民大会,吴稚晖任主席。宪法通过后,吴稚晖代表全体国民,将《中华民国宪法》递交给蒋介石,人称“制宪大佬”。

  1949年(84岁),蒋介石在大陆全面败退,吴稚晖也忧心忡忡,身体每况愈下。他心灰意冷,决定和老伴留在上海,过完余生。2月24日,蒋经国奉命,强行把吴稚晖接到台湾。而他的老伴不肯走,留在了上海。

  (1948年,吴稚晖在国民大会上发言,后面是蒋介石)

  1953年6月21日,老伴在上海去世。吴稚晖闻讯悲痛欲绝,因而病倒,最终在10月30日去世,得年88岁。

  或许是冥冥中的巧合,第二天10月31日,便是蒋介石的生日。有传言,为避免不吉利,医院提前拔掉了氧气管。

  (1950年的吴稚晖)

  吴稚晖留下遗言,要求把自己拉到距离大陆最近的金门海葬,以了却自己和老伴的情缘。

  (蒋经国在金门海葬吴稚晖)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76篇作品,营员“陶生”的第19篇作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