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髕骨出軌

正常情況下,髕骨在膝關節的凹槽中上下運動,當髕骨受到某些因素影響,不再凹槽裏平穩滑動—「髕骨出軌」

髕骨就會與凹槽的邊緣—限制它的股骨下端關節面產生摩擦,撞擊、擠壓,學名「髕骨運動軌跡異常」。

髕骨向內偏移和髕骨向外偏移。

髕骨出軌的評估

影像學檢查

髕骨壓磨試驗

方法:用手按壓髕骨,上下或左右滑動,如果有疼痛、粗糙的摩擦感、摩擦聲;或者是用手將髕骨推向一邊,另外一手的手指按壓髕骨邊緣的軟骨面,如果有疼痛,說明可能有髕骨軟骨軟化。

二、髕骨出軌的原因

  1. 下肢力線異常或者發育異常

下肢骨骼和關節排列合理,是保證正常運動的結構基礎,如果存在力線異常,比如X/O型腿、扁平足/高足弓,就容易引發髕骨運動軌跡異常。

2.肌肉力量不均衡

在髕骨內側,有股內斜肌與內側支持帶。而髕骨外側,則有髂脛束與外側支持帶影響。這兩股力量若能維持平衡,髕骨就能順利的按正常軌跡滑動。反之,若有一方張力過大,髕骨就會偏離軌道。

3.膝關節周圍肌肉及軟組織過緊

大腿後羣膕繩肌柔韌性不足,迫使股四頭肌必須克服更大的阻力才能到達更有效完成伸膝動作的目的,所以髕股關節面壓力也會隨之增加。

4.髖關節力量不足

髖關節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外展肌肉力量的不足會引發髕骨運動軌跡異常。這主要是由於髖關節外展力量不足會引發髖關節過度內收內旋,也就是膝關節內扣,這樣會大大增加髕骨向外脫軌的可能性。

三、髕骨出軌的康復

髕骨外移

  1. 放鬆髂脛束

訓練:30s/次,2-3次

要點: a.利用身體重力調整滾壓的力度

b. 患側滾壓時動作緩慢,有輕微的疼痛感

c. 從髖關節外側一直放鬆至膝關節,來回重複

2.拉伸髂脛束

訓練:15s/次,2次

要點:a.重心在後腳上,身體儘力向對側傾

b.左右交換動作

3.強化股內側肌

要點:躺在墊子上,彎曲膝蓋,使腳底平放在地板上,大腿內側夾住橡皮球

訓練:10s/次,12次/組,2-3組

4.強化臀肌

臀橋

動作要領: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盡量抬高。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髕骨內移

  1. 拉伸內收肌羣

訓練:15s/次,2-3次

要點:a.膝關節伸直,踝關節屈曲(勾腳)

b.大腿內側一定要有拉伸感

2.拉伸股四頭肌

訓練:15s/次,2-3次

要點:身體中正,髖部前頂

3.強化股外側肌

動作要領:軀幹依靠在牆上,雙足稍寬於肩寬站立,髖關節屈曲,慢慢下蹲至深蹲位,盡量保持全腳掌著地;上身保持正直。

動作數量:45s/次,3次/組,2-3組/天。

4.強化臀肌

臀橋

動作要領: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盡量抬高。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貝殼式

動作要領:屈髖屈膝並腿側臥,發力將上腿如同貝殼打開,保證脊柱和骨盆不動。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