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看到郭素沁女士被称为特丽莎郭,其名字标记好像是Teresa Kok Suh Sim,而纳吉在推文称呼林冠英就是lim guam eng故而好奇有此疑问


一般上马来人会用洋名或者姓氏来称呼华人,比如我姓「林」,罗马字译名源自于闽南语的Lim,他们就叫我「Lim」,但在很多姓林的同学的情况下他们会称呼我的名字。马来老师一般会叫华人学生的全名。

其实我觉得他们会倾向于用姓氏称呼是因为:

1、大部分汉姓只有一个音节,比较好称呼,而且大部分汉姓的译名在马来语没有意思,比如Tee、Tan、Ong之类的。2、受到日剧的影响,以为华人之间也是以姓氏称呼同学。(问题是汉姓不像日姓重合率低啊,基本上随便拿一块石头丢一位华人都可以丢到姓林或者姓陈的)3、在汉语名字的写法里,姓在前,名在后,而马来语的习惯是名在前,父名在后,而一般不称父名,所以称呼华人也是拿名字前面的姓氏。

纳吉在推文当然是得说Lim Guan Eng,不然全国那么多姓林的,或者叫冠英的人,正式场合会叫全名的。


我用「陈好人」做例子好了。

闽南人,Tan Ho Lang

客家人,Chin Hao Ngin

广府人,Chan Hou Yan

班上若同时出现3个陈好人,友族朋友一般上都是称呼姓氏的,比如Tan、Chin、Chan又或者Ah Tan、Ah Chin、Ah Chan。

PS:在没有任何讲解下,他们是完全不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同名同姓的。或者说,他们不care。

若班上有个「陈好人」,另外有个「陈坏人」,而且又是闽南人

陈好人- Tan Ho Lang

陈坏人- Tan Pai Lang

这种情况下,对友族而言,他们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动脑子了,也就是记名字。一般上都是,Ho Lang 和 Pai Lang 这样叫的。

当然,今时今日,完完全全根据方言/家乡话音译名字的做法已经逐渐式微。多数情况下,80后、90后、00后的小朋友们唯独姓氏还保留著父系家乡话的音译,名字则完全是(普通话/华语)的汉语拼音。当然也有例外。

因此,班上若出现陈欣怡和谭心宜的话.....

陈欣怡,闽南人,Tan Xin Yi

谭心宜,客家人,Tan Xin Yi

友族朋友通常会认为他们是同名同姓,甚至以为他们是亲姐妹????

这种情况之下,会出现Tan一号,Tan二号的特例。又或者,他们俩各自起了个洋名,以区别彼此。

然而,在自己姓名前起个洋名的华人朋友多数情况是基督教徒or天主教徒。又或者父母当初好玩随便起起,所以在他们身份证上,那就是他们在马来西亚的真实全名。

(除开以上的情况,虽然我知道会得罪很多人,可是起洋名对我而言就是装X。有些人成年了居然去民政局为的就是换名,在自己的本名前起个洋名?????)

校外、或者在公共场合,通常情况下,友族都会问要让TA怎么称呼我们,尔后,TA就会一直这样称呼我们了。


我的中学生涯都在马来同胞占大部分比例的环境里,其实他们非常友好,并没有像政治新闻上的印象。他们会询问你叫什么名字,然后再问如何称呼,大部分人都用自己的姓来做称呼。

我在高中时期时是全班唯一的华人女生,可以说是独得恩宠了哈哈,他们都叫我名字,感觉非常亲切~~~友族同胞的名字也很长,在自我介绍时他们也会介绍说「你可以叫我fad(全名Nurul Fadhilah binti Abdul Rahman)(这是我的好友)


都可以,看你自己喜欢用什么名字。以我为例,若全名为Marianne Lim CC,他们可以叫我Marianne,也可以叫我Lim CC,或者Marianne Lim。


嗨一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都有华语名字。但是,但是有些华人会有自己或父母取的洋名,这方便大家称呼因此一些人会称呼对方洋名不过洋名不是每一个都有,或者不是每一个人常用的

首先马来西亚的非华人族群是不会汉字的。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文,跟英语一样也是使用字母。所以非华人的话,称呼华人会使用字母的名字。比如我姓张,字母的名字是Chong,所以别人可能会叫我Chong。

再者,马来西亚华人的字母名字也并非拼音,而是方言的谐音。比如我的Chong就好像来自粤语。张也有Teo, Tiong,Chang等,都是源于方言的发音。


一般来说是的 马来西亚华人证件上的名字大部分都用中文译名 译法就取决于自己的方言 像林冠英用的中文名就是闽南语音译 比方说 姓氏陈 就有不一样的音译 广东人Chan 福建人就是Tan 名字的发音用的是马来语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