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航員

在這裏要說明的是,對女性宇航員的要求並沒有規定必須已婚,只要通過選拔符合要求就可以,而且選拔要求基本上與男性宇航員無本質差別。

目前中國有兩位女宇航員,分別是劉洋和王亞平,都是屬於中國的第二批宇航員,因爲需求關係,第三批宇航員中也不會有女性。

爲什麼女性宇航員這麼少?

在全球範圍內,目前也是女性宇航員比較少,通常女性航天員大多擔任航天飛行中的飛行專家或科學家的任務。

女性宇航員在太空中飛行的機會比男性少,部分原因是嚴格的終生輻射暴露限制。

劉洋在搜救人員的協助下安全出艙

據美國宇航局報道,女性的暴露限制比男性低約20%,主要是因爲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的風險增加。

男性和女性宇航員都不允許累積超過3%的輻射劑量,這將增加他們罹患癌症的終生風險。在國際空間站進行6個月的任務中,宇航員接受背景輻射的劑量大約是地球上一個人平均每年接受背景輻射劑量的40倍。

美國宇航局使用的生理模型顯示,雖然男性和女性在太空中的風險水平是相同的,但女性的太空輻射暴露臨界值低於男性。

爲什麼說已婚最好呢?

各個國家宇航員的選拔要求基本差不多,我們國家年齡要求在25—35歲間,對安全飛行時間有嚴格的要求,加上需要長期嚴格的訓練才能最終執行航天任務,所以基本上是已婚年齡。

太空中存在太多的風險,對於宇航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最大的挑戰來自輻射,輻射對人體可能會產生不可逆的病變。

據統計,80%以上的美國女航天員沒有要小孩,她們中大多數人是在職業生涯結束之後才生育,但是由於這時候是高齡產婦,所以有40%以上的人流產,9%的人死產,還有2個新生兒患有慢性遺傳性疾病。

所以在執行航天任務前,已婚已孕的狀態最佳。

心理訓練是宇航員訓練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因爲執行太空任務需要離開我們所熟悉的環境,而這種環境變化對心理上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尤其在早期航天活動中,載人航天提供給宇航員的生活環境無論是空間,還是飲食都不是很好,長時間呆在狹小的環境,對心理方面是巨大的考驗,而已婚女性這方面表現的會更好。

太空飛行不僅是對宇航員技術和身體的考驗,更是對心理的考驗,所以每個宇航員都是英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