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建立之前,滿洲皇室宗女一般統稱爲格格,1636年,皇太極建立大清國,同時規定以後皇帝的女兒統稱爲公主,皇后所生的女兒封固倫公主,妃嬪所生的女兒封和碩公主。那麼,在清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最有名的公主又是那一位呢?

  她就是和碩恪純長公主,即人們所熟知的建寧公主。

  17世紀初,就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征程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蒙古察哈爾部出了一位有名的梟雄,他就是林丹汗。林丹汗雖是少年繼位,但他很早就有統一蒙古各部的想法,以光復當初先祖成吉思汗的偉業。

  不巧的是,林丹汗生不逢時,他遇上了一個宿敵,他就是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

  1626年9月,皇太極接過了父親執掌大金國的權柄,後金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皇太極時期。

  皇太極繼位後,冷靜地分析了後金的形勢,他認爲後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大明國身上,如果要與大明國對抗,必須要擊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於是,皇太極先後發動了三次對林丹汗的戰爭,最終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了林丹汗,隨後盡收察哈爾部的殘餘勢力,還將林丹汗的兩位遺孀納入了後宮,她們就是後來崇德五宮中的貴妃娜木鐘和淑妃巴特瑪璪。

  此後,察哈爾部的奇壘氏一族在首領固英塞桑的帶領下也歸順了大金國,爲了表示忠心,固英塞桑將年方妙齡的女兒奇壘氏獻給了皇太極,由此,奇壘氏便成了皇太極後宮中的一員。由於奇壘氏一族並不強大,所以奇壘氏在皇太極後宮的位分並不高,只是一名庶妃而已。

  1641年,庶妃奇壘氏給皇太極生下了一位小公主,這位公主在皇太極衆多女兒中排行第十四,她就是後來的建寧公主。此女最開始被封爲和碩公主,又稱金福格格。

  順治十年,爲了拉攏在統一全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平西王吳三桂,順治帝將妹妹建寧嫁給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由此,建寧便成了清朝歷史上第一位嫁給漢人的公主。

  雖然建寧公主心裏明白自己只不過是皇兄的一枚棋子而已,但嫁夫從夫一直是古代的傳統觀念,建寧公主在嫁給了吳應熊後,兩人感情非常不錯,相繼生下了至少是個兒子。其中就包括長子吳世璠和次子吳世霖。

  後來,吳三桂舉兵叛亂,留駐京師的吳應熊和次子吳世霖被康熙帝下令處死,而建寧公主竟然也被軟禁起來,後來平定叛亂,建寧公主的兩名幼子也被縊殺了。清朝康熙四十三年,悲苦一生的建寧公主病逝於北京,享年63歲。

  關於建寧公主的母親奇壘氏,由於位份較低,史料中有關她的記載非常少,甚至就連她死於哪一年,死後葬於何處也不得而知,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呀!

  參考資料:《滿洲實錄》《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