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甚通顺,应该描述成:麻醉医学生或麻醉医生需要学习扎针吗?

当然需要!

扎针,不仅仅是护士、中医医师需要掌握的技术,其实很多临床科室如外科医生、内科医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扎针穿刺技术。

这里我说的」扎针」,可能与大家平常印象中的护士扎针不同,我说的扎针是泛指,包括护士扎静脉输液针,以及许多静脉、动脉、胸腔、腹腔穿刺引流技术,麻醉医生的其他麻醉操作技术,等等。

下面只讲与麻醉有关的「扎针」技术。

深静脉穿刺:常见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和其他外周静脉穿刺,仅以锁骨下静脉穿刺为例,中、大手术,麻醉医生一般会给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取锁骨中点与内1/3交界处取穿刺点,穿刺置管,对麻醉科的意义有两个,一,检测中心静脉压(CVP),主要是监测右心房压力,观察血流动力学的指标之一,对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心功能有重要意义;二,作为静脉通道,输血补液,以及抢救时候的快速通道。

有创动脉穿刺:以桡动脉穿刺为例,(也有股动脉穿刺),即在腕关节附近动脉搏动触摸最明显处,穿刺置管,连续监测桡动脉压力(ART),也可作为血气分析的采血处,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会让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于大出血,危重、抢救病人、以及血压波动厉害的病人,连续监测桡动脉压力,可以很准确的反映病人血压的变化,对指导临床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与麻醉直接关联的穿刺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局部浸润麻醉穿刺技术、臂丛麻醉穿刺技术、颈丛麻醉穿刺技术、硬膜外麻醉穿刺技术、蛛网膜下腔麻醉穿刺技术,下面,以硬膜外麻醉穿刺技术为例。

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简称为硬膜外阻滞,穿刺范围(穿刺点)从上至颈T3~4节段,下至骶椎S2~3左右。硬膜外穿刺技术是十分专业的技术,麻醉医学生和刚开始工作的麻醉医生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并且硬膜外穿刺存在许多并发症,在技术上有很高要求,包括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人体结构的熟悉,都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麻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操作的几个穿刺技术,其实,还有一些穿刺技术,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果大家有兴趣了解,可以在悟空问答提出问题,我可以做出相应回答。


打针这些最基本的。麻醉学生最需要的是中心静脉穿刺技术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寻找全身大血管,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等,基本先局部麻醉下。会用到很粗的穿刺针,如果扎到动脉不好意思。一个血肿跑不了。。不知道楼主敢不敢让自己女朋友扎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