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報告你的工作進度

領導的心中往往有個不快,不知道他的下屬在忙些什麼,每天好像都很忙,又不好意思經常去問他。因而做下屬的一定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讓上司放心,不要等做完了再講。有時小小的一點錯誤,發展到後面就會變得很大,所以越早報告你的上司,一有錯誤,他可以糾正你,避免犯大錯誤。

作為一個下屬,你有多少次主動報告你的工作進度?讓上司知道,讓他放心,實際中其實很少。對上司來說,管理學上有句名言:下屬對我們的報告永遠少於我們的期望。可見,上司都是希望從下屬那裡得到更多的報告。因此,做下屬的越早養成這個習慣越好,上司一定會喜歡你的。

對上司的詢問有問必答,而且清楚

如果上司問你話,一定要有問必答,最好是問一句,答三句,讓上司清楚;答的比問的要多,讓上司放心,答的比問的要少,會讓上司憂慮,不應是一個員工應有的心態。

阿諾德和布魯諾同時受僱於一家店鋪,拿著同樣的薪水。可是不久後阿諾德青雲直上,而布魯諾卻原地踏步。布魯諾到老闆那兒發牢騷。老闆耐心地聽完他的抱怨,說道: 「布魯諾麻煩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東西。」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闆彙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有多少?」老闆問。布魯諾趕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闆說一共有40 袋土豆。「價格是多少?」布魯諾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闆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在椅子上別說話,看看別人怎麼說。」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闆彙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子,價格是多少;土豆質量很不錯,他帶回來一個讓老闆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鐘頭以後還會運來幾箱西紅柿,據他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他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闆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此時,老闆轉向布魯諾,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努力學習,充實自己,以瞭解上司的言語

做下屬的,腦筋要轉得快,要跟得上上司的思維。你的腦筋會不會轉得比你上司快?一般不會,那你要不要去努力的學習?肯定要的。今天他能有資格當你的上司,肯定有他的一套,有比你厲害的地方。如果你去聯想集團當一個副總,你的腦子會不會比柳傳志還快?我想你不敢這樣講。

柳傳志能夠領導聯想,能夠把聯想發展成今天這種規模,肯定有很多地方值得你去學習。因此,你不僅要努力地學習知識技能,還要向你的上司學習,這樣才會聽得懂上司的言語。他說出一句話,你要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話講什麼?也就是知道了他的言語,跟得上他的思維。如果你不去努力的學習,你的上司想到20公里了,你纔想到5公里的地方,你跟他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他是沒法提拔你的。

很多人都想超越他的上司,這是非常可貴的精神,但要超越你的老闆,先要學會他那一套,然後再談超越他。你連他那一套都沒有學會,談不上超越了。因此,做下屬的,要不斷的學習,學習你的上司,不斷充實自己,才會提升自己,獲得上司的賞識和提拔。

說明接受批評,不犯二次過錯

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日本一家電器公司的老闆準備物色一位職員去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對眾多的應聘者進行篩選時,他只問一個問題:「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過多少次錯誤?」他最終把工作交給了一個犯過多次錯誤的員工。開始工作前,他交給該員工一本《錯誤備忘錄》,囑咐道:「你犯過的錯誤都屬於你的工作成績,但是你要記住,同樣的錯誤屬於你的只有一次。」這說明,上司會給員工犯錯的機會,但總是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人肯定是要犯錯誤的,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誤,聰明人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不犯二次過錯。但一個人要能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藉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對你的上司說:「老總,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你敢講這種話,是非常不簡單的,但你要培養這種勇氣和素質。

不忙的時候,主動幫助別人

這是一個強調團隊精神的時代,公司的成功要靠整個團隊。團隊成員需要良好的協作,也需要互相幫助。一個人不忙時,要主動幫助他人,這是一種團隊精神。在麥當勞,如果沒人掃地,店長都會去掃地的,也會幫人點餐。如果有一隊排的很長,其他隊人很少,一定會有人說:那邊的客人請到這邊來。麥當勞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快速的服務,做到這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員工不忙的時候,主動幫助他人。其實這一點也是美國公司的一個文化,這是人家的長處,我們需要學習。

今天你幫助別人,不僅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也是有利於你自己的良好作風,因為有一天,你也需要別人的幫助,別人也會來幫你。現實中,很多人崇尚本位主義,自己不忙時,說人家是應該的,他忙是活該,我休閑叫應該。如果一個組織存在這種思想,那麼這個組織就很危險,很難成為「一家人」,其凝聚力、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毫無怨言的接受任務

最完整的人事規章,最詳細的職務說明書,都不可能把人應做的每件事都講得清清楚楚,有時會臨時跳出一些事來,下屬會臨時接受一個工作任務。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戶要過來,為表誠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這是臨時的事情,職務說明書裏是不會有的。那麼被派的人如果說:「憑什麼要我去?我已經下班了,當時我來時,你們有沒有講過要這樣做?」如果你這樣子去計較,你在一個組織裏是很難出頭的。

臨時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應,一肩挑起。最難的是:要毫無怨言。如果你毫無怨言的去做,你的上司會非常的感激你,他即使當時不說,也會利用另外的機會表揚你,獎勵你、回報你。

人不要太斤斤計較。中國有一句話:喫苦就是佔便宜。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你在一個地方付出了,會在別的地方得到回報。一個公司的成功要靠全體的努力,你要毫無怨言的接受任務。

對自己的工作主動提出改善意見

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上司說:「各位,我們來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嚴格說來,這樣的話,不應該由你的上司來講,應該由你來講。所以每過一段時間,你應該想一下,工作流程有沒有改善的可能?如果你是你所幹工作的專才,而你的上司不是,他提出了改善計劃,想出了改善辦法,你應該羞愧。如果他說:「我要你來幹什麼?公司請你來,是要你來管理和提高生產效率,你還是這方面的專家,可還要我來替你改善流程。」那你羞愧之後應該好好思考,要開始養成不斷思考改善工作流程的習慣。

你敢不敢說你的工作流程都很完善?事實上,任何一個工作流程沒有十全十美的,都有改善的可能。最糟糕的是大家都無所謂,不改善更好,就安於現狀。一個組織沒有進步,這點做得不好是重要的原因。大家都不去改善,而你做到了,你就不一樣,上司就會喜歡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