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教育中心期望,香港年轻一代立体一点看历史,爱自己的国家及民族。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逾1.2万名来自超过100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票选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著名作家鲁迅为今年的「年度中国历史人物」。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著名作家鲁迅为今年的「年度中国历史人物」(本网记者摄)

选举由国史教育中心举办,趁五四运动100周年,推举出包括鲁迅在内的五位历史人物—提倡文学革命的胡适、五四运动时极力保护被捕学生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新文化运动发起人陈独秀以及为民国外交作出重大贡献的顾维钧,供学生投选。结果鲁迅以12000多票当选,其他也具有份量的历史人物,分别取得4400多票、3600多票、2900多票以及近1600票。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著名作家鲁迅为今年的「年度中国历史人物」(本网记者摄)

主礼嘉宾、教育局常任秘书长杨何蓓茵致辞时提到,蔡元培保护被捕学生的言论,近期虽再度广为流传,但她指蔡元培在五四运动后,亦感慨学生们被胜利所陶醉,大学便难复秩序。杨何蓓茵又以蔡元培名言,「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呼吁教师努力为培养学生有正确品德。

至于国史教育中心校长何汉权就认为,蔡元培的贡献在于开拓北京大学多元及包容的精神:「开风气之先」,同时亦爱护学生。在「火烧赵家楼」后,多名学生被捕,蔡元培联同各院校校长出面营救也可体现。当时舆论几乎一面倒认定为是「爱国行动」,蔡元培除了要求「不应归咎学生」之外,亦责备鼓吹激进的人,五四运动也不应该以这种极端姿态蔓延。

北大校长蔡元培 (网上图片)

至于国史教育中心顾问委员、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周佳荣博士表示,推选出来的五位「五四运动」历史人物,影响著当年的教育(蔡元培)、思想(陈独秀)、文学(鲁迅)、外交(顾维钧)及白话文推广(胡适),认为鲁迅得票最多的原因,是因为香港学生也因为读过他的作品而对他有较多的认知:「虽然他对中国文化有所批判,但他是一个相当维护中国文化及旧学修养的人,同时他也批评中国国民的道德修养『恨铁不成钢』。」

鲁迅与许广平及儿子周海婴 (网上图片)

国史教育中心期望,活动可让同学透过对历史人物有个全面的认知,了解他们对国家及社会文化的贡献,从而提升学习国家历史的兴趣,亦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理解历史人物对民族的向往。何汉权期望香港年轻人立体一点看国家民族历史或事情,爱自己的国家及民族:「情浓、理强,守著历史。爱自己的国家及民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