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掉作者本人嚴重「大漢族沙文主義」傾向,本書在整個清朝滅亡十年間的大背景如國際情勢、省籍恩怨以及革命黨活動或清廷應對等都介紹的十分周全。

作者將精力集中書寫於1900~1912年間發生的事,不只寫革命黨,也顧及改革黨、立憲派;不專寫漢人,亦述及旗人,書寫地域更橫跨南北東西;他們之中,無論南人北人、滿漢皇族,乃至於販夫走卒,之中懷有理想抱負者,亦不乏投機僥倖者...在大時代的芸芸眾生,仍與今時今日的我們相去不遠。

辛亥之後,惟有實力能終結中原亂象的唯有坐擁北洋軍的袁世凱,歷史課本往往以袁氏「洪憲帝制」譏笑、醜化這位歷史人物,但1911年群龍無首、各據山頭的中原勢力,不獨革命黨人士、包含西方列強,只有這位軍事強人才是「眾望所歸」登上大位的人物,而斷非孫中山。

另外我想提的是,此時的台灣已屬日本統治,1911年仍是明治天皇在位時期。
該年是明治44年,45年則是這位名為睦仁的天皇生命最後一年;對當時的台灣人言,1912年是台灣正要迎接社會運動開始蓬勃活絡的大正民主時代

而彼岸的中國,則邁入為期十多年軍閥混戰的戰爭歲月,屍橫遍野、民不聊生,當時的台灣人民卻是幸福許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