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確實是一部富於哲理的好作品,裡面大量融匯了中西方哲學的觀點,尤其是以中國禪宗、道家哲學思想為主線,可稱為是佛、道兩家思想在當代社會的的現實演繹。

由於作者喜歡借用哲學中的機鋒轉語來含蓄表達,預留了大量的思維空間,顯得甚深微妙,因此,對於一些比較少接觸哲學的人來說,有一種「不明覺厲」的錯覺,產生了心理上的光環效應,難免忽視了作品中值得推敲和商榷的部分,比如:文化偏見。

我們讀一部作品,一定不要跪服,而要站著讀。

共勉!

【什麼是「強勢文化」? 】

分析本書中丁元英所提出的「強勢文化」概念,需先弄明白書中所指的「弱勢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是什麼。

丁元英與韓楚風在房間喝灑談論文化屬性時提到的:非真理真相、違背事物規律、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

從「文化人」陪酒所演繹的:葉公好龍、附庸風雅、酸腐、虛偽、吹噓、報怨。

從鄭建時身上,以及五臺山論道所指出,弱勢文化三大特徵:迷信、宿命、貪執。

從劉冰身上所演繹的:自私、貪婪、虛榮、嫉妒、自作聰明、見利忘義。

從林雨峯身上所演繹的:驕橫、傲慢、高調。

從王明陽身上所演繹的:兇狠殘暴、陰暗、懦弱,自卑、妄求破格獲取。

.....

「強勢文化」,借用小丹對王明陽的話說,就是「讓你的精神站著」,也就是教人自立和擔當,只有精神能夠頂天立地,纔是強者。

而王明陽解脫之時說了一句:好漢做事好漢當,我以生命贖罪了!

這就是由弱者變得自強、自立,以生命來體現擔當的表現。

所以說,「強者文化」之強,歸根結底就是自強。 所體現出來的是自立、自信、擔當、理性、包容、謙虛、樂觀、奉獻等正能量。

而這些品質,往往在人際社會交往中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

【所謂的「弱文化」是傳統文化造就的,還是人性的弱點?】

從上述內容,不妨思考一下,難道德國就沒有王明陽式的想破格獲取的匪徒? 沒有劉冰式的自私貪婪的小人? 德國人民中沒有狂傲?沒有虛偽?沒有迷信?沒有貧窮?

而中國傳統文化下沒有產生強者?

都有的。

如果有,那麼強勢文化下產生弱者,如何解釋?

弱勢文化下產生強者,又如何解釋?

換句話說,王廟村的村民難道是受了傳統文化的啟發才成為弱者?

書中所提到的所謂「弱勢文化」,真的是傳統文化造就的嗎? 其實不是,每一種國家體制和文化背景下,都會有作者筆下所謂的強者、和弱者。這些弱者的表現,均離不開「貪、嗔、癡、慢、疑」這五毒,其根源是人性的弱點,並不能歸結於傳統文化。

-----------------

【什麼是文化】

作者顯然用類似西方普遍所認可的定義,即像荷蘭心理學家霍夫斯泰德文化維度理論中的定義,認為文化是在一個環境下人們共同擁有的心理程序,即一個羣體典型的感知、思維和行為方式。

而中國對於文化的定義,是如《周易》賁卦所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以止,人文也。 就是說觀察人類社會文明禮制的特點,以教化天下人。

也就是說在人類羣體思維和行維方式中,只有能夠被傳承,創造,發展、可以用來教化天下人的部分,才稱為文化。比如:某個地區傳銷組織多,嚴格意義上說,不能稱之為「傳銷文化」,小偷多的地方,不能稱為「小偷文化」........即便是傳統文化中原有的且歷史社會普遍適用的東西,但已經不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也不能稱為文化。 如「奴隸文化」「酷刑文化」「迷信文化」都不妥。

所以,從中國傳統的層面去定義,所謂弱勢的,如果是被拋棄的文化劣根,就不能稱為文化。 弱勢文化一詞,本就存在謬誤。不能用一部分人羣的落後觀念,來全盤否定傳統文化。

----------------

即便如西方的定義

【中華傳統文化,真的是所謂的「弱勢文化」嗎?】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中國與其說是一個政治實體,還不如說是一個文明實體——一個唯一倖存至今的文明。」

世界上那些文明,如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文明皆滅亡,為什麼中華文明能在歷劫多次改朝換代,仍成為古文明唯一倖存的?

這確實是因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弱勢」,而這個弱,並不是貶義,而一方面是道家哲學中所描述的「道」的特性。《道德經》中多處提到這種柔弱的品質,如「上善若水」的無為與

不爭,「海納百川」的胸襟,以「柔弱勝剛強」,「弱者道之用」,而中華文明經久不息,正是道家說的「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真實演繹。

以儒釋道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雖然有些方面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應當被拋棄,但其精華,必將進行吸收、改造、傳承發展,立於世界前列。 《易經》64卦之首的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強勢文化」的精髓。然而,反者道之動,若是一味地強,則會走向反面,「亢龍有悔」。林雨峯,只有矛沒有盾的企業文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傳統文化講究剛柔並濟,陰陽交泰。而代表柔弱的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正是傳統文化中其承載和包容性博大精深之所在,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中西方文化能融合而走出中國特色,正是依託於文化的包容性。

其他儒釋道典籍中也處處體現出來自立、自信、擔當、理性、包容、謙虛、奉獻等「強者」所應具備的精神,由於篇幅問題,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最後說一下

【該書創作時代背景】

90年代至2010年左右,是步入信息化社會的階段,正是國人觀念經歷長期封閉之後突然開放的時期,也是國人把文化自卑演繹得最熱烈的時代。最普遍的社會輿論就是一些「精英」「公知」借用媒體工具全面鼓吹西方文化(其中包含有境外勢力推動的文化侵略),以及社會上層人士的移民潮。那個時候,耳朵邊總是充斥著一種西方文化高於本國文化的聲音,導致多數國人總是對西方的文化、藝術、審美均加以仰視和跪服,而對傳統文化予以遣責和漠視。而在西方國家中,德國媒體對中國的看法,一直以來最為負面。直到英國BBC公佈的2014年全球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德國高達7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主要是消極」。

在那種環境下,作者豆豆顯然是耳濡目染,並且受到鼓吹西方言論的影響。而該書的架構及素材,很多來自於其友人李紅英,這是一個到歐洲(可能是德國)定居的人,「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這一對立概念,就是本身對中國文化抱有文化偏見的人所具有的見地。

站在對傳統文化正確理解的層面,以及當前的社會意識型態及新型國際形式——尤其是中德兩國對比的高度來看,不得不說區分所謂「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實在過於草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