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车架说某某车架软,爬坡时泄力,求大神解答下


大多数人分不清「硬」和「颠」

也分不清什么是「泄力」,什么是「迟钝」

「软」的意思,有可能是舒适性好,也有可能是转向不灵活,也有可能是加速反应慢

舒适性好永远不是减分项

转向不灵活往往是有意为之,比如铁人车、耐力型车、古典赛车,通过几何设计让车辆操控趋向稳健

加速反应慢可能是有意为之(长后下叉,低五通)也可能是结构刚性不足

所以你说的软到底是哪个意思?

对了,

又颠又软的车架其实是存在的...而且很多

又舒服又硬的也是...


都是些没骑过的人说车架软。实际骑起来,功率不够一点都感觉不到


上面的回答已经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上给出了很专业的答案,不过就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所谓架子软,如果是材料本身有很大差异(顶级碳架vs普通钢架)能有明显感觉之外,同材料之间的所谓「软」,更多的就是心理作用,和玄学了~


软有挺多方面的。那些说骑不出来的估计都是推车选手吧。

先说车架吧。所谓软硬就是车架五通和后叉之间的刚性。

一般我们爬坡时候功率输出起码都是200 300w以上。用点力冲一下的起码都有500w以上。这种功率输出下很容易骑出车架软硬。那么问题来了,能感觉出软硬。具体能影响多少功率呢。这个我没做过严谨的对比测试。无法量化。

六七年前我和一广东省队的哥们骑车。那时候kung牌刚刚起步,给那哥们赞助了一台kung的车架其实也就是惠州某厂出的fm015。那哥们自己骑梅花的车架。那时候我刚刚工作很穷,就想买kung的车架。所以就问了下那哥们kung的车架如何。哥们原话这车架骑到40km/h以上,五通很软车不稳,影响到车走直线。

还有一个能非常直观看出车架软硬的办法,就是上直驱式骑行台。后叉固定,功率只要上200 300w,就能看见五通扭来扭去了。像什么梅花顶级车架踩到300w五通扭动都很小。一些入门碳车架,可以很明显看见五通扭来扭去。

实际上梅花顶级车架实际骑起来也是非常爽脆硬朗的。

至于为什么顶级车架有软有硬呢。那就涉及一个舒适度的问题,还有管型破风问题。例如刚性极强的梅花,舒适性很差。这就属于风格问题了。

还有一个能体现出车架软的,其实是轮子。有框体软硬,条幅材质,驱动角度 等问题。展开说就深了。没必要了。举个极端的例子以前的sram 和zipp出过一批铝轮。那个轮子驱动侧直拉。速度上35km/h。踩踏刚性软的想砸车。

简而言之,车架软硬一个合格的车手是很容易体会到的。至于多大影响,就不知道了。也没什么人做过实验。


车架软的感觉是由车身刚性导致的。

你踩踏下去的时候会导致车架形变,车架会吸收掉一部分你的力,从而感觉踩踏效率没有那么高。

最常见的车架软,是在你摇车或者爬坡的时候。

不只是车架软的说法,还有轮组软,前叉软,牙盘软,把组软,牙盘软。

如果你想看车架形变的样子,你可以站在自行车的一侧,捏住刹车,脚用力踩著踏板用力下压,会有感觉的。


呵呵,都是键盘骑手yy出来的,没有千瓦的大腿感觉不出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简单模式测试感受:捏死前后刹车踩一侧脚踏,半个身体重量上去就能看到车架变形程度了。

一般模式测试感受:平路40km开始加速,速度起来就能感受到。

困难模式测试感受:找几个不同牌子车架,保证其它配件相同,最好铝合金把组,然后测试冲刺和摇车,这时候软硬就很好区分了——车架形变。

以上钱两条不能单纯代表车架软硬,还有车圈辐条把组腕组甚至刹车等都会对你的感受起影响。

我们骑行除了对脚踏有垂直压力,还有水平向外的力,尤其冲刺和摇车时候明显,加上双手对车把的作用力,在速度快的时候,软硬感受其实挺明显的。


前面的回答已经说了软的原因,就是车架形变幅度大

我原来也对这个说法感到迷惑,能明白原理,没体会,后来骑多了,也碰到有骑友问这个问题,我就举了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体会:在水泥地上走路,地面的反馈是很直接的,硬...在塑胶跑道上走,踩下去能感觉到有一点点弹性,地面会下陷一点,软...大概就是这样的感受,车架再软也都是有一定刚性的,体验比较微妙,毕竟输出也不是很强大

希望有帮助


所有的材料在受力过程中都会产生形变,涉及到车架刚性(stiffness)一般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材料本身的特性,也就是弹性模量。另外一个和车架设计有关,车架的截面二次矩直接影响到车架的扭转刚性(torsional stiffness)。

所谓的车架软,也就是车架在受力下形变过大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方面可能是车架材料的问题,也可能是车架管型,车架几何上的问题。



穿上锁鞋,暴力加速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车架的软硬。我基本就是下坡,然后加速摇车(切勿模仿)。速度到达50+,你就能感受到,车架软硬。碳刀起码35+的速度才有效果,侧风一大也是让人慌的不行。


就是你肌肉发的力不能直接传导到飞轮上,在这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力量,其中车架材质,结构,牙盘,链条,中轴和花鼓都是影响它的因素之一。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踩踏的时候,车架会有形变,形变数越大,脚感越软,会泄力。架子越硬形变数越小,踩踏效率越高。


小工厂、假碳假材料。

强度不够


如果穿锁鞋摇车冲刺,应该很容易能分辨。

摇车的时候全身都在用力,基本是这样,右脚向下踩踏,左脚向上提拉,右手向上拽,左手向下压,然后转换到另一边,方向反过来。当你最大输出的时候,就像要把车反复拧巴一样。入门级的铝架,会跟不上你踩踏的频率,有一种甩来甩去的感觉,节奏很快就乱了。中高端的碳架,车子是一个整体。

当然这是整车的感受,实际上还要分五通,把组,曲柄,轮组。


一开始骑的没感觉,现在骑普通铝架爬坡的时候我觉得有点软了。但是不想换普通碳架,还是攒钱换顶级 次顶级的碳架吧。


发力直不直接加速灵不灵敏之类

实际上很好感觉出来的,毕竟我一个初三的小朋友也不会有多高的功率是不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拿一个神车和一台顶级踩两脚你就知道感觉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