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虽然不是学的管理,老师就说过中国企业的管理,非常落后。目前看来,至少落后一百年,甚至落后几个世纪,从伽利略起,就开始落后。

老师说,泰勒做实验,对工人的铁锹的大小、工人的铲煤的动作,研究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泰勒做金属切削实验,做了几十年。王阳明格竹子,格了七天。翻看中国人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约、少许,模模糊糊,隐隐约约。古人认知有限,这是发展的必然过程。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捧臭脚为真香。

中国古人中,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王阳明,青少年时代,格竹子格到吐血,中年之后,又觉得程朱所谓「格物」已经走上了歪路,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泰勒,金属切削实验,几十年,开普勒的老师第谷,观测了几十年,当然,中国圣人是不屑这么做的——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

欧洲,中世纪,伽利略——「在伽利略时代,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物理学仍占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与经院哲学的主要兴趣在于追寻个体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终极原因,即主导个体事物存在与变化的形式因、目的因,或决定物体运动方式与处所的自然本性(如重或轻的本性);主要限于对事物的存在状态与物体的运动追问「为什么」的问题,只是对它们进行一些定性的分类,对它们的起始与终结而不是过程进行考察。这在伽利略看来是毫无用处的。他所要追问的不是关于个体事物存在状态的「为什么」,而是「怎么样」;不是物体「为什么」运动;而是「怎样」运动;不是定性的考察,而是定量的分析;不是过程的起始与终结,而是过程本身。」

中国,《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纯属癔症发作,不是范进,就是衣冠禽兽。

改开时,sony盛田昭夫的书被捧为真香。于今看来,中国人相信灵丹妙药真是到骨子了。完全没有一点科学精神。

管理,必然是通过技术的。不是虚无飘渺的理念。操作系统,资源的管理与分配,抽象和虚拟可谓理念,是扎扎实实通过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CPU调度、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的技术体系实现的。好的代码会说话,正如好的图纸会说话。Android Framework,就是管理的技术表现,就是技术管理的最佳范例,国内拍马也追不上。

管理,不是开会,不是文牍主义,而是科学精神的技术体系和规范。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