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最喜歡的、也是最可愛的未來車圈KOL時老師。昨晚我也在微博進行了預告,今天的《時·論》第4期,我們就來說說豪華品牌B級車。

豪華品牌B級車,顧名思義,得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豪華品牌,二是B級車,也就是中級轎車。豪華品牌很好理解,賓士、寶馬、奧迪、雷克薩斯、沃爾沃、凱迪拉克,這些都是常見的豪華品牌。什麼?你問我為啥沒寫謳歌、英菲尼迪、林肯、捷豹路虎、DS?咱們得按照銷量說話,這些品牌的B級車產品銷量確實達不到很高的水平。

而說到B級車,咱么先援引百度百科上的解釋:B級車,即中型車,或稱作Large Family Car,軸距一般是2.7米至3.0米,車身長度一般4.8米至5.0米,排量一般在1.5升至2.5升。在國外,B級車一般是個人用車,而到了國內,由於家庭普遍只有一台車,所以進入中國的豪華品牌B級車產品一般都進行了加長,也就是加了個L,這樣後排就會有一個更寬敞的空間。

那麼說回豪華品牌B級車,中國市場銷量最大的產品肯定莫過於德國的三駕馬車了,也就是來自BBA的產品,且都進行了國產和加長:北京賓士C-Class-L,華晨寶馬3系Li以及一汽奧迪A4L。

德國的「三駕馬車」

對於普通品牌,B級車往往代表著其品牌的較高造車水平,也是品牌的形象代表。然而,對於豪華品牌來說,B級車則是品牌技術下放的車型,是品牌車系中的「小朋友」,往往也有著比普通品牌B級車更高一些的售價。那麼,拋出問題,中國市場到底需要怎樣的豪華B級車呢?


一、帶不帶L到底有多大區別?

帶不帶L,也就是國產之後是否進行加長。其實真正說到國產加長的鼻祖,那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奧迪A6L。不過呢,中大型C級車不在今天文章的談論範圍之內,但說到BBA中率先國產加長的,還是奧迪A4L。奧迪A4在換代至B7時幡然醒悟:必須緊跟大哥A6L的腳步,銷量才會上去,於是國產加長,成為了豪華B級車中的佼佼者。幾年後,賓士和寶馬才跟上腳步,分別將自己旗下的C級和3系轎車進行了加長。現在,大家在大街上看到的34C,大概率都是加長後的版本,標軸彷彿成為了個性和品位的象徵。

寶馬三系標軸

賓士C級標軸

啊呸!什麼個性和品位!寶馬3系標軸和賓士C級標軸現在也都是國產版本,價格與長軸版相差甚微,空間還更小一些,談什麼個性和品位呢?

真的要說個性和品位,那麼也只有性能車和旅行車了,不論是炸街的性能,還是獨特的外觀,當然也包括高昂的售價,這些才是彰顯個性的方面。性能車和旅行車,下文還會重點分析。咱們接著說B級買菜車。

剛剛咱么說了BBA的B級車產品,無一例外,都為國內市場提供了注重空間和家用的長軸距版本,但總有些「特立獨行」的廠家,就是不願妥協,不願低下他們高貴的頭顱。鏘鏘鏘!反面教材登場!

Lexus IS

最需要批評的就是凌志的IS了。雖然你貴為進口品牌,但是你那基本不能坐的後排和乏善可陳的綜合表現真的對得起三十多萬的售價嗎?其實IS的動態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懸掛柔韌有俞,加速順滑流暢,動態部分的短板也就只有較差的加速能力和較高的油耗了。但是這樣的表現,其實你在BBA中任選一款,感受都不會相差太多,而價格方面,都會比IS更有吸引力。所以,Lexus自己也很識趣地將ES的售價拉低,讓消費者能用比BBA中級轎車略高一點的價格,買到一台2.0自吸的中大型行政級轎車(手動斜眼)。不過呢,既然是自稱是「中大型轎車」,咱們也加不多贅述了。

Lexus官網車型定位 還是很有「自信」的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接下來咱們再歡迎以為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選手——阿爾法羅密歐Giulia。不得不說,義大利人在設計方面是天生的小能手,這倒三角前臉配上流暢的腰線和騷氣的輪轂,很有運動范兒。不過呢,義大利的選手明顯偏科比較嚴重,這個後排,跟IS也是難兄難弟了。我之前在車展體驗過這台車,前排還是能給到你寬敞的感覺,但是後排是真的擠啊!

Giulia內飾

再來看看Giulia的內飾,其實設計還是可以的,有一種寶馬一般的豪華運動感。但是別忘了,這是一台義大利進口車,所以內飾的做工就別指望有多好了,再加上選材用料比較普通,跟內飾優等生A4L和C-class比確實差了一大截。

那麼,豪華B級車到底該不該帶L呢?根據中國的國情,帶L自然是大部分人的首選,用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大的空間,機械和設計層面也不會有太多縮水,難怪BBA的長軸B級車賣那麼好了。當然,這些個主打個性和運動的標軸車也不是沒有市場,現在大街上也越來越多能見到Giulia這樣的車了,說明豪華品牌中級車的消費群體正在不斷年輕化。然而,作為一個「中年」年輕人,我還是選擇A4L...不了吧,我還是去搬磚吧!


二、性能車,我們需要多快的?

相信我,沒有一個男人會對一台性能車說不,如果有,那就甩給他一台旅行車。

2.0t的動力放在B級車上固然足夠,但是,熱愛汽車的男人們可沒那麼好打發!我們要的是什麼?是快!是快!還是快!什麼?你說操控?你在大馬路上又不能漂移...

在中國,評判一台車夠不夠「性能」,最直接的指標就是它的發動機和加速能力。所以,各大豪華品牌廠商也是摸透了中國人的脾氣,紛紛推出了一些外觀運動、加速炸天的性能車產品。

BMW M3

寶馬M3,一台又快又有樂趣的高性能轎車。大家都說,寶馬的精髓在於3系,而這台「頂配」3系,搭載431馬力的M直列6缸雙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和一台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0-100公里/小時只需4.1秒!標準軸距版的車上配上優秀的M調教,在賽道里給油就漂,而且容易控制,新手都能做出標準的漂移過彎。外觀方面,M套件裝飾下的M3比普通3系更加帥氣,配上動聽的排氣,街上的回頭率絕對低不了。官方售價:¥ 898,900。

梅賽德斯-AMG C63

C63,一位暴力的優雅紳士。這台「不一般」的C-class搭在了4.0升V8雙渦輪發動機,搭配AMG SPEEDSHIFT MCT 9G變速箱,給你超凡的加速體驗。AMG的車型你完全不用擔心操控,人車合一,在這台賓士上你能體驗到。誇張的AMG運動套件加上豎條的AMG格柵,是普通C-class比不上的強大氣場,更別說還掛著碩大的三叉星logo了。官方售價:¥94.18萬起。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QUADRIFOGLIO 四葉草高性能版

阿爾法羅密歐GIULIA QUADRIFOGLIO,一台致敬歷史的新生代高性能轎車。它的心臟是一台90度夾角2.9升V6雙渦輪增壓全鋁發動機,輸出功率高達510馬力,轉速在2,500至5,000轉/分鐘之間時,扭矩高達600牛米;百公里加速僅需驚人的3.9秒,最高車速達307公里/小時。近乎完美的50:50前後重量分配,確保車身達到優異的平衡穩定。Giulia Quadrifoglio採用後輪驅動設計,將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布局優勢展露無遺。官方售價:¥949,800起。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三台車有一點是相同的:都很貴。這些頂級性能車,售價方面自然是相當「豪華」的。咦?怎麼少了台奧迪家的呢?其實是因為奧迪RS4還買不到,而且是旅行車的車身結構。

奧迪RS4 Avant

當然了,真的給我100萬,我還是會選擇RS4的,原因嘛,就是實在是太帥了!性能車+旅行車完美融合,深得我心!前提是我有100萬...

那麼有沒有便宜點的選擇呢?當然是有的。奧迪在細分市場可謂是深耕多年,在頂級運動系列RS之下還有S系列。其中,奧迪S4就是這個級別的典型代表。

奧迪S4

比起RS4,S4沒有那麼誇張的運動化外觀,但是比A4L更緊湊的車身尺寸和擁有一定辨識度的S-line外觀套件,還是讓這台車更加帥氣。全新S4轎車搭載3.0 TFSIV6引擎,標準的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配置,通過奧迪駕駛模式選項進行單獨的車輛設置,百公里加速時間達4.7秒,最高車速可達250 公里/小時,帶來強勁有力的動態駕駛。關鍵是,這台車的價格「只需」人民幣50萬不到!更有甚者,之前有的4S店S4的裸車價甚至低至了40萬出頭,這可跟普通的A5價格差不多了。


三、旅行車,真的水土不服嗎?

Sedan VS Avant!在國外,特別是歐洲,旅行車其實是十分普遍的存在,人們周末經常開著家裡的旅行車,裝上一家人和行李,掛上自行車,去大自然中享受生活。在國內,旅行車則是小眾中的小眾。昨天,我在停車場看到一輛沃爾沃的V90CC,著實驚喜良久,忍不住拍照。相比三廂轎車,旅行轎車有著更大的後備箱空間和;相比SUV,旅行轎車的姿態更接近普通轎車,操控性更高,隔音水平也普遍更好。那旅行車在國內為什麼不火呢?

咱們來看看國內手握50萬能買到什麼旅行車。我數來數去,標準的豪華品牌B級旅行轎車,也就只有:奧迪A4 Allroad,賓士C-class Estate和沃爾沃V60。V60即將換代,我們暫且不論,就奧迪和賓士這兩輛車而言,價格分別去到40萬和36萬。以奧迪A4 Allroad為例,由於是跨界車,底盤方面借用了Q系列SUV的通過性技術,發動機功率也比A4L更高,百公里加速可以去到5.9秒,這樣的性能,這個價格倒也是說得過去,但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價格未免高了點,買台Q5照樣能「詩和遠方」(其實不能)。

奧迪A4 Allroad

想想也是,一台進口奧迪,肯定會價格更貴,但這樣就會導致消費者不願意買賬。消費者不買賬,這樣的車型就會成為「小眾」,汽車廠商也就會覺得沒有必要引進國產。這其實是一個循環,導致本來很「普通」的旅行轎車在國內成為了個性和小眾的代表。其實旅行車在理論上是很適合中國國情的,看看相對低價位的大眾朗行和蔚領就會發現,只要價格合適,中國人對於旅行轎車的熱愛並不比西方人少。所以,如果汽車廠商願意為了國內市場將原本「高高在上」的旅行車產品引進國產,定價降低一些,爆款不成問題。

慢著,說到價格合適的「豪華品牌中型旅行車」,我還真想到了一個選擇:「法蘭西貴婦」——DS 5。按照慣例,先上照:

DS 5

不過,總覺得哪裡不太對。法國人的腦迴路總是很清奇,用兩廂車的思維做了一台中型車出來。這個曲線吧,說是兩廂車,尺寸過大,這個後備箱看著還是挺大的;但你要說它是旅行車,比例還是不太一樣。而且PSA集團那1.6t發動機和板車懸掛用在這樣一台定位不低的車上確實和標誌雪鐵龍的中低端車型拉不開差距,因此DS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一個豪華品牌,現在也是爭論不斷。不過,用十幾二十萬的價格買到一台內飾奢華的「高端品牌」個性車,如果不在乎保值率和故障率的話,倒也是可以考慮的。(呸!反正我絕不考慮!)


豪華B級車的市場其實是很大的,向下能蠶食普通品牌中高端車的市場,向上又有著個性化的性能車和旅行車產品衝擊更高的高度,從C級車甚至是D級車手中搶奪市場。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國內消費者會逐漸有更多的豪華中級車需求,而各大汽車廠商為了更大的市場和顧客群體也會不斷發力,將這一級別的汽車產品往精品化、個性化方向發展。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豪華B級車呢?我們其實需要的是更加全面的車系家族以及對中國市場的適配。

最後偷偷告訴大家,我的dream car就是奧迪A4 Allroad哦,爭取以後自己掙夠錢就換一輛!

本期《時·論》就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最後推薦一下我的微博,時不時更新一個文科生的日常,分享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點點滴滴~

另外,微信公眾號也正在建設中,完成後將會在微博和知乎進行推送,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