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以下都是在不出大事的前提下的做出的線性推斷,而歷史的發展往往是非線性的,請各位切勿當真。

中國2019、2020的實際增速能肯定應該在6~6.5%之間。

假設中國2020~2035的平均實際增速為5%,2035~2050為3%。

然後是2008~2018、1998~2008兩個十年,中國名義增速都是實際增速的1.39倍。

那麼,根據以上題設,2050中國的經濟總量應該在500~600萬億人民幣之間。而人民幣未來可能發生升值。換算成美元,就是在70~170萬億美元的區間內。

至於美國,雖然素以最穩發達國家著稱,但其實在過去幾十年中,總體而言增速也是越來越慢的,尤其在過去九年(已經刨除了金融危機),其平均名義增速只有4%。

故按3~4%的平均增速的不同估計,2050美國的經濟總量應該在50~70萬億美元之間。

假設除中國之外的世界GDP,美國也和今天一樣是佔30%,那麼如果中國取上限170萬億,美國取下限50萬億,還真就是正好50%。

應該來說確實有那麼一點點可能吧。


說實話。

沒可能。

這世界上其實沒什麼經濟奇蹟,也沒有永遠增長的經濟體。

很多人對我們目前面臨的困難之大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25%其實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三分之一堪稱開掛。


也許我是個悲觀的人吧,但我的確好好思考過,也許我的想法是錯的,但我自以為自己不是在惡意唱反調。

生產力其實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過剩了,導致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現在只有少數高科技產品還沒有達到生產過剩,其他的工業產品,食物,產能早就不缺了。

那麼現在GDP佔比增長看什麼,看消費。

舉個例子,一個MC村莊裏,各種職業。一個鐵匠造工具,其他村民買工具用。村民買多少鐵匠就造多少,鐵匠GDP一直沒增長。然後這個鐵匠生產效率翻一番,但是多出來的並沒有人買,或者只會有農民跟你說:把價格砍一半吧,我多買點多用點。但是,鐵匠的GDP依然沒增長。

如果這個村子裡有兩個鐵匠,那一個鐵匠多造就有用了。他的GDP就會上升,市場份額會從50%升到66%,然而最多還是100%不會200%,(另一個人就倒黴了)。

這時村裡突然來了個圖書管理員,開始賣書,書是新鮮東西,大家都買,供不應求,圖書管理員增產,他的GDP就會上升,但依然有一個閥值。

中國在低端產業上已無限接近那個增產的鐵匠,市場份額碾壓歐美,然而這部分市場總價值只是很低的。

那麼,就開始比高端產業。雙方會繼續競爭,直到市場再次飽和。

然而這個時候,歐美就會跟你說,國家不是簡單的村民,他們會開始貿易保護。到頭來,GDP還是要比誰圈的地大,誰地上的人多。

整個世界體系其實還是西方主導的,中國一帶一路,目標就是破局。

鬥爭是艱難的,中美之爭或者說中西之爭,是歷代修昔底德陷阱中後發者最艱難的一例。我更傾向於最後的結局是妥協。

圈50%的地很難,在50%的地上取得100%的市場份額,更是癡人說夢。

圈了100%的地,要想拿50%GDP,別人是真的會用那玩意兒跟你拚命的,也不會有小弟真的服你。


不太可能,還沒超過美國,西方國家就受不了了呢。美國+日本+歐盟等西方國家,算起來人口大致和我國相當,從市場來看,我們國內市場潛力完全釋放,大致可以講中國GDP推向一個小高峯,那時的GDP最多也就美國的150%-200%。

要達到GDP世界佔比超過50%,僅僅靠國內一家肯定不夠,還得深耕國外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市場。可恰恰現在西方世界市場活力疲軟,都盯著中國這塊蛋糕。

而且,國與國之間同樣逃脫不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只能有一個,其實奧巴馬也說過「十三億中國人都富裕了就是世界的災難」也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是西方的災難罷了)。舉個例子就可以輕鬆證明,國產手機的發展就是從吞噬三星,蘋果手機市場份額壯大的,帶動了整條產業鏈,比如面板。京東方等國內廠商不斷追趕進步,很明顯韓國,日本都會有壓力。任何賺錢的產業,只要被中國掌握了技術,便可以大批量生產,成本被稀釋均攤,價格自然會同比國外產品低,然後大家都懂得。

這是一場經濟戰爭,早在2010年到2011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一就開始了。中國GDP站佔全球35的時候,那時已經有很大一批西方企業被「屠殺」,「吞噬」。


這有什麼好說的,肯定沒有可能性。

中國有14億人口,未來預計不會超過16億了。

以中國15億、世界75億人口來算的話,中國如果GDP佔世界一半,那麼要以15億人口正面剛世界60億人口。

不要拿什麼增長率估算,你分拆一下就知道可不可能了。

第一組 中國東南發達地區對G7

G7(美英法德意日加)為7億多人口。

中國最發達東南沿海 五省一市,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再加臺灣香港,人口也就5億左右,未來撐死了7億。人口少30%,經濟跟g7硬剛(人口是大概值,但也差不了多少)

那麼,廣東+江蘇對美國(2億對3.3億人口),

山東對日本(1億對1.3億),

浙江對德國(5500w對8000w),

福建對法國(4000w對7000w),

上海對英國(2500w對6500w),

臺灣對義大利(2000w對6000w)

香港對加拿大(500w對3000w)。

這是第一梯隊的角逐。

你覺得哪個能贏?

這還算好的了,畢竟兩者人口接近。

接下來:

第二組 其他工業化地區的對抗

東三省 一億人口的老工業區,再加上北京天津吧。也就是東南地區以外的工業化比較好的地區。他們面對g7以外的工業國/半工業國。

東三省面對俄羅斯+東歐+中歐+北歐+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小國。

北京面對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

天津面對西班牙葡萄牙以色列希臘等南歐地中海諸國。

我覺得也沒有一個能贏的。

第三組 幾大人口大省對人口大區

西南三省一市,2億多人口,對印度14億人口。

中原三省河南河北山西,2億人口,對東盟十國6億人口

兩湖安徽江西廣西,2億多人口,對拉丁美洲6億人口。

嗯,人均gdp3-7倍以上纔有的玩...就算這幾個地區不發展...你算算要多久?

第四組 資源地區

西北內蒙古西藏南沙羣島等剩下地廣人稀的資源型地區(約一億人口),對抗西亞北非(兩伊+海灣幾國就快兩億人口了)。

黑非洲十億人口,我就當他們喫不起飯,不算他們了。

身下一些地區,如孟加拉,太平洋島國,中亞地區等等,就當他們不存在吧。

胸懷祖國,也得放眼世界吧?

不要動不動單挑全世界。

如果沒有大動蕩(譬如歐洲打一場大戰打成廢墟),實際上能到30%已經很難了。


40%是有可能的。

歐美之和,8倍日本。

東方:西方:其他=1:1:1

整體是歐美人均的6成到8成,發達地區完全達到歐美先進水平。

就看未來10年長三角能不能超過日本了。

主要看的是三大增長極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需要更加支持中國企業和品牌。

——

40%是按照要達到美國人均GDP80%(承諾人均碳排放量不高於美國人均碳排放量的80%)的目標來設定的。

如果中國40%,美國15%(中美佔世界一半),中國人均又是美國80%,

那麼中美人口之比就是13:4。

——這是一個可以想像和可以相信的情況。

——

主要還是1:1:1。

其實現在就是除了歐美、中/或東西方之外的2/3人佔1/3GDP。

○中國如果要成為葡萄牙那樣的初等(入門級)發展中國家呢,25%—30%就可以了,加上日韓共佔1/3。

○中國如果要成為義大利、西班牙、韓國那樣的中等發達國家呢,自己一個國家就得佔1/3。

○40%呢,是那次看到說中國承諾人均碳排放不超過美國人均碳排放的80%,意味著中國的目標是希望人均GDP最終能達到美國人均GDP的80%,而又提高的!不過即使40%了,仍不一定就能達到美國人均的80%,所以40是基本。況且題目問的是可能最高會多少,所以我說40%,倒是不一定就442,也可能是433。

如果中美人口之比不變,中國GDP需要達美國2.6(18)倍,人均才只會是美國61.8%。因為中美人口之差是3個黃金進位(1.618×1.618×1.618=4.2358倍)。

如果中國佔40%,同時又是美國的2.6倍,那麼美國15%,是可以接受的。歐(日)再佔15%……不是正在衰落嗎?然後其他國家佔那剩下3成(現在也基本是這個數)。

是可以想像的。如果中國要成為人均方面、英法日德(甚至美)那樣的高等發達國家,中國就需要40+%

美(歐)強權可以繼續保留,我希望共同擠壓掉加澳(日,甚至歐)這些非核心國家吧。當然按照他們人少的特點,肯定會更好,但我覺得在世界上的比重是可以擠壓的。

所以40%是希望,我覺得有可能。況且你不是說美國鼎盛時期40%嘛,中國鼎盛時期怎麼就不能40%呢?既然要成為一個超越美國的國家。

然後整體上就是這樣,局部上,像三大增長就得更高(因為落後地區還是得拖一下下後腿),並且先進地區的確是應該完全向最發達國家看齊,他們沒有人口多的障礙。那就完全可以和美國比較,人均一樣。這樣中國就真正崛起了。

然後就回答了知乎大部分有關這類的例如:中國人均GDP什麼時候可以超過日本?什麼時候可以超過美國?……的問題。

他們總說不可能——這很傳導一種絕望,我會回答:2050—2100。

並且我已經從10個日本,降為了8個日本,更可行,更能落地。

中國現在約3個日本,3,5,8再跳2級就可以了。

這同時也是從2.6個日本,變成2.6個美國的過程。

歐美之和,8個日本,40%,1:1:1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