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上一直是以农业大国所著称,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让我们对这个方面及其重视。认为只有农业发达,人民吃饱饭,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因此我国的农业水平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气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存在极为严重的限制,农民们都是靠天吃饭的,如果老天作美,雨水充沛,那么今年的收成就会好,老百姓可以过一个丰收年,反之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对农民的打击那就是致命的。

  从古到今,我国经历过许多次特大型的灾害,每次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唐朝唐太宗年间,山西等华中地区受到了蝗虫的侵害,它们专吃粮食,飞过之处没有绿色,大片区域被黄色覆盖,景象惨烈。虫灾过后,人们只能吃剩下的树皮和草根,那一年因为饥饿而死的人数不胜数。

  后来人们研究发现史书中其实有记载,蝗虫是可以食用的。尤其是油炸蝗虫,那味道真是一个绝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宁愿吃树皮或者被饿死也不愿吃蝗虫呢?

  这是因为蝗虫个头太大,而且飞行速度非常之迅速,老百姓没有办法轻易地抓住它们,就算抓住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敢吃这东西的,因为那时候的油可不是现在这么普遍。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有很多地主或者自己家里有地的农民都会在平时积攒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备用粮食吃完了,蝗虫也全部飞走了,想吃也吃不到了。而在封建统治下的群众心里,蝗虫是上天派来惩戒自己的,能做的当然只有祈求和祷告,又怎么敢吃食用些蝗虫呢。

  当蝗虫褪去,民众们便会认为是在位者勤勉执政,上苍才收回了惩罚,因此也更拥护在位的帝王。但如果蝗灾长时间不散去,百姓为了饱腹被迫推翻政权,那毁灭的就是整个王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