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曹操以2万人击败袁绍的10万大军,以此奠定曹魏统一北方的基础。像吕布被打得一无是处,但是占据一地之后依然能成为一方诸侯。袁绍经营北方多年,官渡之战失败后,还能不能东山再起?

  完全可以,但必须满足一条件,那就是“袁绍不能死”。并不是袁绍多么有才华,而是袁绍在袁家的重要性,这与袁绍集团本身的构建方式有关。在官渡之战之前,虽然郭嘉说过“十胜十败论”,但多是虚词,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袁绍集团派系太杂,下决断牵扯太多”。至于曹操这方却相反,简明扼要,没有虚礼,执行能力强。

  除了幼子袁买外,袁绍其他三个儿子各领一州,都有自己的派系。或许有人认为是昏招,但是在当时而言,袁绍没有太多选择,因为底盘大了,派系人员复杂,袁绍不清楚哪个是真心,唯有儿子才可以信赖。如此派系杂乱的集团,如何才能发挥最大力量?很简单,有一个共同的主子,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因此袁绍要打曹操。

  袁绍死后,曹操再次率军打河北,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各自为战,根本没有协同作战,这给了曹操逐一击破的机会。其实袁绍在官渡的失败,派系内乱也是主因之一。曹操在这方面很少有问题,文臣武将都围绕在曹操身边,虽然也曾失败过,被张绣和吕布打得很惨,但从不散不溃,调养一段时日后又可以重新开始。

  可是袁绍集团不行,因为派系杂乱,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只要袁绍一倒下,虽然河北依然有庞大的根基,但是会分裂。官渡之战的失败,只是让袁绍集团失去了主动权,袁家倒下的真正原因是袁绍的死,唯一的凝聚力消失了。袁绍去世后,曹操依然花了五年时间才消灭袁氏,如果袁绍没死,虽不能压倒曹操争夺天下,但是坐稳河北划黄河而治是可以的。

  早在当初袁绍和曹操论天下时,袁绍强调要得“地”,占据河北无往不利,而曹操却说要任天下之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曹操一开始就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而袁绍就吃亏在地方太大,属下太杂。也可以说,袁绍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也是自己咎由自取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