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上來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下降到6.5%,達到了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值,

9年前的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為6.4%,現在的經濟增速差不多是金融危機時候的水平了,我們看第四季度表現會怎麼樣,

當然了,我們也要注意到,雖然增速已經和2009年的低谷差不多,但是現在的中國,比起2009年體量已經是兩倍多了。


任何國家發展都會逐步降低,如果越來越快那還得了,地球都留不住你了。這個其實不重要,關鍵在於你的發展質量,以及以前發展給大家留下的資產質量。


支持高速增長的因素都在慢慢消失,將來還要維持高速增長很困難。

但是增長速度慢一點未必是壞事,如果能夠合理分配財富,消除前期增長中的缺陷,反而能夠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美國上季度增長3.5%,就有人大唱讚歌;

中國上季度增長6.5%,就有人說中國經濟要崩潰了,中國要經濟危機了

-------------------------------

一個經常考100分的學生突然考了90分,捱了巴掌,被批評學習成績差

一個經常不及格的突然及格了,考了60,受到表揚,被表揚學習成績好

要知道中國GDP之前十年之間一直高歌猛進,這是很不正常的現象。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以9%的年均增長30年到40年。被吹上天的印度GDP增長也只是在2014年之後開始超過中國,但在2016年又被中國反超。

(下面分別是世界主要國家的GDP總量GDP增長率的分佈圖)

亮點是2008年金融危機,除了中印之外均下滑非常嚴重,但2010年已經恢復原增長,還有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經濟增長率比發達國家的還低

好了,最關鍵的是,GDP增長率並不能說明一切。並不能完全反映經濟面的好壞,但是持續的,穩定的增長是最好的。中國GDP從2018年第二季度的6.7%到現在的第三季度的6.5%,是非常穩定的增長率。反觀美國,第一季度2.2%,4月開始貿易戰,第二季度就4.1%,第三季度3.5%????這種增長正常嗎?單純的貿易保護刺激政策所帶來的一定只是短期的增長,所帶來的傷害卻是長期的。(貿易戰不可能一直打下去,川普也知道會兩敗俱傷,但川普為了11月的期中選舉不得不這麼做,期中選舉一過,馬上要在阿根延G20會議,中美首腦時隔一年再次會談,貿易談判將繼續進行。)

只要大規模出口煤炭等化石能源,生產中低端商品,中國GDP還是會高歌猛進,但是這樣的GDP增長是粗放的,不可持續的。現在應該更關心的是GDP增長的質量中國現在從中低端的製造業向中高端製造業轉型,從出口,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這個轉型的過程是中國主動進行產業升級,是GDP增長方式轉變的陣痛過程,一旦升級完成,GDP仍然會高歌猛進,這時GDP增長不會是9-10%,5-6%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即使按照5%這個增速,中國就會在10年之內總量超過美國。但問題不在GDP總量,而是中國一旦完成產業升級,會使得美日韓歐等國的與中國重疊的產業受到衝擊,使得這些國家的增長不升反降。原因是中國的規模太大了,人口比整個發達國家的人都多。到時候不是美國,日本,歐洲能不能保持2%增長得問題,而是保持不負增長就不錯了。


如果你認為6.5%都算低,那麼世界上真的沒有太高增長率的國家了。特別是考慮到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就更是這樣。


6.5已經足以秒殺一眾老牌發達國家了,更應該關心的是這樣的泡沫還能維持多久?


好多人都已經分析經濟危機要來了,要有多麼多麼嚴重的衰退,或者像好多人說的美國又要剪羊毛了。如果嚴重的經濟危機就在眼前,這時候GDP還漲8往上,經濟還過熱,那是非常麻煩非常危險的,尤其是經濟體本事不是不存在風險的情況下。這個時候拚命拉動經濟像南方的大國,那只是避免成為經濟危機的起爆點。


正在產業轉型和消費轉型

舊的落後產能逐漸淘汰,「新經濟」逐漸增加。

GDP增長驅動由原來的債務投資型轉變為消費驅動型,製造業投資增長速度8.7連續6個月加快,房地產投資增長10%,民間投資佔了70%。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3%在逐漸回落。

說實話,能在產業轉型的陣痛期和貿易戰的影響下有這個成績,已經不錯了


中國總是有辦法的。


能怎麼看待?

所謂的新常態,就是指中國經濟超高速增長的歷史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超高速增長的歷史時期已經過去了。

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即使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工業創新發生在中國,要實現像2001年到2010年這十年的雙位數經濟增長也是極為困難的。

只能看下一次,以核聚變為代表的工業革命了。


中國經濟已經從數量擴張階段升級到質量提高階段,但是很多人包括部分高層領導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第四季度,政府再大批量的賣地建房地產,或者再漲一波房價,拉高經濟,保住全年6.7增速底線妥妥的。

大家不要慌,不要隨意猜測。


先看中央的佈局!首先是長江經濟帶,打造內湖經濟。首先是四川,工業基礎雄厚,人口眾多,船運直達上海。可以在汽車,機電設備高價值產品領域繼續做大做強。


內需形經濟,百分之五,就是高的了。想要超過7,得看一帶一路,沒有硝煙的戰場。


中國增速放緩只是"均值回歸"的一個過程,任何一個小到企業大到國家的經濟體都不可能永遠持續遠高於世界一般水平的增長的。要知道現在全世界的一般水平也就2%-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