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車,其實比較起來,沒有什麼多糾結,看內在,內在很重要,外觀兩個車可以說幾乎一樣,如果不看後面的字兒,前大燈造型不同,前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杠。後尾燈及後背門玻璃以下的造型。配置各有千秋,一汽奔騰x40上市晚,拿次低配說,比r7多了側氣囊等安全配置。但是,電瓶換成國產的了,後排座椅中間頭枕取消了,後霧燈取消一個…然後兩個車型在論壇逛了一下,森雅其實是個新子品牌,沒有奔騰那麼成熟,奔騰X80前期鋪墊反響不錯,如果說看重品牌,市場認可度就X40

內飾新穎,款式新,就R7,這也沒什麼糾結,畢竟兩個車就像兩兄弟。


森雅R7與奔騰X40是孿生兄弟

森雅R7與奔騰X40在兩台車不但是同平台的,甚至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在X40剛開始生產時它們的駕駛室都是出自一個車間。即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也就是生產森雅R7的廠家,它們的駕駛室主體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在發動機蓋板和後備門上。X40的駕駛室在吉林市這邊焊接完成後運到長春在進行後續的噴塗和裝配。

其實奔騰X40是在一汽吉林的森雅R7大賣後,一汽轎車為了也在小型SUV上分一杯羹,才著手籌備了奔騰X40,X40採用了奔騰X80家族臉譜,由一汽轎車生產。直到現在為止,X40的鈑金衝壓件也是由一汽吉林這邊提供,到長春一汽轎車進行焊裝,塗裝和總裝的。

森雅R7與奔騰X40的發動機變速箱都是一樣的,同時這些部件與奔騰的B30也是同樣的。

它們的區別只是在內飾件和外包圍件的設計風格上是有差異的。如果各位留心一下您會發現現在新出的森雅R7的城市運動版的前面罩也進一步向奔騰X40傾向了一些,面部更平了些,而它的後杠更是有如孿生兄弟了。

如果非要比較那個車更好一些,那就只能看您買車時更看中它們兩的眼緣了。森雅R7更像「奧迪Q5的縮小版」,估計要是真的把一汽標更換成4個?,沒準有人會感覺奧迪有出Q4了呢。而X40一看就是奔騰X80的親兄弟。

另外在部分內飾件和非主要部件的質量和供貨渠道上是不同的,估計一汽的奔騰X40可能會好些。


我們先看選車的幾個因素:

三大件,外觀內飾,配置,品牌力,售後,保有量,預算!

X40和R7的戰略定位就像繽智和XRV,昂科拉和創酷,2008和c3-xr一樣!三大件都是一樣一樣的!!!

接下來就看你更看重哪一點了!

最後說說我的選擇,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我更欣賞森雅的德系外觀,前後呼應,穩重大氣!內飾也是更喜歡森雅的黑棕搭配!!!

後排有頭枕和獨家杯架!

日行燈和輪轂我也更喜歡森雅的設計!

品牌和售後肯定奔騰更勝一籌,但是森雅畢竟也是一汽的,沒問題!!!

還有就是預算了,因為購置稅減半期限在即,奔騰X40還未上市,所以果斷出手森雅R7!

至今3000公里,各種路況,非常滿意!

油耗更是令人驚喜!!!

真心希望自主雄起!特別長子一汽!

把駿派D60的外觀和配置再重新規劃一下,三箭齊發!!!

下一輛車必選紅旗!!!

加油!!!


我買的X40,總體感覺不錯,說說缺點,高速100公里,機倉有蜂鳴,聽不出什麼部位,小白,前排儲物空間小了,還有就是框架不錯,鐵皮薄了一些,做工還是不錯的。漆面也挺好。發動機油耗6.5到7,我開了1000公里了,一半高速一半城市。駕駛門板出了一回異響,我推了一下,後來沒聲音了。我車是豪華版沒車載互聯繫統,可以用百度投度的投屏,線不要長了,要不按喇叭會斷線。我是手動檔,清晰,倒檔有時需要掛兩次才能掛上。


做工上還是奔騰好一些,但發動機森雅好一些,車的結構一樣,當然森雅便宜一點點,總之奔騰是長春工藝,大廠風範,森雅是吉林工藝,略欠一籌,但話說本質上同根生,這麼多年一汽吉林可算有個賣的好點的車,結果還讓自己大哥截胡了。

既然這麼多人點贊,順便說一下一汽吉林,這個車廠前身吉林輕型,最早的那種黃蟲麵包,一部分就是吉林出的,引進的大發的技術,後來歸了一汽,畢竟長春吉林兩地挨那麼近,現在的佳寶是一汽吉林的品牌,可惜麵包車干不過五菱,然後引進大發的森雅,掛大發標賣,第一批車據說是日本工人來吉林上線裝配,可惜價格不好大發退出,最近這次發力就是這款suv,銷量不錯,但奔騰馬上出了同款,怎麼說呢,一汽奔騰是一汽親兒子,一汽吉林相當於侄子,這麼個關係。


一個孫子產的,一個兒子生的,先有孫子,後有兒子。看優惠多少,看你喜歡哪個外形。


親兄弟,只是外觀略有不同罷了。看誰順眼買誰!


雖是一母同胞,但胎胎不同,森雅估計就是為打醬油而生,能不能為民族汽車工業搖旗吶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哥來過,干過,過把癮就算死,也無所謂的啦。

奔騰還好些,在泥沼中努力撲騰著,反正財大氣粗,中國的平頭老百姓太多,有個車開就已經牛逼的到處搖晃,至於車的動力系統,操控系統,舒適系統,安全系統,其他的輔助系統如何?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有一氣這尊大佛,有大眾這個護法,啃啃老本還是蠻自在的。


其實它們兩個除了外殼其他都是一樣的??,當年這個項目叫R020,這個車的部分衝壓件就是我們公司給製造的模具,吉輕由於技術底子相對弱於一汽轎車,當年來驗收模具時,看見一汽的技術方案,又特意進行了不少次的技術更改,吉輕負責生產地盤所以他們兩個除了外觀不同外,其他都一樣!


首先這兩款車是一個平台出來的,但兩者有區別:內部的配置畢竟奔騰已經做了10年對於乘用車的設計和配置要求更加符合買車人要求,外觀設計還是更加有層次感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歡的地較多,配件供應商選擇更貼和乘用車的消費者讓大家知道他選擇了哪些大牌和知名供應商,還有對於底盤奔騰還是實力雄厚點,有一汽馬自達和大眾的技術支持和沉澱,自然可以讓奔騰X40勝出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