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演講  

我在高中的時候讀白先勇的台北人,

大概我的文藝細胞長得沒那麼快,只能揣測書裡的情境,默默感懷

卻不是很了解那種滄桑跟惆悵

 

來了西雅圖之後,好像是因為國慶的關係

西雅圖的僑界和華大的東亞圖書館合作,邀請白先勇來辦一個講座—從台北人到父親與民國

機會難得當然就不容錯過

下午一點半開始的演講,我大約1:10到達會場就已經沒什麼座位

可惜那套父親與民國必須靠捐贈東亞圖書館$50來換得,對我們來說還是價昂了些

跟圖書館借來看好了 :P

 

其實,第一個想法是他本人好年輕啊(而且聲音也沒有想像中的娘)

講題雖然從台北人說起,但其實著墨甚少

基本上只有說了他25歲寫台北人,是在愛荷華的玉米田間寫的

....................25歲耶!

 

白先勇說,在美國教書多年,一直沒有辦法用精準的英文來講「滄桑」

但回首中國/中華民國的歷史,又實在太滄桑

 

整場演講,基本上就是用照片說故事,講述他父親白崇僖將軍的戎馬生涯

大概有點像大一上台灣史的時候聽老師上口述歷史的感覺XD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角度去觀看、經歷人生,慢慢的變成了歷史

聽得人再去各自解讀

雖然說是一方觀感,但是蒐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歷史,就比較可以拼湊出一個概略的面貌

 

可惜我民國史也是哩哩落落、所知有限

不過可以感受到白先勇對父親的崇敬,當他描述白將軍對民國深刻的感情

還有在面對一些艱難抉擇的時候所面臨的境況等等

從言語之中,也可以稍稍窺探他白將軍的性格

 

白崇僖、李宗仁、蔣中正、毛澤東、林彪甚至馬歇爾,

這些歷史人物的性格、慾望、爭執和合作,決定了歷史的走向的分野

想想很有趣,一個國家的命運,可能在一場賭氣之中,人與人的信任或不信任之中

而現在好像也是一樣

很多策略上難以想像的事件,加入了人的感情和視野,有時候就沒那麼難以理解了

 

除了演講的內容本身以外,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參與的群眾

許多台灣人、中國人,也有少許外國人(這是中文演講,但有準備一份英文資料)

在演講的當中,有些過去可能比較敏感的字眼(剿匪之類),或者比較敏感的立場(國民黨與共產黨等)上

大家慢慢的都能用比較寬容的角度去面對,不管是哪一方看待哪一方皆然

而白先勇也很有大師風範

面對各種問題,文學的、私人的、政治的等等,都能夠很從容沉著的回復

或許經歷了動盪和滄桑,更能了解時間的意涵吧

(還是有人問了認為兩岸應該如何發展的問題,

白先生只有笑笑的說,他認為無論如何不能動武,其他時間會帶來答案

我實在太愛這一段了)

 

太過熱鬧,Kane Hall的時間只開放到五點(原先預計四點半結束)也只好挪到東亞圖書館繼續

因為人潮太多我也放棄過去要求拍照了

 

ps. 白先勇真的好愛崑曲啊,只要有人一提到這兩個字他就立刻眼睛發亮呢好可愛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