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爱电视提供
摄影/大爱电视提供
陈彦博从学生时代就是田径运动员,多年来不曾停下脚步,屡屡在超跑竞赛中获得佳绩。今年九月初,冰岛 250 公里冰与火超马赛,逆转夺得总冠军;五月底挑战不丹 6 天 5 夜的 200 公里高山赛,在双脚渗血情况下仍夺得总冠军。在困苦和孤独的长跑路上,他用生命写下冒险的故事,也在大爱电视《殷瑗小聚》,分享永不放弃的坚毅精神。
高中时练田径,大学参加马拉松训练, 22 岁转型成极地超级马拉松运动员。极地超马选手除了会跑,我还去了解天文、地理、星象,也学语言,学会使用各种装备,所以超马的精神,其实是挑战人类极限,并且找到与大自然共存的意义。
我经历过最困难的竞赛地点,是南北极和加拿大育空特区。在南极时遇到最冷的温度是零下 59 度,那时脚趾肿胀变成暗红色,差一点就要截肢。而 2013 年加拿大育空特区极地横越赛,属于是non-stop竞赛类型,限时 13 天跑完 700 公里,考验选手的能力和经验,每年完赛率只有 3 到 5 个人,难度指数很高。
我为了赶路,一天只睡 2 到 3 小时,也试过连续 48 到 52 个小时都没睡觉,其实是很痛苦的,比赛期间我不断在体能、意志上逼自己,整个人已经在崩溃的警戒线上。每天最保守要完成 70 公里,才能安全完成比赛,我们在零下 30 度的环境比赛,还要拖 40 公斤的装备,是非常困难的。
这次的比赛,我还掉进冰河,当时不断对天空大叫,有没有人可以救我,喊完之后反而更害怕,因为周遭除了自己的声音,其他什么都没有,那时一度觉得自己要死了,所以我知道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想尽办法爬起来后,马上冲到森林生火,好不容易才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这时学过的求生技能也用上了,最后我用 10 天又 15 个小时完成,比赛后我也昏睡了 4 天,疯狂补充食物与睡眠,让发炎的身体赶快恢复。
有人问我,怎会有这么强大的意志力?其实意志力的背后,是来自我们的动机有多强。因为我想未来更好,这个念头就产生了强烈的行动力;我能继续撑下去更重要的因素是,我想让母亲感到骄傲,也希望全世界都看到台湾的选手也能做到。
难的是,2011 年被诊断出咽喉癌,我的世界都崩坏了,对任何一切都失去信心。换上手术服准备开刀时,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事没做,人生有遗憾,也放不下家人,放不下自己的理想;撑过这段时间以后,我尽全力过每一天,只要有一丝可能,我都会努力完成。
每个人都怕失败,我也是,但失败后又如何?一样可以呼吸、可以喝水、身体机能一样运作下去啊。 2015 年 12 月我参加非洲布吉纳法索超马赛,看到那里孩子吃的东西,是用米加水捣成的饼皮,学生是趴在地上上课,板擦是用稻草替代,我问自己,他们可以这样生活,依然怀抱梦想,我为什么这么经不起打击?
竞技运动强调的是名次跟名利,也代表一个人的成就,我参加极地超级马拉松赛,遇到很多人性的抉择,这些淬炼让我更了解生命的意义,也让我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留念的,哪些又是应该释怀的。
现在我也常鼓励年轻朋友,提起勇气进入未知状态,做什么都好,让自己去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跟挫折,才有办法坚强起来。

●本文摘自【殷瑗小聚】越跑越懂得 – 陈彦博(上)  越跑越懂得 – 陈彦博(下)

【本文为大爱行 大爱阅读授权刊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