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YouTube上看见了一个频道,名字叫作《不上学并非不幸》。点进去一看是一个10岁的日本小朋友自己创建的频道。一个才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因为不想成为写作业的机器而辍学回家,还在网上宣扬“读书无用论”。可读书真的没有用吗?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1张

1、在最该读书的年纪,最好拼尽全力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这一年汶川大地震……

这一年出生在一个平凡务农家庭的徐孟南,和很多高三备考生一样,沉浸在无数高考模拟卷子和习题中,但他深深唾弃这种教育制度。

可很快,他自己也成为了2008年的不平凡。

2008年,高三学生徐孟南故意在高考的每张试卷答题卡后面写上“我的名字叫徐孟南,我的考号是×××。”明确希望高考能得到0分,表达他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

他确实得了0分。在高考后的几年,他辗转于家乡的各个工厂:包装产品、组装广告箱、印刷广告……除了这些脏活、累活,他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他回到学校劝学弟学妹,不要像他一样,因为一时叛逆做出错误的选择。

“0分,注定是错误,是伤害。”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2张

10年后的2018年,他终于走进高考考场,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弥补着因为一时冲动而蹉跎了10年的青春。

韩国职业电竞选手Faker,是世界顶尖的电竞选手,很多喜欢玩游戏的孩子都将他作为偶像,特别是一些孩子还将他做为不读书的借口:

“Faker没有上大学,依旧是成功了!上学有什么用?”

但这些孩子不知道的是,这个顶尖的电竞选手也在为自己最美好的时光没有在大学中度过而感到遗憾。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3张

当年的韩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逆少年,觉得自己就算不读书,不高考一样可以有所成就。时至今日,他确实做到了。

出书、当导演、结婚、生子,可当他有所成就之后,却在微博上这样说:

“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不读书从不值得学习,因为在最美好的青春里面,韩寒选择的不是拼尽全力,而是不战而退。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朋友圈中刷屏,被新华社转载的一个高中生的作息时间表。在这个作息表上,学习时间是从早上6点40分到晚上11点50分。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4张

在最该拼尽全力的年纪,这个孩子知道“不是成功来得不够快,而是对自己不够狠”。

而最让人感到后悔的莫过于像这个10岁的小男孩一样,说是不想成为写作业的机器,其实就是怕苦、怕累,不愿意为了读书拼尽全力。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5张

2、没有孩子爱读书,但没有孩子不需要读书

从我小时候,就常常会听见“读书无用论”。

买菜用不到二次函数,烧水也不会用到比热容,长大之后看书也不会考阅读理解。读书真的有用吗?

比起游戏、手机等等娱乐活动,读书需要孩子枯坐,而且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即便付出极大努力,也常常难以取得与之形成正比的“成绩”。

可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成绩只是一把尺子,但却不是孩子人生的终极目标,我们该做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真的需要读书、需要学习。

读书是让孩子学习知识,让孩子认识世界,从书中学习到更加深刻的道理,也从更深的角度认识世界。

那些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只能看见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自己创业,一手建立起了微软公司,却忽略了从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朝着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努力、前进并学习着。

这世界上天才太少,大多是肯努力的普通人,没有孩子不需要读书,他们不过是没有看见天才在人后默默滴下的汗水。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6张

3、让孩子有兴趣才是最好的驱动力

我的两个儿子都曾经学过钢琴,但是对于大儿子来说,钢琴是让他痛苦的东西,一到练琴的时候,就会哭闹不止,可他却可以在足球场上踢球到膝盖脱臼,教练为他复位后,竟然还要继续比赛,从不觉得踢球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而小儿子呢?在没有人教他任何乐理知识和琴键分布的时候,他居然可以拉着我的手指,把哥哥正在听的宫崎骏的动画音乐在钢琴上敲出来。

10岁男孩不想成为写作业机器,辍学开频道宣传读书无用 新闻 第7张

我们发现,一件事,家长逼着孩子做和孩子自己想要做往往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归根结底是孩子的内驱力在用功。

①利用兴趣调动孩子的内驱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调动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以将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事实上,不只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兴趣也可以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当孩子觉得读书无趣时,家长可以用一些别的方式,激发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②孩子的内驱力并不是永不断流的泉水

孩子不会永远都充满活力,即便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长时间下来也会产生厌倦的情绪,更不用说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学习了。

因此当孩子对读书的兴趣降低时,家长要适时地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从外部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③给孩子一个目标为孩子的内驱力充电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一个没有目标的状态,很容易就会感觉到疲惫,从而产生放弃的想法,不管是读书,还是其他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很多觉得读书无用的孩子来说,他们都在短期内看不见读书的好处,对读书没有一个目标。因此家长要成为孩子可以看得更远的眼睛,既要给孩子定下小的目标,为孩子的内驱力充电,也要让孩子有一个大目标,看到更加长远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