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多元考覈現場

  如今已經是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博一學生的趙亞飛一直都覺得自己很幸運。碩士畢業於英國基爾大學,先後在英國、深圳、新加坡從事建築設計工作三年的趙亞飛兩年前從新聞中看到天津大學博士生招生開始實行「申請——審核」制後,第一反應就是:國內高校也有和國外一樣的了?

  2014年4月,天津大學率先在全國正式推出博士生招生「申請—審核制」,並從2015年起開始全面實施,趙亞飛趕上了第一次。

傳統考覈方式遭導師學生雙「吐槽」

  目前,國內的博士生招考大多採取初試3門筆試+面試的方式選拔。4年前,天津大學的博士生招考亦是如此。

  「這種方式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對博士生選拔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顯現出一些問題。」天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主任潘峯提到這些「問題」時說:比如筆試難以全面考察考生的專業知識,偶然性較大;導師和學院自主權不夠,缺乏積極性、主動性;考生應試複習須佔用大量時間,影響考生的學習或工作;部分研究能力突出但不善於考試的考生被拒之門外;難以充分考察出創新能力和研究潛力;外語考試成績不達標一票否決等。

  「最苦惱的是,招來的學生接觸之後你卻發現他其實並不適合做科研。但又無法『退掉』,只能拽著往前走。」化工學院的博導陳旭教授談起幾年前招到的一位博士,搖著頭苦笑:「面試也有,但時間短,難以看出綜合水平。那一年正好我也有名額,他的筆試成績也通過了,就這麼進來了。」

  「很長一段時間內,招收博士生都是通過三張卷子,英語有個線、總成績有個線。」如今已經是化工學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長齊崴教授還記得十幾年前包括自己在內,幾乎所有的博士都是通過「三張卷子」考上的。齊崴教授感慨地說:「事實上,就拿化工學院來說,即便是『化學工程』這一個全院導師數最多的專業來說,每個導師都有不同的方向,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如果通過統一的考覈來招錄博士生,從生源質量控制角度講,實際上根本就沒法操作。」

  像趙亞飛這樣有著海外留學背景,碩士就是「申請」進去的年輕人來說,更接受「申請——審核」這樣的方式。「當時知道天津大學全面實施『申請——審核』制後,我首先點了個贊!這是跟國際接軌。」已經離開學校八年但一直在一家科研單位工作,如今是天大化工學院博一學生的餘偉煒也覺得「科研方向和專業課聯繫不是特別緊。」他更願意去展示自己的科研實力而不是去考幾張卷子。同年參加化工學院博士申請的應屆生鄂秀天鳳也覺得「不用刻意準備,突擊也沒用」,這樣的考覈方式她很喜歡。

漸進式改革更多權力「下放」學院

  儘管2015年是天津大學全面實施博士生招生「申請——審核」制元年,但事實上早在2013年,改革就已經開始。

  「2012年還是3門統一筆試:外語+專業基礎+專業綜合;到了2013年變成了2門統一筆試:外國語+專業基礎;2014年取消了專業筆試,只有1門統一的筆試:外國語。」潘峯介紹說,2014年的4月19日,天大在紀念學校研究生院建院30週年大會上推出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其中一項改革便是從2015年開始徹底取消統一的博士生招生筆試,全面實行「申請——審核」制,賦予導師和專家團隊更大的招生自主權。

  作為學校內部體制改革試點的管理與經濟學部(下文簡稱經管學部)這一步邁出得更早。早在2012年時,學部就將專業綜合筆試改成了學術報告的形式;從2013年開始,學部徹底取消了兩門專業課的考試,只考外語;2015年則開始全面實施「申請——審核」制。

  作為「申請——審核」制考覈方案的設計者,校研究生院明確要求在2015年的博士生招錄審核階段「各學院根據學科特點制訂多元考覈方案」,可以參考的考覈點有碩士論文、已有成果、研究計劃、現場學術報告、實驗操作等,當然也可以有開卷或者閉卷形式的筆試。

  而外語考試儘管要使用全校統一的「e-learning」平臺,但對於外語的分數學校也不再統一劃線,考生的外語成績在「多元考覈環節」是否參考以及如何參考則由學院掌握,這也就意味著「外語」不再是博士生入學的一道硬性門檻。事實上,在2015年考覈中,一半以上的考生並沒有經過e-learning這個輔助平臺的考覈方式,而是通過比如六級成績425以上等的外語水平認定方式進入最終的多元考覈環節。

  學校將權力下放給學院,學院則將權力進一步下放給課題組。「我們是將相近學科適當分組,並把招生名額分配到組。考覈形式上則是以組為單位對考生進行『小組面試專業基礎+考生科研專項展示』的考覈。」齊崴介紹化工學院的具體實施辦法時說,各學科組面試的組織形式和最後的錄取排名方式也有差別,比如「電化學」組,導師人數不是很多,他們在錄取時採用不分導師的大排名方式;一些「大學科」導師人數多,因為招生名額有限,還要適當考慮到導師之間的平衡,就按報考導師單獨排名錄取。

  每個學院甚至每個學科組的「規則」如何確定,都需要反覆討論和徵求導師們意見才能最終確定下來。

  「拿機械工程學院來說,我們有91位博導,但只有81個招生名額,碩博連讀生和直博生還佔去了一些名額,所以『規則』怎麼確定直接關係到導師能不能招到學生。」學院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院長王天友教授直言,學院下屬三個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力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都是採用學科內單獨排名的方式,學科內的「規則」如何制定則是導師們達成共識的結果,有一種是「無關」原則,即申請者面對的考覈導師都是與自己「無關」的導師;另一種是「有關」原則,即只要有學生申請,導師都要參與到「考覈小組」中來進行考覈。

  2015年首次全面實施「申請——審核」制後,2016年的博士生招考,天津大學繼續完善招考流程,如各學院(部)在申請階段設立『申請材料初審小組』,負責本年度普通招考類博士考生報名材料的審查初篩,確定考生能否進入考覈環節資格,以保證材料審核環節的規範化,防止導師權力過於集中。這樣,就形成了「申請——審核」制的「三階段、六環節」,即「申請階段、審核階段和錄取階段」三個階段,以及「個人申請環節、資格審查環節、師生互選環節、材料初審環節、多元考覈環節、科學錄取環節」等六個環節。而在考覈過程中,2016年則在教師督導組之外成立了由在學博士生組成的「學生監督小組」,全程參與考覈監督過程,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共同監督但相互獨立運行的「雙軌」監督機制。

  對於這樣的「程序和規則」設計,在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白海力看來,「一方面充分尊重導師的招生權利,另一方面流程和規則完全透明,這就讓我們的『申請——審核』製做到了既尊重學術共同體的學術權利,又保護了學生的權益,讓導師和考生都『服氣』。」

不是臨時突擊就能應付的考覈現場

  餘偉煒還清晰記得考覈那天,有五位老師坐在他的對面,對他的展示輪番提問。「老師們會根據我彙報的論文和相應科研工作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餘偉煒坦言「有些問題出乎他的意料,需要思考才能回答,即便如此給老師一個滿意的答案也很難。」餘偉煒說,不像回答一張考卷,這些問題都很有針對性,根本就沒有辦法提前準備。趙亞飛也記得他的考覈過程:五位導師針對他的研究計劃輪番提問,質疑、解釋、再質疑、解釋……「過程就像探討一個學術問題。」

  在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以下簡稱精儀學院)儀器科學與技術組的面試現場,每位申請者都需要面對六位導師的輪番提問,有時候導師們對這位申請者所做的項目頗感興趣,就會連續追問兩到三個問題。當申請者對於自己博士期間的科研方向和計劃不太明確時,導師也會現場提出建議。

  在機械工程學院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審核現場,除了專業提問,導師們還會問到學生如「你在做科研的過程中遇到最難的問題是什麼?是怎麼解決的?」「國外同行也做了類似的解決方案,你比較一下。」「上博士要搞明白什麼問題?要解決哪些問題?」等問題。而申請者在這個過程中有任何不嚴謹的地方都能被老師們發現,細到一張圖表甚至圖表中的一個數據。如果申請者對問題研究不深刻,很容易被「問倒」。

  在經管學部,三四位導師考覈一位申請者。考覈的全過程,導師都是用英語和申請者交流,考覈的內容是英文文獻閱讀、學術報告和綜合面試。「這已經是我們對申請者的第二輪考覈。第一輪面試,我們對『管理統計學、運籌學、系統分析、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四門課程設計了答題卡,每張題卡上有2道題目,申請者在考覈當天現場抽取其中的一張題卡回答問題。」學部負責研究生工作的副主任張水波介紹說,兩輪面試過後,部分申請者或許還要經歷第三輪考覈——如果申請者在自己導師名下排在第二的位置,則進入下一輪錄取名額的競爭。「在這三輪考覈之前,我們還特別要求,報考方式為定向的考生,還需要提供近五年本人為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或錄用的學部界定的B類以上期刊論文。這個要求基本可以把『混學歷』的人擋在門外。」

  「我覺得這樣的考覈方式更難了。它不僅關注『有什麼』『是什麼』,更關注『為什麼』、『怎麼做』。考驗你的平時功夫紮實不紮實。」報考經管學部的申請者李曉走出考場時感慨。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以下簡稱藥學院)的面試考覈現場,6名清一色的外籍導師擔任面試專家。全英文選拔方式對於外語不好的同學可謂壓力不小,藥學院特別設立祕書組,由祕書長提供必要的中英文翻譯。此外,導師提問也是根據學生陳述的相關問題入手,創造輕鬆的氛圍,避免全英文面試容易造成的緊張感。不過,就算外語不錯,申請者仍有可能被外籍教師追問得啞口無言,因為面試專家經常針對一個實驗數字「刨根問底」反覆追問,在突出英語能力的前提下,絲毫不放鬆對於申請者綜合科研素質、研究潛力的考覈。由於面試專家組對錄取全過程具有絕對的決策權,對於有學生報考的博導,允許旁聽或給予意見,但不能加入面試專家組討論。學院副院長張玲介紹,藥學院是國家首批「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廣計劃」試點學院,將建立國際接軌的本、碩、博全英文課程培養體系,所以學院的博士申請者儘管不參加全校「e-learning」平臺的外國語考覈,但對外語水平的要求卻更高,對申請者的學術水平,國際學術交往能力也都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說,有人覺得『申請-審核』制就是不考試了,就是「寬進」了,這其實是個大大的誤區。」潘峯說,實際上這也並不意味著沒有筆試了,而是要建立包括筆試在內的「多元考覈」機制。

給擴大了的博導權力加上緊箍咒

  儘管實行「申請——審核」制不意味著取消考試,但新制度實行後博導們的權力是否擴大到「想要誰就要誰」的程度?對於這個問題,經管學部的張水波教授略加思索地說,以經管學部來說,博導們的權力是「擴大了」但也「縮小了」:以前,筆試成績有300分,這些分值是「板上釘釘的」,導師面試的成績只有100分,導師的自主權也只能體現在面試的這100分裏。同時,從另一個方面理解也意味著「只要你考過了筆試,導師就有權決定要不要你。」現在,取消筆試後,按照新的總成績計算方法,專業綜合測試和綜合素質面試的成績佔到65%,剩下35%成績中的英文文獻閱讀打分權也在導師面試時給出,這樣算起來,導師通過面試給出的成績超過80%,從可決定的分值上看導師的「權力」擴大了。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個面試的成績受到的約束也多了,導師的權力不可能大到「想要誰就要誰」的程度,首先所有程序都是公開的,包括審核全過程都錄像備案,考覈的分數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導師名下第二個指標的分配由全體導師共同投票決定,校院兩級都設監督小組,考生如果對考覈、錄取等方面有疑問可以申訴……這些制度上的設計都對博導在招生過程中行使學術權利形成了有效的約束。

  「人情」壓力一直是博士生招錄中難以避免的一個話題。「即便是在國外,同行合作夥伴之間互相推薦學生也是常見,也難以避免人情的因素。」陳旭教授直言,但是在國內,像天津大學化工學科這樣排名全國第一的實力學科,每個導師每年能帶的博士生最多也不會超過兩個,如果老師因為「人情」招個差生,自己的課題完成不了,最難受的還是導師自己,所以事實上每個導師都非常珍視自己手裡的僅有的招生指標,「人情」因素影響錄取結果的概率很低。

  相對於「人情」壓力,有限的招生「指標」帶給博導們更大的壓力。「申請——審核」制讓「指標」競爭更加突出,尤其是天津大學在「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方案」中對導師崗位選拔制度作出重大調整後,導師資格終身制被打破,上崗資格與職稱體系脫鉤,凡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在崗教師都具有申請招收博士生的資格,這也就意味著博士生的招生指標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學院一共有91位博導,但學校按「質量導向的招生計劃分配方法」配置的博士生的招生計劃只有81個。實際上二三十位導師將沒有學生可帶。」王天友坦言,這就意味著導師對於優秀生源的競爭更加激烈。這種情況在其他學院同樣存在,如化工學院不到150位博導,博士生招生指標是150名左右;經管學部平均到每位導師名下的招生名額只有1到2個……潘峯告訴記者,全校亦是如此。

  即便如此,這個「指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天津大學設計的博士招生「申請——審核」制只是「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方案」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系統的綜合改革制度設計還包括招生計劃分配辦法、獎勵資助體系管理、分類培養模式改革、導師崗位責任規定、導師崗位選拔機制、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配套文件。其中,「培養質量跟蹤反饋機制」明確規定:「研究生培養質量決定導師上崗資格和招生限額。」這也就意味著,導師的上崗資格、招生限額,甚至學院的總招生指標都是根據培養質量動態調整的。而在後續的培養過程中,一些柔性淘汰機制的引入,如延緩開題、中期考覈分流、學籍預警等方式,也使得博士在學習全過程中「警鐘長鳴」。另外,教育部實施的「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制度以及為綜合改革配套的《天津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處理辦法》也使得導師和學位分委會的「培養質量」之弦越綳越緊。在張水波教授看來,「因為『人情』壓力招錄不合格的學生,這是博導們在透支自己的信譽,會給自己包括學院帶來不只是聲譽上的影響。」

  這樣的制度設計,在白海力看來,是讓作為「裁判」的導師們擁有了更大招生自主權的同時,也明確了招考過程的「遊戲規則」,而通過培養質量跟蹤反饋機制、招生資格動態調整機制,將「裁判」變成了生源質量控制「利益共同體」。

  經過一年的運行,「申請——審核」制的「實施效果」已經開始顯現:2015年,來自211、985等高校的優質生源比例提高,本碩均為211高校畢業的生源比例增加了10%,本碩均為985高校的生源增加了5%,而且沒有出現破格錄取的情況。2016年,因為增設了「申請材料初審小組」,1500多名報名的考生中,通過初審進入多元考覈的人數僅為715人,而最終將從中錄取的人數為390人左右。(記者/編輯 劉曉艷 圖片由研究生院提供)

  註:此文刪節版發表於《人民日報》(2016年04月01日12版)

  新聞網鏈接:http://news.tju.edu.cn/mt/201604/t20160401_271654.htm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