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李撒歡

說明:丁元英是電視劇《天道

》中的主人公,電視劇改編自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一部商戰的小說,裡面竟然有三個人是自殺,對於他們的死,在讀者和觀眾人羣中產生了極大的爭議性。畢竟,生命的話題在人類社會中一直是非常嚴肅的。

這三個人是劉冰、芮小丹以及林雨峯。

這就像《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中,韓楚風跟丁元英點評的那樣:

不打碎點東西不足以緣起主題,大智大愛。

只是這打碎的東西,是三條人命。

曾經有3位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謝爾登·所羅門、傑夫·格林伯格和湯姆·匹茨辛斯基)在世界各地開展了長達30年、超過500次的實驗研究,然後把研究結果寫了一本書《怕死:人類行為的驅動力》。

其提出了兩個人類行為基本傾向:

1.人類會拚命維護自尊

2.人類會強烈的維護自己所在羣體的優越性

三位作者進一步提出了,人類對於死亡的恐懼,是其行動的根本驅動力。

從本能的角度來說,怕死,恐懼死亡纔是正常的。但是為什麼會有人選擇死亡呢?就像很多網友質疑的那樣,如果連死都不怕,還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塗爾幹也很好奇這個問題。他針對此專門寫了一本書《自殺論

》,就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去探討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自殺?塗爾幹是被稱為社會學三位開山鼻祖之一,與他齊名的是韋伯和馬克思。

由於自殺的原因非常複雜,塗爾幹對於自殺分了幾個類型,在實際中可能是多個類型的疊加。

01劉冰之死

劉冰當時發現檔案袋裡面全是空白的文件以後,神情恍惚,抱著檔案袋和公文包跑到六樓然後跳樓了。

書中對於劉冰生前最後一刻的描寫是:

他知道,只要從這裡住下一跳他就解脫了,從此再沒有痛苦和自卑,再也不用去面對孤獨、恐懼和無所歸依。

塗爾幹把這種自殺稱之為「利己型自殺」。

由於極端的個性造成的。

極端個性的其中一種表現,就是隻關心自身,外在的一切都與他無關。更多的沉醉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中。

劉冰最後的吶喊是,為什麼自己活成了一個多餘的人?

其實簡單回顧一下,就會發展整個故事裡,劉冰確實是多餘的。甚至對於推動情節沒有什麼幫助。

他的出現就是幫助丁元英變現唱片,然後加入到公司裏,自封了一個主任的頭銜,作為一個開車的司機,搬運上搭把手。在生產音響上也幫不了忙。他的所有職能工作一直是遊離在覈心之外。

對比一下,葉曉明是總負責人,各種亂七八糟的事,都是由他出面來打理。馮世傑負責連接王廟村的生產。劉冰在這個組織裏乾的就是司機、搬運工、站店的活。可替代性實在是太強了。

從劉冰心理角度來說,當發現自己錯過了格律詩股份,錯過了發財機會的時候,大概率可能就要走上這條不歸路。只是豆豆為了增加戲劇性,又安排了丁元英給檔案袋的情節。

對於「利己型自殺」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感覺自己當下不幸福,厭倦生活,沒有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標,有一種失落感。而這心理壓力一直蠶食著他們。

劉冰曾經有過能實現自己目標賺大錢的機會,結果放棄了。從可預見的未來來說,劉冰已經很難再次獲得如此靠近實現目標的機會了。所以,這也為什麼當他有了檔案袋以後,他會選擇鋌而走險。因為他以為又掌握了第二次機會,即使這種做法非常不道德。

當發現檔案袋只有白紙的時候,劉冰突然發現自己在社會上的關係和紐帶全部斷了。隨之而來的鄙夷,嘲諷就不用說了。他原有的音響發燒友圈,肯定也混不下去了。

這就是豆豆為劉冰寫的內心獨白,剩下的只有孤獨、恐懼和無所歸依。

劉冰選擇了逃避,選擇了死亡。

02林雨峯之死

有些人評論,商戰之中勝敗乃常事,沒必要因此而選擇赴死。

抱有這種看法的人,就會對於林雨峯為什麼要在最後選擇死亡感覺到非常困惑。

塗爾幹把這種自殺稱之為「異常型自殺」。

因為憤怒而死。

布里埃爾·德布瓦蒙分析了1507名自殺者的遺書後,認為這些人自殺時的心理狀態是憤怒且厭倦的。他們有的褻瀆神明,有的詛咒生命,有的怨恨某個人,並把不幸歸因於這個人。那些先殺死仇人後自殺的人,也屬於這類自殺。這類自殺者的憤怒極其明顯,它不僅表現在語言上,更表現在行動上。

林雨峯知道自己敗訴以後,豆豆用了很多細節來描述林雨峯的憤怒和非理性。

塗爾幹提到當一個人陷入到異常狀態的時候,他一定會憤怒,如果他認為是別人的原因,他就會先殺死這個人然後自殺。

當他憤怒的時候,會通過攻擊自己或他人來發泄。發泄的對象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發泄的過程。

所以,林雨峯當時的憤怒,就是拿手槍去見丁元英。只是,他為名所累,一旦殺死了丁元英,那他就只能被唾棄,自己所積累的名聲就全毀了。

也只能到丁元英的面前,嘲諷他一番,貶損一下丁元英,獲得一下心理上的滿足。

不過,從最終林雨峯的選擇來看,這種心理滿足無法打消他的怒氣。他把這種巨大的怒氣隱忍在看似理性的狀態之下,比如,選擇用疲勞駕駛意外事故來掩蓋自己自殺的真相。

豆豆為林雨峯寫得內心獨白是:人,原來是可以被憋死的。

03芮小丹之死

書中最複雜和最具爭議性的莫過於芮小丹之死。

從世俗的角度來寫,即使芮小丹要去世,也應該是在與悍匪的對戰中,不幸犧牲。這樣會符合讀者的預期。

大家會非常的感動。

但是豆豆卻選擇了讓芮小丹抓住悍匪,結果卻自殺了。

塗爾幹把前面一種,在與悍匪的對戰中,不幸犧牲,稱為是「利他型自殺」。

為了信仰而死。

在具體表現上,為了心愛的崇拜對象而作出的,就是快樂的;如果是平息敵對力量而作出的,就是悲傷的。

這種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生命的行為,往往會讓我們內心中肅然起敬。

比如,《集結號

》裏有個情節。當時穀子地他們堅守一個陣地,而裡面有個指導員怕死怕的厲害,穀子地安慰他,只要你不害怕子彈就會繞著你走。

後來在戰場中完成了心理的轉變。當所有人都表示聽見(實際上沒有)集結號可以撤退的時候,反而這個指導員說實話,沒聽見。最後除了穀子地,全員陣亡。

不過,豆豆在書中卻讓情節急轉直下,讓芮小丹選擇了另一種死法:「利己型自殺」。

因為利己型自殺,除了上面提到的劉冰那種,還有另外一種就是「滿足型自殺」。

因為慾望極其簡單化,除此之外別無所求,被實現以後,就會覺得活得沒有意義,冷靜決定自殺。

這也是為什麼丁元英知道芮小丹選擇自殺以後,評價是:「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作為警察這個角色,需要承擔風險,沒有避險的權力可以理解。但是在風險解決以後,依然選擇自殺,那一刻芮小丹已經不是警察的角色。

她變成了丁元英的愛人,父母的子女。只是那一刻湧上心頭的依然是她對於丁元英的愛。後來,肖亞文問丁元英芮小丹為什麼要自殺時,丁元英的回答是芮小丹認為自己沒有用了。芮小丹那一刻不是想到的自己,想到的是當下自己狀態會對未來身邊的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由於她慾望極其簡單,既然已實現,就冷靜的選擇了自殺。

如果只從芮小丹和丁元英的愛情來說,小說前面大量的鋪墊都是,她想活在丁元英的心裡,而不寄託於能長相廝守。小說的結局安排,起碼這個心願實現了。

在人類歷史中,對於利己型自殺是強烈排斥的。

這也是為什麼最後組織上是做法是,不授予烈士稱號,不做宣傳,不發撫卹金,不記功,不以組織名義開追悼會。

人類歷史上對於私自自殺的行為會認為是非法的,除非得到國家的批准:

英國,愛德華國王曾頒布法律認定自殺與盜賊、殺人犯一樣都是犯罪行為;在1823年之前,人們甚至還將自殺者的屍體遊街示眾,草草掩埋;直到1870年,法律才停止剝奪自殺者的財產。

蘇黎世,自刎的自殺者,其屍體將會被釘進插進刀片的木頭;投河的自殺者,其屍體將會被埋進五尺深的沙土裡。普魯士,1871年前的法典剝奪了自殺者埋葬的排場和宗教儀式;德國,刑法典仍舊規定自殺者的同謀須監禁3年;西班牙,法典在沒收自殺者財產的同時,還對同謀者施以懲罰。

雖然後來各種對於自殺者的懲罰法規陸續被廢除,但是主流文化依然認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自殺都是不道德的,要尊重生命。

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只是用這種方法來打碎點東西緣起救世主的主題。

總結:

一部《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三條人命,一個討論救世主文化的故事。

劉冰的死是利己型自殺,是極端個性化的一種。他只關心自己,以至於做出了敲詐之事,導致他與別人的聯繫進一步切斷,剩下的只有空虛和孤獨。為了逃避這一切,他選擇了自殺。

林雨峯的死是異常型自殺,因憤怒而死。林雨峯的性格過於極端,只有矛沒有盾。當一個人在某個階段滿足了自己的慾望,後來又突然遇到障礙,難以克服,尤其是這種障礙是他人引起的就會產生怒氣,以至於要發泄怒氣,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林雨峯是被憋死的。

芮小丹的死最複雜,混合了利他型自殺,以及滿足型自殺。有作為一個警察除暴安良的信仰,所以才會採取在情勢明顯不利的情況下動手。又有著其極端個性的一面,慾望極其簡單化,當來則來,當去則去,非常的反世俗化。

豆豆用打碎三個人的生命,緣起了一個關於救世主的文化討論。

本來就知道是自覺,一本書緣起這個話題是覺他。自覺是不知道什麼道理,已經如此在做。覺他是把道理呈現出現而已。

那個道理就是:這個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李撒歡 (文章首發)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