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北區敦化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館,濃濃的艾草香味撲面而來,中醫醫師姜肅正熟練地給市民王女士進行艾灸及中藥外敷治療。

  “我的腰不好,疼痛時輕時重,怕累、怕涼,吃西藥只能止一時之痛。這幾天在社區,姜醫生用中醫方法治療,病痛緩解了不少。我現在越來越喜歡老祖宗傳下來的國醫了。”王女士說。經過一個療程5次理療後,病痛好轉的王女士對中醫藥推崇備至。

  近年來,市北區衛生健康局秉持倡導全新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百姓就醫費用的理念,進一步強化社區醫療機構中的中醫藥服務比重,發揮中醫藥特長,爲轄區百姓打造“15分鐘中醫服務圈”。據市北區衛生健康局醫政科負責人趙榮介紹,目前全區有4所中醫院、6箇中醫門診部、64箇中醫診所、420個設立中醫科的醫療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療機構佔醫療機構總數的65%,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爲中醫藥服務網底,實現資源合理規劃配置,居民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一所開展中醫藥服務的醫療機構。

  中醫強調“治未病”,強調養生保健。據瞭解,去年,市北區立足“治未病”這一重心,進一步加大基層中醫藥服務力度,運用中藥、鍼灸、推拿、火罐、敷貼、刮痧等中醫藥治療方法防治疾病,並倡導應用中醫藥康復手段,結合現代理療方法,對中風後遺症、傷殘等疾病進行康復治療。基層中醫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量、中醫門診、中醫“三伏貼”人次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同時,積極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對全區老年居民和3歲以下兒童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實行“防、治、康”一體化中醫健康服務,2018年已爲全區老年居民和3歲以下兒童建立了中醫體質辨識檔案與提供服務9.76萬人次,讓羣衆從中醫服務中得到實惠。2018年,市北區成功創建“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先行區。

  此外,市北區還大力加強轄區醫療機構中醫藥內涵建設,錘鍊中醫優勢病種,挖掘民間中醫藥特色技術,建成了11家市級“國醫館”。市北新民生醫院等10家機構被評爲全區首批中醫養生館,市北漢經方診所中醫偏癱頸肩腰腿痛門診等6家機構被評爲中醫專病(專技)特色門診。“三字經推拿法”“中風偏癱頸肩腰腿痛治療法”、近乎失傳的“杜氏臟腑點穴”等列入其中,爲居民提供了“治未病”等多項中醫健康保健服務,深受廣大羣衆信賴。據悉,今年市北區還將繼續建設10箇中醫養生館和5個專病(專技)門診,讓中醫藥真正走入百姓家,成爲老百姓真正的健康守護者。 張常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