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長沙的楊女士今年26歲,從青春期開始的十多年裏,“大姨媽”就總跟自己“來往”很密切,每月的月經期最短也有20天,由於生理期出血量大,曾還出現過貧血休克的狀況。

“我之前出門都一定要化妝,不然一臉慘白,怕嚇着別人……”楊女士被“大姨媽”困擾着很多年,她一直很消瘦膚色也很慘白。出血量大的時候,一天24小時需要用10來片衛生巾。

“一個週期的月經量達到近千毫升,比正常女性的三倍還要多。”楊女士說,一年365天的時間裏,她有200天都在月經週期,最嚴重的一次,因爲出血量實在太多,出現了失血性休克,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輸血才緩過神來。

楊女士說,爲了治療自己的“月經病”,進醫院成了一件家常便飯的事情。在長沙陽光醫院生殖健康門診,主治醫師吳銀娥說,楊女士的這種情況是典型的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這是一種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內分泌功能失調引起的病變,以月經失調爲特徵的異常子宮出血,且無排卵導致女性出現不孕症。

吳銀娥醫生介紹,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一般都是後天造成的,很多青春期月經來潮的女性,不注意經期保護,通宵熬夜、不健康飲食等情況都是引發這一疾病的元兇。而久而久之,會因爲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造成子宮內膜增生,一個健康光滑的子宮就如同“絲瓜瓤子”般了。幸運的是,楊女士通過近一年時間的內分泌治療,現在治好了困擾她多年的“月經病”,還生育了一對聰明可愛的雙胞胎。

醫生提醒,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治療的首要目的是止血,避免因大量失血造成貧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處於青春期的少女日常作息要規律,不要做“夜貓子”,不要熬夜上網打遊戲,要儘量避免因生活無規律、過速疲勞而致內分泌紊亂。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趙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