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史蒂夫·汉克博士撰写的一份题为《2018年痛苦指数》的报告中,委内瑞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悲惨的国家,其次是津巴布韦、阿根廷、伊朗、巴西、土耳其、尼日利亚、南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埃及和乌克兰。

  19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引入了“痛苦指数”(misery index)。奥肯著有开创性著作《平等与效率:巨大的权衡》(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 Off, 1975)。原始指数考虑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这是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论,与所谓的奥肯定律相一致,但后来被哈佛教授罗伯特·巴罗和史蒂夫·汉克教授修改。

  后者每年发布一份报告。他表示,“我修正后的痛苦指数是失业、通胀和银行贷款利率之和,减去实际人均GDP变化的百分比。前三个要素的高读数是“不好的”,会让人感到痛苦。这些都被“好”的人均GDP增长所抵消,而人均GDP增长是从坏的方面的总和中减去的。一个较高的痛苦指数反映了较高的痛苦程度,这是一个足够简单的指标,一个忙碌的总统,没有时间进行广泛的经济简报,可以一眼理解。”

  在2018年的报告中,汉克认为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最悲惨的国家,其次是津巴布韦、阿根廷、伊朗、巴西、土耳其、尼日利亚、南非、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埃及和乌克兰。

  报道称,史蒂夫·汉克的报告不涵盖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首先,痛苦指数非常清楚地表明,经济增长与人民的繁荣和幸福息息相关。遭受滞胀之苦的国家可能会有非常悲惨的民众。

  第二,缺乏经济增长或经济不景气会导致政治和社会危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委内瑞拉,通货膨胀率是6000%以上,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是据说超过97%。

  第三,良好的治理、领导和政治稳定是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2018年的悲惨指数来看,世界上最不悲惨的国家似乎也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制度和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第四,应该避免贫困,因为贫困可能导致痛苦。

  第五,国家有责任防止贫困加剧,促进经济增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