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理解里是把 听歌软体、作歌软体、剪辑器之类的都归为音乐软体。听歌的app ,是喜欢这个软体才去下载,音乐制作软体的话都是用到或者准备用到才去下载。还有可以玩游戏的音乐软体一般是找灵感的时候会去下载。


听泰勒的歌要钱,我就开通了apple music,一个月5块钱


在版权大战之前我一直使用网易云,关注了许多独立音乐人和乐队,但不是只有这些

后来越来越多和歌名变成了灰色,好多亮著的歌名我不能听,还要开会员

总结一下,就是为了听更多的歌不得已才下


会因为很喜欢的音乐人版权没了

会因为自己很喜欢的歌版权没了

主要是歌一没人一没就会去下新的音乐软体找


谢邀

记得初高中时很多人用酷狗和酷我,印象很深的是初中每次打开酷狗时伴随著那句「哈喽,酷狗」,然后班级的人很多都会跟著说一句「哈喽,黑米」,原因是当时流行《爸爸去哪儿》,石头总叫kimi黑米,我们全班一起看过。

具体为什么,我也不明白。就像小时候全国各地的小学生虽然都不认识,却无师自通地会跳同样的皮筋,玩一样的游戏,就像一些顺口溜都一样。

酷狗音乐里会有歌手海报,以及音译,这个是我比较喜欢的。

酷我音乐比较简洁明了,和酷狗有点相似。

再后来就是网易云,第一次接触是因为高三时赵雷上歌手时《成都》大火,我右边的同学让我看网易云上点赞最高的那个评论,当时读完后有些感慨。

她告诉我网易云上最大的特点是评论。

放一张那首歌的评论吧

当时就几千点赞,现在已经七十多万了。

不过我始终记得那个云友的名字是不穿裤子的云。

然后就入了网易云的坑,一去不复返,现在也没卸载过。

我手机里最多的时候有三个音乐软体,酷狗,QQ,网易云。

不过有时候觉得太占空间,而且来回换著听麻烦。

后来就成了网易云专属,如果非常喜欢的歌,但是在网易听不了,这时候又成了两个音乐软体互换了。

虽然网易有很多歌因为版权问题听不了,不过我已经熟悉了里面的功能,也养成了听歌必看评论的习惯。

总结一下吧,假如这些音乐软体综合下,页面简洁大方,有版权有评论特色,而且对音乐人友好,那就完美了。

不过,现在还是双管齐下吧。


有两次,一次是周杰伦的歌全部下了就下载个qq,还有一次JonyJ的歌也下了,就在下载了HUAWEI音乐播放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