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和商鞅这对改变历史的组合,会面了。

不过一开始,公孙鞅让孝公很不满意。

孝公觉得你们魏国的知识分子也就这点意思,因为头两次见面,公孙鞅说了一堆仁政德政的场面话,孝公很不感冒。

什么仁政德政!你们魏国再往西推,就到我们家门口了!

我要的是立竿见影!

摸准了脉的公孙鞅回去改了PPT,第三次上来就给秦孝公镇住了,他提出了一个叫做「霸道」的大框架行政方案。

总结起来,就是他要搞改革,而且是大破大立牛X哄哄的大手笔!

你不是想恢复你祖宗的荣光吗?

有胆子跟我来吗?

公孙鞅君子变大耍后,秦孝公很满意这个方案,于是拿出来打算听听百官的意见。

毫无悬念的,公孙鞅的「霸道」方案一登场,就像往茅坑里丢了一颗炸弹,分量十足,百官骚然。

几乎所有人都揪住了把大家恶心坏了的公孙鞅,各种声讨,「霸道」更是被斥为胡说八道。

但公孙鞅却在征求意见会后私下给秦孝公打了一针强心剂。

下面的谈话值得我们背下来,将来用到大人物身上。

他是这么说的:

就寻常人而言,他们的能力只能看到眼下的事,面对伟大的突破时,他们一上来不可能热心投入。(先是说明庸人们的眼界有局限)

他们会有闲言碎语,他们会冷嘲热讽。可是等丰硕成果显现后,他们又会欢天喜地的第一个冲上去摘桃。(人性丑陋,人们的意见是不值得当回事的)

真正品格高贵的人,绝对不会随波逐流,建立不世功业的人,绝不会征求每一个人的意见。(牛人自己得有主意)

只要能使国家富强受益,不一定要遵循传统。(痛打旧势力的脸)

普通人只习惯于他们的那种生活方式,专家们的建议又往往局限性很大,这两种人,让他们在具体职位上处理刻板事物,是上选,但千万不能跟他们讨论大政方针。(庸人懒惰,书生误国)

平凡人实践执行,贤明人变法改革,智慧人指出方向。(您智慧,我贤明,剩下都一帮完蛋玩意)

这一通说下来,秦孝公下定决心:谁说也没用了,就你了,你看著来吧!

公孙鞅没有让秦孝公失望,他大刀阔斧的展开了他的改革。

史称:商鞅变法。(他后来被封到商地,所以又叫商鞅)

公孙鞅的变法做了很多事,但细致总结后,基本可以归为两大类,一个是土改,一个是军改。

先说土改。

土改的第一件事是,所有的领土,不再分封。

今天我们说跨越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幸福大家庭。

历史老师将先秦到清末这段一直叫做封建制度,这其实是很不准确的。

因为在公孙鞅同志的大刀阔斧后,封建制度就渐渐土崩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绵延了两千多年的郡县制。

早就没有封邦建国了,土地都变成了国家直属,你是地方官,但你不再是地方王。

所以说,今后你再形容一个人老古板时不要说:你太封建了!

这样显得很没文化。

而是要改口:你太郡县了!

公孙鞅将整个秦国的领土划分为了三十一个县,每个地方设立了县令与县丞官职。

这种变化在于过去的领主们统领一切,但今后没有领主们的事了。

领主们最多对自己封国的财产还有话语权,人事权就别再想了。

人都是国家的了。

现管变成县长了,而县长们只能管理百姓领国家的工资,百姓们的征税,服役权的服务对象却统一变为中央,跟你领主不再有关系了,而且今后每次攻下的新领土统统直接设立新的郡县,中央直接派县官上任。

这就直接导致了过去的领主变为了地主,过去有武装力量的一个个小帮派变为了一个个包租婆。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周朝的分封制度最大的弊端以及如今天下打成一团的原因是啥吗?

我小弟的小弟不是我的小弟。

郡县制完美的修补了这个漏洞,今后的所有人力资源全部成为中央的了。

分封制改郡县制后,变成了:在我地盘这,你就听中央的,只要是个人,就是我的小弟。(杰伦的歌迷可以唱一下哈)

这一改变,意义极其深远,深刻的影响到了今后两千多年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政治格局。

时至今日,我们的省,市,县,村的制度依然是沿用如此的思路。

这一制度,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充分的证明了它的成熟性和稳定性。

所谓的郡县制,对于中央政府来讲,它方便统治的吸管一竿子插到底。

更深一层次上讲,公孙鞅的变法,为今后中国历史的中央集权,铺平了道路。

土改的第二件事是,官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但作为交换,所有的土地拥有者要向国家纳税,服兵役。

所有的农地开阡陌,设道路网,把农村分成一块块的均等大小的土地,这就使得土地计算变得可视化了。

上一章中我们谈到过税收成本问题,这条改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将税收成本降下来了。

之前土地在士大夫们手上,打仗了,修水利了,找谁要钱都费劲,钱不光要不上来,而且最可恨的是,谁家有多少家底儿,谁都不清楚。国家有个危难之时,国君最怵头的就是我能动员上来多少力量去平这事?我找谁去动员?

现在新社会了,就都方便了。

整个国家有多少地,门儿清。

每年都打多少粮食,门儿清。

有多少户人口耕种,门儿清。

有多少人能上战场,门儿清。

四大门儿清后的显著成效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了(这个词有点熟悉哈)。

过去老百姓们种的都是别人的地,现在可以变成自己的了,产量也就上去了。

不服役就还地,上前线能分地,服兵役时也没那么多废话了,土地私有化,一举多得。

实际上,围绕土地,古往今来就是解决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最佳入手点。

将土地私有,鼓励开荒,这都是每个朝代初期的标配做法,给农民土地种,让农民有自己的地,就解决了最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老百姓们有了活路,有了恒产,自然就有恒心,自然也就踏踏实实的当顺民,老老实实的被中央抽血。

先总理孙中山推翻帝制时开的空头支票是:平均地权。

毛主席带领人民闹革命时曾导演过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广告:打土豪,分田地。

这个广告的营销效果史上最佳,没有之一。

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也是小平同志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大旗举起来,包干到户后,整个中国的人民就都被唤醒了。

大体上,都这意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