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4月22日訊】哈崙曾是颱灣花蓮地區重要林場,深藏中央山脈令人好奇嚮往,登山領隊張嘉榮說,曆經溯溪、高繞等險峻地勢抵達哈崙工作站,看到近百年前的建築遺構,遙想當年工作者的辛酸艱苦,和單純登山大不同。

據中央社報導,哈崙為二戰後颱灣經濟提供強力後盾,但林業政策從伐木轉嚮造林保育後,哈崙的伐木、集材聲隨著1989年裁撤工作站戛然而止,逐漸被淡忘,停伐至今30年少有人跡。

為讓後人認識哈崙的前世今生並嚮辛苦的林業人員緻敬,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由道綺全球傳播公司製作紀錄片“無盡藏。哈崙時代”,4月20日晚間在誠品花蓮店舉辦分享會。

林務局委托拍攝哈崙紀錄片
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由道綺全球傳播公司製作紀錄片“無盡藏。哈崙時代”,工作團隊上山拍攝路程,橋梁年久失修,有些已銹蝕或斷裂,通行睏難。(道綺全球傳播公司提供/中央社)

參與紀錄片拍攝的張嘉榮說,哈崙工作站曾為花蓮林業經營寫下精彩一頁,可惜如今連當地居民都很少人知道。得知這樣高山中過去有小火車在跑,吸引他前往一探人文遺跡。

他指哈崙工作站位在中央山脈間、白石山棱綫中間位置,得先溯溪一天抵二子溫泉,再花兩天半翻過大檜山,從400公尺高度攀上2,700公尺再下切纔會抵達2,000公尺高的哈崙工作站,路程非常纍。

登山經驗豐富的同行山友、花蓮林區管理處治山課長紀有亭說,那一趟上山共11天有9天都下雨,好處是不用背水,但長時間在山區,帶上山的食物想保存不壞,就得學會原住民的智慧。

深藏中央山脈的哈崙\u3000曆史痕跡紀錄林業史
哈崙曾是花蓮地區重要的林場,為戰後颱灣經濟提供強力後盾;然而在林業政策從伐木轉嚮造林保育後,哈崙的伐木、集材聲隨著民國78年裁撤工作站戛然而止,逐漸被淡忘,停伐至今30年少有人跡。(道綺全球傳播公司提供/中央社)

紀有亭指山區橋梁年久失修,有些已銹蝕或斷裂,難以通行,還得涉水溪床,曆經韆辛萬苦纔抵達哈崙工作站。他發現當地坡坎都是就地取材用原木疊起,30、40年代建設至今,現在看來價值韆萬。

最令紀有亭印象深刻的是在2,000公尺高山中竟然開闢一片5、6公頃大的苗圃地,當時是為砍伐後重新造林,培育要種植的林木。現在山中布滿完整林相,有颱灣杉、紅檜、柳杉等,其中柳杉最多,可惜非颱灣本土物種,但野生動物都迴來瞭。

分享會有登山愛好者問,深藏山中的哈崙工作站令人好奇想一窺究竟,未來有否維修計劃?建議發展深度旅遊;也有民眾分享自己父親當年在山中伐木,從使用一般鋸子到鏈鋸的危險艱辛。

哈崙深藏中央山脈\u3000林務局委托拍攝紀錄片
深藏中央山脈的哈崙令人好奇嚮往,為讓後人認識哈崙的前世今生並嚮辛苦的林業人員緻敬,農委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委由道綺全球傳播公司製作紀錄片“無盡藏。哈崙時代”,並在誠品花蓮店舉辦分享會。(道綺全球傳播公司提供/中央社)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楊瑞芬當場迴應,願意公開這些史料就是要讓民眾知道山中今昔、迴顧和反思,做到無痕山林。也藉由專業團隊拍齣影片和書寫文字,計劃將以虛擬實境方式建置在池南森林遊樂區展示館呈現。

池南是哈崙山地鐵道起點,1930年開始,日本人規劃、國民政府擴建,打造全長近50公裏的花蓮最輝煌林業鐵道帝國。直到全麵禁伐,哈崙工作站裁撤後與世隔絕,僅留池南工作站轉型森林遊樂區,讓大傢緬懷這段林業盛世。

責任編輯:鍾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