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把刘备、曹操当成三国主角,而孙权则被当成一个陪衬存在。然而历史上,真的是曹操与刘备争霸,孙权只是配角么?其实不是的,如果不是孙权替刘备吸引火力,刘备根本发展不起来。

赤壁之战——周公瑾才是主角

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

真实的赤壁之战,没有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更没有玄幻的借东风,没有庞统的连环计,没有关羽的华容道上义释曹操,没有黄盖的苦肉计,有的只有那场赤壁大火,有的只有曹军的疾病。当时虽然号称孙刘联盟,刘备其实兵微将寡,根本没起到多大作用,赤壁之战,即使没有刘备,也注定是江东的胜利,这场战争,周公瑾才是主角。曹操败退以后,孙权的做法与刘备的做法截然不同,当时曹操让曹仁留守南郡,径自北归,周瑜继续率军与曹军作战,进攻江陵城,刘备却把目光瞄准了一块打蛋糕——荆南四郡,由于荆南四郡在南郡的南边,与曹操的联系已经被吴军断绝,加之荆州牧刘表的大公子刘琦又在刘备手上,荆南四郡太守没有多少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周瑜率领吴军与曹军浴血奋战一年多,才拿下半个南郡,而刘备却趁虚而入,夺取荆南,这样真的厚道么?之后刘备又向孙权借得南郡,至此,赤壁之战的成果,全都被刘备窃取。江东将士浴血赤壁、南郡,胜利成果却归于刘备,也为之后孙刘反目留下祸根,如果没有东吴的抵抗,曹操在有生之年,甚至可以统一天下。

濡须之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

当刘备在谋取益州,驻军葭蒙关之时,曹操没有去为难刘备,而是把兵峰指向了孙权,曹操自从赤壁之战以后,根本没有主动进攻过刘备,相反,却是老是打孙权,可见,即使曹操,也认为刘备不足为惧,能够阻止他统一天下的只有孙权。公元213年、公元217年、公元223年、公元252年,曹军与吴军共计发生了四次濡须大战。之前2次大战,曹操都没有占到便宜,第三次大战,则是建安18年(公元213)年。这一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号称四十万大军,声势浩大,虽然40万大军只是号称,集体兵力不详但是实际兵力也不会低于十五万。因为孙权这次可谓严阵以待,出动了7万大军进驻濡须,这场战役双方出动的兵力规模不低于当年的赤壁大战。

有一天,孙权趁着大雾,乘船去曹营探查,曹军用弓箭射孙权的战船,孙权的战船受箭太多,船身倾斜,于是孙权下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也同样受箭,于是船平衡起来,孙权得以安全返航,所谓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即出于此。孙权之后想要效仿当日之事,曹操被孙权搞怕了,再也不肯射箭了,曹操见孙权身先士卒亲自督军,吴军军纪严明队伍整齐,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经过多日对峙,曹军虽众,始终无法突破濡须防线,只好撤退,刘备集团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孙权集团在为他负重前行,如果不是孙权承担了绝大多数防守曹操的压力,替他吸引了曹操的火力,刘备集团如何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即使是关羽北伐,也是孙权进攻合肥,迫使曹操东线主力无暇东顾。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更多三国秘闻,关注微信公众号:亭殿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