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可惜我非常喜歡的一個非常市井非常世俗非常片面非常極端非常深意的問題沒有非常好的回答可以看;但是這些點贊數並不高的答案裏看到了很多好東西。

倒是非常贊同「所謂的阿拉伯世界穆斯林反美」只是喊空口號而已,只不過對其中的穆斯林的定義有質疑,所指到底是虔誠的教徒,還是指被迫信教的民眾。

縱觀整個中東局勢,很多人把自己的視線侷限在當下的近幾十年內的各種戰亂之下。但是,中東這片連接歐亞的神奇大陸,恐怕是幾十年的戰亂所難以概括的。

想寫此文章由來確實久矣,由我有限的歷史知識和實時知識以及個人淺薄觀點來侃侃中東局勢。

注意:本文全憑作者的記憶寫的,史料如果帶有個人色彩或者不實,請見諒。

文章帶有個人感情色彩,如有需要自動忽視部分內容。

分割線----------------------------------------------------------------------------------------

我會把如今的中東亂局分為幾個原因(成百上千個原因裡面的其中幾個):

1.宗教,宗教不僅僅侷限於伊斯蘭教,更包括猶太教和基督教

2.巴以衝突

3.冷戰中的美蘇較量,或者意識形態的較量

我把第一個原因和第二個原因合併起來,因為他們確實息息相關

( 背景資料:

太古時期的事不講,從猶太人公元前722年亡國開始,猶太人的苦難確實是在世界各個民族中少有的,

被流亡各地,北上歐洲,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二戰又被種族滅絕政策迫害,流亡美國,東亞等地。直到二戰結束,聯合國投票建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聯合國投票建立的國家--以色列。而猶太人與穆斯林的恩怨也就此爆發。

聯合國給猶太人建國,問猶太人想去哪,猶太人心裡大概只有一個地方,當年我們從(當時的巴勒斯坦)被趕出來,如今我們想回去,儘管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不同意,但是美蘇點頭了,於是在巴勒斯坦劃了幾塊分散的地方給他們。依我看這也是所謂的美帝的「大棋」,本來這兩個民族就天大的恩怨,還劃分幾個零零散散的地方給他們,分明就是讓他們直接把巴勒斯坦直接佔下來好了,這樣一來猶太人有了國家而來美國在中東多了一個死忠,美國陣營又壯大,賺了。

當時的猶太人,很多都在美國,雖然猶太人是這樣一個流亡的民族,但是當大家要建國的時候,還是體現了很團結的一面,引用矮大緊的話「很多猶太人直接開著戰鬥機從美國飛去以色列打仗」。

經過四次中東戰爭,和黎巴嫩戰爭(所謂的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最終獲得了如今的土地,還有千千萬萬爭端的起源---三教聖城耶路撒冷

這五次中東戰爭背後彷彿是美蘇之間的又一較量,畢竟以猶太人的人口,是不足以對抗整個阿拉伯國家的,美國對以色列的幫助,蘇聯對阿拉伯世界的幫助,為這場紛爭加戲不少。

回到耶路撒冷這個三教聖城,也為中東亂局的宗教原因貢獻了不少,從穆罕默德開始傳教到拜占庭帝國一直到十字軍東徵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伊斯蘭這個本土宗教早已在阿拉伯深深紮根,其對這片土地的影響,恐怕是佔到了這三個原因的五成有餘。

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三教聖城。但是我覺得分三個有點勉強,畢竟猶太教雖然理論上與基督教是不同的宗教,但是畢竟基督教是從猶太教分化出來了(分化,不是分支,跟細胞分化一樣,雖然是由同一細胞分裂出來的,但是複製不同的DNA,後面形成了不一樣的蛋白質,生長為不一樣的器官),他們有同一個上帝,聖經也如出一轍(猶太教的聖經只有舊約,基督教的聖經舊約新約在一起)當然這是題外話(一定意義上也奠定了猶太人跟美國人意識形態一樣的基調?),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的意義好像是穆罕默德當時是在耶路撒冷講學的,對猶太教和基督教的意義應該是耶穌從十字架解救下來就躺在耶路撒冷某塊石頭上。總之就是有一定意義,我對這三個宗教的瞭解十分淺薄。

但是中心思想就是,耶路撒冷對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都有非凡的意義,所以猶太人拼了老命搶這個地方,雖然這個地方現在是在以色列的控制下,但是實際上還是爭議領土。或許未來還會造成更多的紛爭,但是,且行且珍惜吧,畢竟是一塊寶地,很多文化瑰寶。

【插播一點個人看法,打仗歸打仗,但是在慕尼黑奧運會上殘殺11名以色列運動員和教練,還真只有極端宗教分子幹得出來。】

說到這裡基本上第一個原因涉及了一點點(1%?),宗教對中東亂局造成的問題說起來可以說幾天幾夜幾萬字不夠啊,伊朗的伊斯蘭革命,isis等等等等。但是究其根本,難道都真的只是為了宗教嗎?還是利用宗教去獨裁和奪取權利?這個我們無從知曉。我也不敢亂下結論。

第二個原因快說完了,還有一點點原因就是很宏觀很片面的,比如以色列支持LGBT羣體,穆斯林反同,以及虔誠穆斯林反對異教徒等等等不單純的是以色列的問題,是非常淺層的原因,算是其他幾個原因的子集,就不細細在以色列的原因版塊裡面講,放在宗教原因裏。

第三個原因其實我也覺得跟第一第二尤其是第二個原因息息相關,通過一些史實一一闡述和論證我的觀點吧。

美蘇冷戰,蘇聯在中東的陣營基本上不用特別去記,他們有兩個共性,1.獨裁2.與美國為敵的國家。美國在中東的陣營有以色列和土耳其毋庸置疑了,這兩個中東土地上最西方化的國家。

【但我覺得以色列放中東還真是違和,畢竟關注時事的人,一提起中東肯定不會跟以色列關聯起來,這個現象其實挺有趣的,我片面的看法是,1.中東本身因為戰亂相對貧窮落後,但是以色列人均GDP三萬多美金,那麼多先進的發明(畢竟是個智商高的民族,還有美國無數的援助和支持),各國都依賴著以色列,肯定不會交惡的,大家對以色列的態度都是蠻友好的,新聞也不怎麼播,沒存在感的話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印象或者偏見。2.美國有全世界近二分之一的猶太人,猶太人在美打拚這麼多年,基本上已經滲透到了方方面面的上流社會,好萊塢八大製片全是猶太人的,美國四大電視臺三個是猶太人的,就CNN不是,美國主流報紙華盛頓郵報什麼的也全是猶太人的,基本上是控制了媒體,猶太人打阿拉伯不怎麼播,阿拉伯打以色列肯定是鋪天蓋地大新聞,畢竟媒體是自家的。啥?還有什麼有名的猶太人?什麼巴菲特啦,馬克扎克伯格啦斯皮爾伯格之類的。】

回到冷戰的論證,其實巴以衝突算得上是冷戰的一部分,畢竟整個阿拉伯都想打死以色列,猶太人智商再高也打不過這幾億人啊,若是沒有美國撐腰,以色列恐怕早就不復存在。期間因為蘇聯站阿拉伯陣營,也算得上是兩個陣營的對抗,只不過美蘇並沒有真的動手去打,就站個隊捐點援助而已。

冷戰對中東戰亂的影響有三個典型例子可以舉,

一是阿富汗,看到這個詞別激動啊,別急著反駁我美軍是911之後才進駐阿富汗抓拉登的,那時候已經沒蘇聯了,首先現在不也沒蘇聯嗎現在不也在二次冷戰嗎?冷戰哪裡要蘇聯,一個putin就夠了。二是,我要說的並不是美軍去阿富汗打拉登,而是發生在1975年的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史料。知道這個戰爭的人不多,想了解可以去看《燦爛千陽》和《放風箏的人》。我就直接引用維基的話就是「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即支持激進的政黨如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加緊使阿富汗在經濟上依賴蘇聯,反對同中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總結就是蘇聯為了扶持親蘇政權打了十年阿富汗。這也被認為是蘇聯歷史上最錯誤的外交政策之一。

從此阿富汗就戰亂不斷,後來有了基地組織,然後有了拉登,然後911,然後美軍進阿富汗打拉登,然後阿富汗雪上加霜。

阿富汗的戰亂到底是冷戰導致的,還是其國內的各種意識形態矛盾造成了,我想都有,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聯繫到了一個原因--宗教。

第二個例子是伊朗。上世紀70年代後期霍梅尼為首的什葉派推翻了原來的君主立憲制的政體,成立了政教合一神權性質的如今的伊朗。原來的君主立憲制(沙阿政權)是十分西方化的,不允許婦女戴頭巾(暴力不允許),維護女性的權益(有個別人認為伊斯蘭世界把婦女當為二等公民),也就是所謂的白色革命,但是這場革命因為分土地沙阿失去了原來的支持者,大家就擁護霍梅尼上臺,(跟某些人一樣因為某些決策失去原來的上層社會的支持最後逃到島上去)霍梅尼獨裁至今,強制婦女戴頭巾,強制信伊斯蘭教,反對婦女權益。霍梅尼是蘇聯隊的,美國當然也是二話不說對伊朗進行經濟封鎖,造成了伊朗經濟的不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也是挺「特殊」的國家,伊朗是波斯人,還是有點辨識度的,(波斯王子?一千零一夜?)伊拉克的辨識度的話,我想應該是「古巴比倫人的後代」,土耳其的辨識度的話,我想應該是突厥後人,奧斯曼土耳其。

還值得注意的是,伊朗跟沙特也是世仇,世界上一共有四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這兩都是(其他兩個基本上很難算國家,梵蒂岡和馬其他騎士團),伊朗是什葉派掌權,沙特是遜尼派老大(伊斯蘭主要就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絕大部分,什葉派佔百分之十幾,兩方都認為自己是穆罕默德後人),什葉派和遜尼派不共戴天之仇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也許是都認為自己纔是穆罕默德後人這麼簡單,也許可以寫一個幾十萬字的論文。

第三個例子是伊拉克,

這個例子跟第三個例子有點交叉,先是阿拉伯復興黨推翻原來的政權,早期使伊拉克經濟騰飛,後來伊朗的伊斯蘭革命成功,什葉派奪取政權,於是伊拉克的什葉派躍躍欲試,薩達姆怕被奪取政權,開始獨裁,並與伊朗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美國當然是援助薩達姆,蘇聯援助伊朗,打到後面薩達姆越來越厲害美國有點怕就開始援助伊朗,最後打著打著就停戰了。打完兩伊戰爭伊拉克經濟崩盤了,恰好旁邊的國家科威特賣石油賺很多,伊拉克本來就是靠賣石油賺點錢現在科威特搶了生意還讓油價跌了,伊拉克面臨經濟難題,於是伊拉克警告科威特,科威特不聽,於是就直接把坦克開到科威特去,想吞併科威特,後來引用維基百科原話是,「以美國為首的由34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和伊拉克之間發生的一場局部戰爭。」打完之後伊拉克經濟越來越不行,加上薩達姆獨裁,每況愈下。

後來美國又跑來拉陣營,可是薩達姆不屈服美國,美國直接進軍伊拉克,至今。

說了這麼多,「似乎」是有點跑題,因為這些好像只是分析中東亂局的原因,並沒有論證,穆斯林為什麼反美。

在這裡額外提出一個疑問,因為穆斯林是個很大的羣體,中國有,中東有,東南亞有,全世界都有,但是表面上看貌似人們認為的「與美國不友好」的穆斯林好像多指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我就假設題主說的是阿拉伯世界的穆斯林(澄清阿拉伯世界跟伊斯蘭世界的區別,阿拉伯世界是說阿拉伯語的國家,伊斯蘭世界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東南亞多國信奉伊斯蘭教但是不說阿拉伯語,所以伊斯蘭世界跟阿拉伯世界是交集)

進入正題,首先「穆斯林為什麼反美」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帶有個人色彩的觀點,並不是一個客觀的歷史或者時事問題,那我就沿著這個具有個人色彩的問題出發闡述我的觀點。表面上列舉這麼多「分析中東亂局的原因"是累贅的,但是,這是為我的觀點進行背景鋪墊和陳述論據。

阿拉伯穆斯林反美肯定是因為這三個原因美國都佔了啊,一美國信基督這點沒什麼異議吧畢竟獨立宣言都能扯到上帝五十多個美國總統除了一個信羅馬東正教其他全信新教,這兩都是基督教的分支,所以美國算是個「異教徒」二美國支持以色列三美蘇美蘇冷戰最得勁的那肯定是美帝啊三個都佔了不反你反誰

注意,上面那段話僅僅是一個玩笑,下面纔是我的論點

其實這三個原因,或者說各方所說的那千千萬萬的原因,最終都可以融合為一個,也可以用一個東西解釋,那就是兩種意識形態的不同。

美國是西方普世價值的代表。

阿拉伯世界裡有的人嚮往宗教統治,有的人嚮往獨裁統治,有的人偏向於西方的世俗普世價值觀。這就導致了獨裁政權與民主的衝突。

敘利亞,利比亞等等等等無數的處在戰亂的中東國家,如出一轍的是由於一些民間組織起義所引發的內戰。這些民間武裝組織有的是為了推翻獨裁,建立民主政權。這恰恰是兩種意識形態的碰撞。說一句十分事不關己不負責任的話,還沒有哪個國家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流血的。(這裡所說的」民主「,基本上是指西方普世價值觀下所謂的民主)

不同的意識形態有不同的對於民主的定義。

不同的人對民主也有不同的定義,每個人都有追求符合自己理想的意識形態的權利,因為還沒有哪個人的分量大到足以全盤否認任何事物。有的社會需要一個堅硬的政權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有的社會已經沒有了強硬的實力,有的社會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相對完美的適合自己的意識形態,每個社會發展到今天形成他自己的樣子是由歷史上每一件事情雕刻成現在的樣子的,也是最適合他的樣子,絕對有他存在的道理,他的好與壞,全是因為歷史長河中林林總總各色事件所形成的今天的局面。

我也相信每個國家都有適合自己的意識形態,並沒有絕對的好壞,甚至不同的時期也可以有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意識形態。我說句十分外行的話,只要左派右派都有說話的分量,這個國家就夠民主。

一個小班級裏可以有激進的人也可以有溫和的人,一個政黨裏有積極改革的人,有保守的人,一個國家有激進的政黨,有保守的政黨,這個世界有兩個陣營,一個是世俗陣營,一個是xx陣營。只要是存在於這個世界,無論是一個黨派,還是同一個國家,一片大陸,一個地球,永遠有人站左派有人站右派,慶幸有左有右,因為失去任何一方,那個國家離滅亡就不遠了。

由此,

如果是虔誠的穆斯林,阿拉伯世界穆斯林反美是成立的;

如果是被迫成為穆斯林的,阿拉伯世界穆斯林反美是不成立的。畢竟一個人有50%的幾率是男人50%幾率是女人,也有一定的幾率是右派,一定的幾率是左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