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和商鞅這對改變歷史的組合,會面了。

不過一開始,公孫鞅讓孝公很不滿意。

孝公覺得你們魏國的知識分子也就這點意思,因為頭兩次見面,公孫鞅說了一堆仁政德政的場面話,孝公很不感冒。

什麼仁政德政!你們魏國再往西推,就到我們家門口了!

我要的是立竿見影!

摸准了脈的公孫鞅回去改了PPT,第三次上來就給秦孝公鎮住了,他提出了一個叫做「霸道」的大框架行政方案。

總結起來,就是他要搞改革,而且是大破大立牛X哄哄的大手筆!

你不是想恢復你祖宗的榮光嗎?

有膽子跟我來嗎?

公孫鞅君子變大耍後,秦孝公很滿意這個方案,於是拿出來打算聽聽百官的意見。

毫無懸念的,公孫鞅的「霸道」方案一登場,就像往茅坑裡丟了一顆炸彈,分量十足,百官騷然。

幾乎所有人都揪住了把大家噁心壞了的公孫鞅,各種聲討,「霸道」更是被斥為胡說八道。

但公孫鞅卻在徵求意見會後私下給秦孝公打了一針強心劑。

下面的談話值得我們背下來,將來用到大人物身上。

他是這麼說的:

就尋常人而言,他們的能力只能看到眼下的事,面對偉大的突破時,他們一上來不可能熱心投入。(先是說明庸人們的眼界有局限)

他們會有閑言碎語,他們會冷嘲熱諷。可是等豐碩成果顯現後,他們又會歡天喜地的第一個衝上去摘桃。(人性醜陋,人們的意見是不值得當回事的)

真正品格高貴的人,絕對不會隨波逐流,建立不世功業的人,絕不會徵求每一個人的意見。(牛人自己得有主意)

只要能使國家富強受益,不一定要遵循傳統。(痛打舊勢力的臉)

普通人只習慣於他們的那種生活方式,專家們的建議又往往局限性很大,這兩種人,讓他們在具體職位上處理刻板事物,是上選,但千萬不能跟他們討論大政方針。(庸人懶惰,書生誤國)

平凡人實踐執行,賢明人變法改革,智慧人指出方向。(您智慧,我賢明,剩下都一幫完蛋玩意)

這一通說下來,秦孝公下定決心:誰說也沒用了,就你了,你看著來吧!

公孫鞅沒有讓秦孝公失望,他大刀闊斧的展開了他的改革。

史稱:商鞅變法。(他後來被封到商地,所以又叫商鞅)

公孫鞅的變法做了很多事,但細緻總結後,基本可以歸為兩大類,一個是土改,一個是軍改。

先說土改。

土改的第一件事是,所有的領土,不再分封。

今天我們說跨越了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變成了社會主義的幸福大家庭。

歷史老師將先秦到清末這段一直叫做封建制度,這其實是很不準確的。

因為在公孫鞅同志的大刀闊斧後,封建制度就漸漸土崩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綿延了兩千多年的郡縣制。

早就沒有封邦建國了,土地都變成了國家直屬,你是地方官,但你不再是地方王。

所以說,今後你再形容一個人老古板時不要說:你太封建了!

這樣顯得很沒文化。

而是要改口:你太郡縣了!

公孫鞅將整個秦國的領土劃分為了三十一個縣,每個地方設立了縣令與縣丞官職。

這種變化在於過去的領主們統領一切,但今後沒有領主們的事了。

領主們最多對自己封國的財產還有話語權,人事權就別再想了。

人都是國家的了。

現管變成縣長了,而縣長們只能管理百姓領國家的工資,百姓們的徵稅,服役權的服務對象卻統一變為中央,跟你領主不再有關係了,而且今後每次攻下的新領土統統直接設立新的郡縣,中央直接派縣官上任。

這就直接導致了過去的領主變為了地主,過去有武裝力量的一個個小幫派變為了一個個包租婆。

還記得我們之前說過周朝的分封制度最大的弊端以及如今天下打成一團的原因是啥嗎?

我小弟的小弟不是我的小弟。

郡縣制完美的修補了這個漏洞,今後的所有人力資源全部成為中央的了。

分封制改郡縣制後,變成了:在我地盤這,你就聽中央的,只要是個人,就是我的小弟。(杰倫的歌迷可以唱一下哈)

這一改變,意義極其深遠,深刻的影響到了今後兩千多年直至今天的中國歷史,政治格局。

時至今日,我們的省,市,縣,村的制度依然是沿用如此的思路。

這一制度,歷經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充分的證明了它的成熟性和穩定性。

所謂的郡縣制,對於中央政府來講,它方便統治的吸管一竿子插到底。

更深一層次上講,公孫鞅的變法,為今後中國歷史的中央集權,鋪平了道路。

土改的第二件事是,官方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但作為交換,所有的土地擁有者要向國家納稅,服兵役。

所有的農地開阡陌,設道路網,把農村分成一塊塊的均等大小的土地,這就使得土地計算變得可視化了。

上一章中我們談到過稅收成本問題,這條改革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將稅收成本降下來了。

之前土地在士大夫們手上,打仗了,修水利了,找誰要錢都費勁,錢不光要不上來,而且最可恨的是,誰家有多少家底兒,誰都不清楚。國家有個危難之時,國君最怵頭的就是我能動員上來多少力量去平這事?我找誰去動員?

現在新社會了,就都方便了。

整個國家有多少地,門兒清。

每年都打多少糧食,門兒清。

有多少戶人口耕種,門兒清。

有多少人能上戰場,門兒清。

四大門兒清後的顯著成效就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了(這個詞有點熟悉哈)。

過去老百姓們種的都是別人的地,現在可以變成自己的了,產量也就上去了。

不服役就還地,上前線能分地,服兵役時也沒那麼多廢話了,土地私有化,一舉多得。

實際上,圍繞土地,古往今來就是解決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民問題的最佳入手點。

將土地私有,鼓勵開荒,這都是每個朝代初期的標配做法,給農民土地種,讓農民有自己的地,就解決了最大的社會不安定因素。

老百姓們有了活路,有了恆產,自然就有恆心,自然也就踏踏實實的當順民,老老實實的被中央抽血。

先總理孫中山推翻帝制時開的空頭支票是:平均地權。

毛主席帶領人民鬧革命時曾導演過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廣告:打土豪,分田地。

這個廣告的營銷效果史上最佳,沒有之一。

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也是小平同志將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大旗舉起來,包干到戶後,整個中國的人民就都被喚醒了。

大體上,都這意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