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确实是一部富于哲理的好作品,里面大量融汇了中西方哲学的观点,尤其是以中国禅宗、道家哲学思想为主线,可称为是佛、道两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的现实演绎。

由于作者喜欢借用哲学中的机锋转语来含蓄表达,预留了大量的思维空间,显得甚深微妙,因此,对于一些比较少接触哲学的人来说,有一种「不明觉厉」的错觉,产生了心理上的光环效应,难免忽视了作品中值得推敲和商榷的部分,比如:文化偏见。

我们读一部作品,一定不要跪服,而要站著读。

共勉!

【什么是「强势文化」? 】

分析本书中丁元英所提出的「强势文化」概念,需先弄明白书中所指的「弱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

丁元英与韩楚风在房间喝洒谈论文化属性时提到的:非真理真相、违背事物规律、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

从「文化人」陪酒所演绎的:叶公好龙、附庸风雅、酸腐、虚伪、吹嘘、报怨。

从郑建时身上,以及五台山论道所指出,弱势文化三大特征:迷信、宿命、贪执。

从刘冰身上所演绎的:自私、贪婪、虚荣、嫉妒、自作聪明、见利忘义。

从林雨峰身上所演绎的:骄横、傲慢、高调。

从王明阳身上所演绎的:凶狠残暴、阴暗、懦弱,自卑、妄求破格获取。

.....

「强势文化」,借用小丹对王明阳的话说,就是「让你的精神站著」,也就是教人自立和担当,只有精神能够顶天立地,才是强者。

而王明阳解脱之时说了一句: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以生命赎罪了!

这就是由弱者变得自强、自立,以生命来体现担当的表现。

所以说,「强者文化」之强,归根结底就是自强。 所体现出来的是自立、自信、担当、理性、包容、谦虚、乐观、奉献等正能量。

而这些品质,往往在人际社会交往中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

【所谓的「弱文化」是传统文化造就的,还是人性的弱点?】

从上述内容,不妨思考一下,难道德国就没有王明阳式的想破格获取的匪徒? 没有刘冰式的自私贪婪的小人? 德国人民中没有狂傲?没有虚伪?没有迷信?没有贫穷?

而中国传统文化下没有产生强者?

都有的。

如果有,那么强势文化下产生弱者,如何解释?

弱势文化下产生强者,又如何解释?

换句话说,王庙村的村民难道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启发才成为弱者?

书中所提到的所谓「弱势文化」,真的是传统文化造就的吗? 其实不是,每一种国家体制和文化背景下,都会有作者笔下所谓的强者、和弱者。这些弱者的表现,均离不开「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其根源是人性的弱点,并不能归结于传统文化。

-----------------

【什么是文化】

作者显然用类似西方普遍所认可的定义,即像荷兰心理学家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定义,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即一个群体典型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方式。

而中国对于文化的定义,是如《周易》贲卦所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以止,人文也。 就是说观察人类社会文明礼制的特点,以教化天下人。

也就是说在人类群体思维和行维方式中,只有能够被传承,创造,发展、可以用来教化天下人的部分,才称为文化。比如:某个地区传销组织多,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称之为「传销文化」,小偷多的地方,不能称为「小偷文化」........即便是传统文化中原有的且历史社会普遍适用的东西,但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也不能称为文化。 如「奴隶文化」「酷刑文化」「迷信文化」都不妥。

所以,从中国传统的层面去定义,所谓弱势的,如果是被抛弃的文化劣根,就不能称为文化。 弱势文化一词,本就存在谬误。不能用一部分人群的落后观念,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即便如西方的定义

【中华传统文化,真的是所谓的「弱势文化」吗?】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

世界上那些文明,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文明皆灭亡,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在历劫多次改朝换代,仍成为古文明唯一幸存的?

这确实是因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弱势」,而这个弱,并不是贬义,而一方面是道家哲学中所描述的「道」的特性。《道德经》中多处提到这种柔弱的品质,如「上善若水」的无为与

不争,「海纳百川」的胸襟,以「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而中华文明经久不息,正是道家说的「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真实演绎。

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应当被抛弃,但其精华,必将进行吸收、改造、传承发展,立于世界前列。 《易经》64卦之首的乾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强势文化」的精髓。然而,反者道之动,若是一味地强,则会走向反面,「亢龙有悔」。林雨峰,只有矛没有盾的企业文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传统文化讲究刚柔并济,阴阳交泰。而代表柔弱的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正是传统文化中其承载和包容性博大精深之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中西方文化能融合而走出中国特色,正是依托于文化的包容性。

其他儒释道典籍中也处处体现出来自立、自信、担当、理性、包容、谦虚、奉献等「强者」所应具备的精神,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最后说一下

【该书创作时代背景】

90年代至2010年左右,是步入信息化社会的阶段,正是国人观念经历长期封闭之后突然开放的时期,也是国人把文化自卑演绎得最热烈的时代。最普遍的社会舆论就是一些「精英」「公知」借用媒体工具全面鼓吹西方文化(其中包含有境外势力推动的文化侵略),以及社会上层人士的移民潮。那个时候,耳朵边总是充斥著一种西方文化高于本国文化的声音,导致多数国人总是对西方的文化、艺术、审美均加以仰视和跪服,而对传统文化予以遣责和漠视。而在西方国家中,德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一直以来最为负面。直到英国BBC公布的2014年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德国高达7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是消极」。

在那种环境下,作者豆豆显然是耳濡目染,并且受到鼓吹西方言论的影响。而该书的架构及素材,很多来自于其友人李红英,这是一个到欧洲(可能是德国)定居的人,「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这一对立概念,就是本身对中国文化抱有文化偏见的人所具有的见地。

站在对传统文化正确理解的层面,以及当前的社会意识型态及新型国际形式——尤其是中德两国对比的高度来看,不得不说区分所谓「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实在过于草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