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长柄武器,什么礼仪的,仪仗的,练武的不能算啊


谢邀

有啊,五代十国时期流行过一段时间铁枪,比如王彦章,《新五代史》记载:「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佗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只是没有说他的铁枪有多重,《资治通鉴》倒是说了,但是那重量已经不符合物理学定律了,我个人认为是不可信的。

再比如《新五代史·王敬荛传》中记载:「敬荛为人状貌魁杰,而沈勇有力,善用铁枪,重三十斤。」按照五代时一市斤660克计算,是19.8kg,也就大概相当于健身房的一根杠铃杆子的重量。这我觉得还是有可信度的。虽然不知道用这种傻大粗重的玩意他们怎么打仗的,毕竟骑马上对冲,我拿跟更长更轻的长枪可以先捅到对方,甚至还能做假动作晃对方先做出躲闪动作再捅。扛个杠铃杆子就是做躲闪动作都困难,不小心会闪了腰。但是人家就这么用了,也许下面小兵看主将用更大更重的武器就觉得很牛逼,愿意跟著冲锋,对面一看自家武将武器这么轻,感觉好像不靠谱,冲锋的时候就转身跑了也不一定。

毕竟明末的《青磷屑》一书中记载:「(高杰)所用铁棍重十八斤,诡称四十斤,每以自随。」明代十八斤换算成现在重量约是十千克零六百克,铁棍这重量很正常。但是还要吹自己用四十斤的钨合金棍,这说明古代确实普遍觉得武器越重好像就越牛逼。所以可能甭管好用不好用,我拿这么大坨铁,就问你怕不怕,对面怕了,我们就赢了


古代打仗不是演义小说之流。

搞军队装备铁狼筅出来的戚继光原话——「若精兵风雨之势,则此器为重赘之物矣。」

一般而言实战兵器都不会去追求重量的。

然筅御而不能杀,非有诸色利器相资,鲜克有济。


有全金属的,但不多,主要用在棍棒上而且不会太长。有些枪矛大刀也号称混铁,往往是铁杆芯在外面用胶漆积竹木缠绳,比全金属的轻一些也好握住。这种做法一般重量比较大,常人用不起来,主要就是靠惯性破重甲用的,做铁杆是为了不容易折断。马战的时候借助冲力打人,用木杆不是说必然会折,工艺好的复合杆打几个回合不断是可以的。但是毕竟还是不耐用,尤其是有时候迎锋敲过去是有断的机会的,铁芯往往能防止这个问题。


没有。至少制式兵器不存在,而且...某人的专属兵器这事其实也存疑。

个人观点,所谓某某猛将的「特殊兵器」,就算存在恐怕也不是见血的实战器,更类似于指挥刀,主要起象征作用。

毕竟,主将一马当先亲自冲锋陷阵这事,性价比也忒低了些。。。

顺便,马的负重也是有限的,几十斤的分量人能用的了,马也扛不住啊。。


有金属芯外面积竹批麻裹大漆的。


印象中全金属的枪柄似乎在印度、伊朗一带出过一些,空心,古老黑工艺制作水平高超,但如果是用金属做实心枪柄,虽然看著又硬又粗,但用起来完全不如中等硬度以上的木柄靠谱,一个是质量比较重,使用者和马匹都很消耗体力,不划算,而最大的问题是金属一旦做成枪柄的粗细、长度,它在受剧烈冲击时整体的回弹效果、结构完整度就会很容易因为它的自重和直径而出问题,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小时候家里很多撬棍,不是物理学圣剑或者撬车轮子的那种,而是拆房子撬墙的那种长1.5M~1.8M左右、直径2.5CM~3CM左右的钢棒,实心,一头锻打成扁的再磨出斧刃来,它本身是有弹性的,尤其撬墙时你能直观地看到它发生了很大的形变,但之后都能回弹复原,我小时候当成兵器玩,用它刺和砸一人粗的大槐树,结果过几次之后它居然弯了一点点,然后家里人就发现能被我玩坏的东西又多了一个撬棍。

所以说,金属这材料,看著硬,做长了就不行了。


鞭这个东西就很沉了,历史上就没几个人用的了,你再拿一个两米长的鞭,也就约书亚们能抡两下,马未都拿的这可是真货,也是博物馆里最大最重的,我觉得普通人使这支鞭都使不了,一不小心就得虎口崩裂。


有个别人用铁杆,比如著名的铁枪王彦章,绝大多数用的是木杆的。


古代制式武器,是没有铁杆长柄的...........个例会有一些.....不过大多也是武将拿来装个样子,以及武将们拿来健身用的。没人上阵拿这玩意儿。


肯定是有的,但只限于个别人,列装的武器大多是黄杨木,白蜡木,竹制的长杆。


买了一柄原比例的"霜之哀伤",柄上还带刺,握都握不住,心里想,这怎么玩....

看了一下原图,原来玩子是带手套的.

淘宝上,找不到中间还带钢环的,只好搞了个防切割的手套带上.就可以舞动了....

然后才明白,中间的刺特么是用来防滑的,没有这个柄刺,挥起来就会往前溜.

所以,网上很多东西,看看就好了,别帮人背书担宝,容易变"宝".

空手握???试试戴手套看看??? 空手当然会反震,但如果套上手套,是不是该别人发麻了?

扯蛋得有点想像力和智商,别搞得把古人都当傻帽.这样不好.

另外对回答中某图那个老头,很不喜欢,在他嘴里全是怀疑,讥讽,感觉有逆向民族主义特征呐.


如果指的是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这种长兵刃,用来和敌将兵器对砍的话,据我所知并不实用。

首先浪费铁,铁在古代算一个重要资源了。

第二,全铁的分量重,除非都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两膀膂力上千斤。即使人扛得住,人骑著马,长时间了马也未必受得了。

第三,也是很关键一点,看过春晚黄宏砸墙的小品不?我在工地上混的时候,除了搬砖外为赚点外快也帮忙敲墙。大锤子敲墙,反作用力很大,这个需要杆的颤抖卸力,如果杆子和锤头都是铁的话,一锤子下去振的虎口发麻拿不住,砸下去多大力,回过来就是多大力,铁杆子卸不了多少力。所以工地上大锤大多是木杆子的,再不济也配一个PPR塑料水管。这个找一把短锤子,整体铁的和木柄的,各自敲一下墙就有明显感觉。而且由于木棍的柔韧性,抡起来的话,同样的力要比铁杆子力大。


非常多。龙珠我不方便放别人的商品,你进冷兵收藏圈子潜水个半年,看到好玩的藏品就去跟卖家私聊,半年以后你再看你自己的帖子就明白了


不排除有个例,虽然也没法考证。但以我卧推170kg的水平,我是肯定用不了20斤的武器的。哥耍过2米左右的纯金属捞鱼网,目测不到20斤,根本耍不动。3米长枪纯铁估计50斤都挡不住,一根卧推杆都40。估计,魔山那种人有可能。


正常的长武器杆子都不是金属的,一般都是硬木或者某些比较好的木材。全金属有几个缺点,首先,古代治炼金属的产量不高,没那么多金属去做长武器杆子。其次单单武器的具有杀伤力部分本事重量不低,长时间挥动的情况下需要大量体力。对于普通人来讲,长武器只要具有相同的杀伤力,自然越轻越好。武力值高的也很少要求长武器全金属的,性价比不高。

极少,因为太重了

小说或者演义里那种动不动就几十斤的武器,不是说完全没有,但是一来只会配给武将,二来都是马战,几回合打完,没法久战


有,但是极个别的人(将军之类的)

因为在古代,铁是战略性物资,造刀(剑、矛、戟)刃都不够,刀(剑、戟、矛)柄就更不够了,木头的居多。

个人想法,勿喷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