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業不在多,而在於精”,然而這句話用到下面將要介紹的這名“女漢子”身上就不太合適了,“面面俱到”用於她那是絕對的褒義詞。

她叫李燕平,1993年出生,畢業於四川警察學院偵查專業,15年正式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峨邊彝族自治縣公安局沙坪派出所(城區)的內勤、戶籍以及案偵民警。就這短短3年的時間她從一個單純懵懂的青春少女,成為了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有能力、講政治、甘奉獻的新時代人民警察,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學習,她成為精通各項業務工作的行家裡手。

她是“邊城”警營裏的女神槍手。2017年,市局緊急通知開展特巡警比武大賽,她迎難而上主動報名參加女子組射擊比賽,在幾乎沒有多少槍械知識基礎和缺乏實戰的情況下,她起早貪黑每天堅持3個小時以上的持槍訓練和2個小時的射擊訓練,晚上自己學習各類槍械知識和使用方法,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在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市公安女子組長短槍互換應用射擊第一名。

撐起峨邊公安“半邊天”的“女漢子”和“女漢子們” 社會 第1張

她是井井有條的“管家婆”。內勤民警即是整個派出所的“指揮棒”和“遙控器”,負責着上傳下達和後勤保障,對於派出所運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報送報表、建立臺賬、整理案卷、黨建工作、後勤保障、工作接待、上傳下達等工作數不勝數,面對繁雜的內勤工作她毫無怨言,兢兢業業中她總結出一套快捷有序的內勤工作法,將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深得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和喜愛,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為“管家婆”。

撐起峨邊公安“半邊天”的“女漢子”和“女漢子們” 社會 第2張

她是服務羣眾的“踐行者”。同時身兼戶籍民警她,從對戶籍業務的一無所知,一頭埋進學習的海洋,迅速領會掌握了辦理戶籍業務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她更是通過不斷專研和理解政策,歸納出一套最大限度簡化程序、提高羣眾辦理戶籍業務效率的工作方法,方便了羣眾受到了羣眾的一致好評。2018年的6月7日1點30分左右,一名參加高考的女學生因身份證丟失哭着跑到派出所求助,李燕平接處警回所恰巧遇到,她顧不得沒喫午飯的飢餓和接處警的勞累,她在覈實女孩身份信息後,冒着炎炎烈日帶着女孩到政務中心迅速幫助女孩辦理好臨時身份證,贏得了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比賽,女孩順利參加高考。3年來,她走訪調查解決羣眾無戶籍問題100餘次,協調經費通過DNA鑒定解決羣眾無戶籍問題近200餘人,每年主動上門為不方便的羣眾辦證50餘人,羣眾識她為“最親近的人”。

撐起峨邊公安“半邊天”的“女漢子”和“女漢子們” 社會 第3張

她是勸反迷途的“執法者”。2018年,沙坪派出所負責案事件、接處警的警力因專案、監察委看守工作抽調出現嚴重不足,偵查專業出生的她主動請纓,在身兼內勤和戶籍工作的情況下,參與派出所值班、接處警和案事件辦理工作。與別人不同之處在於無論面對怎樣的違法犯罪分子,她總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和引導,用真誠和溫情感化,經她“處理”的違法犯罪人員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絕大多數人改邪歸正回歸社會。2018年7月的一日,在夜間巡邏中遇到一名因吸食“冰毒”致幻的青年男子,該男子此時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李燕平在其手持木棒的情況下,不顧自身安危,協同一名輔警在不危及其安全的情況下將男子控制並帶回派出所,待該男子清醒後加以告誡和教育,並送往強制戒毒所強制戒毒,事後同行的輔警後怕道:“後來才發現男子手中木棒上還插着一顆鋒利的鋼釘”。

從警以來,無論什麼崗位、什麼工作,她都不辭辛苦、兢兢業業,把奉獻和服務牢記在心,用滿腔熱血和無限忠誠履行着人民警察的職責。

誰說女子不如男,是她們撐起了峨邊公安的“半邊天”,當然,“女漢子”可不止李燕平一人。

從一行、勤一行、精一行,從一線派出所到治安管理大隊再到政工監督室的熊啟英,她的業績和事跡仍然閃耀着,照亮着她“樂山好乾部”和“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的勛章。

趙秋喻“趙阿姨”踐行“楓橋經驗”,創新紮實開展羣眾工作,羣眾滿意的答覆似乎還鳴響在耳旁。

如今仍然奮戰在禁毒緝毒第一線的禁毒大隊大隊長南秀芳,即使因被毒販傳染肺結核而身體大不如前,但她懲治毒品犯罪、解救吸毒人員的心還在沸騰。

用優美彝語詩歌贊美祖國、贊美生活、傳遞法制、密切警民關系、深化民族間情感的指揮中心副主任阿生車久,繼續用筆墨記錄着精準扶貧的點點滴滴,構建着民族團結、警民一家的溫馨畫面。

不是一線、勝似一線的政工監督室副主任張潔,還在隨時待命着,在每一個一線熬更守夜及時報道警營的故事,用她的方式鼓舞着同事們,向社會傳播正能量,樹立我們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光輝形象。

撐起峨邊公安“半邊天”的“女漢子”和“女漢子們” 社會 第4張

古有花木蘭,今有“霸王花”,誰說女子不如男!峨邊公安的“女漢子”們用她們的堅守和執着撐起了那沉重的“半邊天”;把她們的青春和熱血無私奉獻給公安事業;將她們的執着和忠誠譜就成一曲華美的樂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