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写剧/电影的心得感想了。这阵子一直都很忙,所以纵然看了很多剧/电影,也有很多想抒发的东西,但都没有时间好好把它们化成文字。这次久违地写影评,主角竟然是最近大热的《与神同行》,倒是连我自己都意想不到。一般来说,愈热门的电影,网上的心得文都会愈多,而且绝不乏精品,所以我都会倾向懒去写藏拙。

看到这里你大概不禁要问那么,这次《与神同行》竟然打破了这个惯例——是因为妳特别喜欢这出电影啰?

答案再次是个意想不到的「不是」。

就我个人而言,《与神同行》有触动我的部分更是一出成功的商业片,CG丽,娱乐性十足,但却因为一些情节处理上的遗而与神作失之交臂。

以下是有雷剧透,还未看而又打算去看的朋友请右上角叉叉离开。

-

善恶的两面镜子:一面是受害者,一面是自己 

先说说我喜欢的部分好了。任何一出好的电影都必须要有一个主题没有中心思想的故事,充其量你只会觉得它很好看,但你不会觉得它很精彩——像风一样,划过心头,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与神同行》的立意我觉得是有趣的,就是对于「善」与「恶」的探讨。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认为《与神同行》是想要描绘是亲情的羁绊、母爱的伟大和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但我的感受有点不一样。在我看来,亲情固然是很重要的部分,但到最后,它们都只是引出「何为善恶」这个议题的一个衬托。

 

地狱的审判 谁才有资格主持?

《与神同行》的世界观里,人死后需要接受地府审判,经过七层地狱——杀人、怠惰、说谎、不义、背叛、暴力、天伦——只有在49天内无罪通过所有地狱的人才享有投胎转世和仅此一次的报梦机会。

西方世界同样有七宗罪——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婪、暴食、色欲,两者虽不尽相同,却有著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说的都是人类天生背负著的原罪,是基于人性缺陷,因此大多数都是无可避免的。某程七宗罪七重地狱之中你一条罪都没有犯那你大概不可是「人」而是「神」了很简,只要想想看这点就好了—整整一辈子你是否能不说一个谎言?你是否能永远放下私利、出于大义而行事?你是否能一直压下心中所有负面扭曲的情绪?

——对于人类而言,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那么我们便会陷入一个迷思,既然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有罪,而犯罪是不可避免的,那为甚还需要审判?所的地狱审有何意?再进一步来说,为甚么我们还要努力?反正我如何拼命去成为一个「善人」都好,我还是无可避的会犯罪啊。

8.jpg

「在这世上,很少犯错的人会真心去求取宽恕……更少人能得到对方真心的原谅。」- 阎罗王

在经历了六重地狱后,男主角金自鸿(车太铉饰)来到了天伦地狱,在此处我们终于明白了他孝下埋藏的愧疚究竟源自甚么。一切皆始于十五年前的那一夜。家境贫困、母亲(艺秀晶饰)被诊断患上无法医治的绝症、全家人没有一天能吃饱饭,被生活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对人生只剩下绝望的自鸿暗自下了一个决定——没有管弟弟愿不愿意、没有考虑母亲是否想活下去——他打算以自己的手了结整个家庭的生命。可就在他拿起枕头,犹豫不决是否要捂死熟睡中的母亲时,弟弟秀鸿(金东昱饰)却从睡梦中醒过来,目睹了一切。既羞又怒的自鸿暴打了秀鸿一顿后,便夺门而出,逃离了那个他不敢再面对的的家。自此之后的十五年,自鸿拼命地工作,除了消防员的主业外,休假的时候他还兼职司机、侍应,为的是多赚点钱寄回家,以他自己的方式偿还罪孽。

可是他再没有回过家。

因为羞愧、因为内疚、因为他无法直视母亲和弟弟的眼睛。

在最后的天伦地狱里,阎罗王以「弑母」之罪控诉自鸿,并了多年前的真相—原来自鸿亲当时是醒著听到了所的事。她装作不知,是为了不在年幼的秀鸿心上再添一根刺也是盼著自鸿有一天会回家

就在自鸿将要被打入地狱受苦时弟弟秀鸿在向亲报梦的途中代自鸿说出了他多年没回家的原因。我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对这段都很生气,他们不能理解为何亲和弟弟都完全没有怪自鸿,难道真的一句「血浓于水」、「母爱无私」就可以合理化自鸿的自私了吗?

可是我不觉得亲和弟弟原谅自鸿单单只是因为他们是一家人,亲的话还可能真的是出于母爱,但弟弟对哥哥没可能有著那般不问回报的爱。那么我会想,连弟弟都选择不怪哥哥的话,是不是有另一层原因呢?

也许对弟弟来说,自鸿一直是个好哥哥。

在那残的一夜之前的日子,也许对弟弟和母亲来说,自鸿一直是个好哥哥、好儿子。

这样一想,突然就释怀了。

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亲情」,而是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光里,自鸿早就取得了弟弟和母亲的谅解。

因此我一直不认同这出戏的重点是「最心痛是,爱得太迟」。几乎每两个影评中就会有一个提到这句说话,然后提醒我们要孝顺父母,莫要「子欲养而亲不在」。但其实亲情只是一个副题,我认为真正的命题还是甚么是「善」(值得被原谅)、甚么是「恶」(不值得被原谅)。

3.jpg

回到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地狱的审判,究竟谁才有资格主持?

答案是:只有受害者和你自己本人才有资格下判书。

你会留意到其实七个地狱中,所谓的「判官」都没有真的按照一套硬性准则进行判决,他们最看重的是犯罪者的本意受害者的感受

像是杀人地狱中,同僚并没有怪责自鸿;说谎地狱中,自鸿原意是以自己的方式去保护同僚的遗孤;天伦地狱中,弟弟和母亲对自鸿表示了宽恕。

到最后,一件事是善是恶,没有任何一个第三者能替你判定,只有牵在事本身的你自和受害者才有话即使是地狱的判官,能做的充其量也只是把所有证据都罗列出来,然后看看你是否过得了自己的良心、受害者是否愿意原谅你

我认为这是整出电影最值得反思的部分。

-

差一步的「神作」遗憾的部分和没有呼应的伏笔

《与神同行》的立意不错,画面、CG 各方亦十分漂亮,但称它为神作确实又有点夸大的感觉。虽然整体来说我还是喜欢这出电影的,但剧情处理上确实有不少惹人诟病之处。

1.    男主角人设不够丰满

虽然一直说他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贵人」,但除了是个烂好人之外,基本没怎么描写过他的内心世界,甚至和母亲、弟弟相处的时光也只是轻轻带过,也难怪后来母亲和弟弟的原谅会有人觉突兀、不能接受。七个地狱中,也只有最后的「暴力」和「天伦」有较深刻的刻划,前面几个感觉上像是为了凑够数才强加上去,尤其中有两个还直接跳过了。

比起自鸿,弟弟秀鸿的性格反而要立体得多,因看到中期我基本上已经不真的把自鸿当成唯一的主角,我觉得自鸿、秀鸿和母亲三个综合在一起才算是电影真正的主角。

4.jpg9.jpg

▲弟弟的角色讨好又有存在感,确实比男主角更像男主角呀……;母亲的感情描写也很丰满

2.    煽情痕迹过于明显

很久没有碰过每二十分就有一个泪点的电影就是这样反而让人觉有点刻意和麻木很抓得住催泪的节,但有很多地方都是我哭过后却有点奇为甚哭了—也就是没有甚「余韵」的哭总括下来只有最后报梦那一段是由让我觉感动的。

3.    有待解答的伏笔/疑点

  • 只有在49天内无罪通过所有地狱的人才有报梦的权利,为何弟弟秀鸿可以报梦?准确来说,为何阎罗王默许使者打破规例?
  • 为何自鸿最后反而没有报梦?我们是否应理解成他把报梦的机会让给了秀鸿?
  • 阎罗王化身成解怨脉试探江林使者的目的是甚么?
  • 江林使者在生之时的古代画面有甚么意义?

为续集铺垫而留下伏线是可以接受的,但不得不说《与神同行》中无法解释的逻辑硬伤确实有点太多。导演不能假设观众一定有看过漫画或者是一定会看续集,既然是一出独立的电影,就不应该留下太多让人疑惑的地方这也是我认为整出电影比较遗憾的部分。


整体来说,我还是会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与神同行》。虽然离神作有一段距离,但亦不失为一部能引人深思之作。

导演已经放话今年八月会有续集,就期待一下续集能否解答我上面几个疑问吧。

最后送上《HIGH CUT》的封面照,不得不说河正宇大叔在这部很帅气!朱智勋自他的吸毒事件后很久没留意过了,这次角色有趣也讨好,希望以后继续好好拍戏吧~

7.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