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朋友说,“孩子的成功,99%源于妈妈的努力。”我在评论中写道:“父母给孩子提供爱和自由,让孩子可以快乐地做他/她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电视剧《都挺好》最近一直在各大媒体热播,创下了收视率的新高。剧中的母亲,为了大儿子明哲能去美国读书,拿出了家里的积蓄,卖了小女儿明玉的房间。明玉回到家,问母亲为什么没跟她商量就把她的房间给卖了,母亲来了一句,“大人的事,小孩懂什么?”


明玉学习一直非常用功,成绩也名列前茅,她也想像大哥名哲那样,上清华大学。然而,母亲却悄悄地托关系,找了一家不用交学费的师范院校,让明玉去读。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说:”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源于人生而拥有精神胚胎。精神胚胎,包含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密码,因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人。”


“提倡爱和自由的科学教育理念,遵循生命成长的法则,让孩子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建构,来破译精神的密码,按照生命的密码,自然成长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自我完善的人,一个心灵自由、自信安然、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一个高尚纯粹、有创造力的人。”





作为一个能够在充满爱和自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我倍感幸运。


记得那时上初二,父母为了能够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我从农村中学转到了城里的重点中学就读。第一次离开父母,背井离乡,我的心中有太多的依恋和不舍。


还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上午,父亲从几十里外骑着自行车来给我送生活用品。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思乡的情绪如洪水般涌上心头。


父亲见状,温和地说了一句,”如果你实在不想待在这儿,就跟我回去吧。“


我很感恩,有这样的父亲。我从来不用因为感到逼迫而去做什么,相反,却是一直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父亲一直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女儿,只要你开心就好。”





有人说,”你和母亲的关系,是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写照。“


母亲,是我们生命中第一位接触的女性。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中的母亲角色,她是那么的心灵手巧、温文尔雅、勤劳质朴、慈祥和蔼,仿佛是集万千优点于一身,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光和热。


然而,真实的生活中,母亲的形象却又是如此的姿态万千。


著名歌星张韶涵,在2018年参加湖南卫视《歌手》的节目,唱了一首《情人流浪记》,”我的爸爸妈妈叫我去流浪,一边走一边掉眼泪,流浪到哪里,流浪到台北......“。张韶涵唱到这几句的时候,失控泪崩。她虽唱的是情人流浪记,其实唱得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张韶涵十几岁时便出道赚钱养家,多年后却被母亲控告不赡养,母女对簿公堂,其母亲更是四处散布谣言称,张韶涵吸毒、酗酒。为了控制女儿的收入,张韶涵妈妈带着她舅舅在张韶涵家大门口堵她,还把记者叫过来,说她不给生活费、说她不孝。


几年后,张韶涵做客某节目接受专访,被问及与母亲的家庭风波。张韶涵大度回应:隔一天起来就原谅了家人,再怎么样,他们都是我的父母!”当主持人问张韶涵家庭风波之后,跟母亲还有联系吗?张韶涵瞬间落泪,她的心在滴血。


如今的张韶涵早就放下了仇恨,选择宽容与原谅。





由张艺谋执导,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的爱情片《我的父亲母亲》里讲述了一位远近闻名、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年轻母亲形象。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娘要嫁人》,演绎了一位漂亮大方、精明能干的母亲,忍受着被众人怜悯的屈辱,倔强地维持着尊严和体面,坚强地活着。


我的母亲是一位坚韧而又乐观的女性。


继接连两次的高考失利后,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茶不思,饭不想,异常颓废,几近绝望。





母亲不声不响地走到我床头,拍拍我的肩膀说,“没事呢,还有机会呢,我们换个学校再试试。”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关键时刻,只是那么轻轻地一句话,却开启了“绝处逢生”的历史性转折,生命的轨迹从此改变了。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书中阐述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钱锺书与杨绛的婚姻爱情,也是家喻户晓。杨绛小的时候,有一次,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父亲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着。


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在中年之后所创作,回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





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关系复杂的大家庭中生活的胡适,童年的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安静的读书成为失去父亲庇护的胡适一种躲避是非纷乱的最好办法,也成为他小心眼里要变得强大给母亲争气撑腰的最好途径。


小小的他看到母亲的很多委屈,很多隐忍,很多坚强,很多柔弱,同时他也承载了许多责任,许多期望,许多退让,许多苛责。如此,他没有变成一个问题少年,或以暴制暴反叛对抗,或自怜自艾懦弱敏感,而是成为一个好脾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的谦谦君子,成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母亲对他的爱与教育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如何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对自己负责,最基本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要落实!除了关注孩子学业的成绩外,还要注重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品格培养。父母给孩子提供爱和自由,拥有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