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 Visitor System 看完之后感触很多 所以发布这条问题 希望大佬们能发布一下自己的见解


看完有点不舒服。

当一个国家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天灾人祸社会问题的爆发都会激发网民强烈的社会关怀,对社会问题频频发声,表达观点。我们的新媒体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让各阶层在此表情达意,情感宣泄,思想碰撞,迅速发酵…

这个平台门槛低,操作简单,互动性强,传播更新速度快,无疑为舆论的传播提供了顺风车。

而影像具有浅显性与多义性,同样的画面但解说词不同或者取景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含义。当路人看到老板娘将摊贩的秤摔在地上,激起了愤怒与同情心再断章取义的画面放到网路上传播,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在这种在网路舆论当中,网民对一事件的观点会有明显的褒贬之分,这些流行的观点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引导著舆论的导向。而其它网友在看到这些舆论评论后,就会开始进行「是非分辨」的思考,往往都会被先入为主的,已经形成一定流派的舆论导向所影响,从而引导网民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错的。

但有的时候眼见并不为实。

网路舆论最大的功能就在于它为网民提供了表情达意的意见通道。

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并不全是客观事实,很大一部分是媒体传播者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我们展示的信息。

对此,我们一方面需要相关的网站完善其内部管理与审核制度,认真分析网民所发消息的优劣与虚假,有原则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对一些可能对社会或网民带来极大影响的不确定消息要谨慎发布,防止因错发信息带来的恐慌与骚丵乱。另一方面广大的网民需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与知识层次,有鉴别性有选择性的发布信息或读取信息。祝好。
我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因为不亲眼见证都不知道事实。拿这个视频来说,一旦又反转说最后老板娘都是演的其实就是想洗白呢?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狄仁杰,我们只是元芳,有自己的看法没什么问题。问题是看法应不应该转化为行动力?或者说应该为了不作恶而不行善,还是为了行善可以作恶。在法律不健全的国家这是很多网民每天都要面临的选择。有些幼儿园出问题了,官方说没啥问题,我们该不该把孩子继续送到那里?该不该联合抵制?如果没有问题大家抵制了,那是不是和这个视频一样了?如果有问题,大家没抵制,那就成了因为不能妄下判断作恶而不行善。这种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觉得都没有问题,只要建立在深思熟虑之后就可以了


概念偷换,隔靴搔痒。
看了好久看不懂标题。。。能把初中语文基础学好再来讨论大道理么╮(─▽─)╭
当时看到这个广告时,觉得是一碗很老套的鸡汤。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又重新看了一遍。就不说广告整片想表达的主题思想了。说的偏一点,做人做事还是需要我们讲究点方式方法的。如果我是里头的承租方,即使知道包租婆可能是好意的,但是这种恶声恶气的方式可能也会让我有点不舒服

因为网路舆论不需要负责任。

用户看到的只是发布者让你看到的内容(正如新闻报道的内容只是记者让你看到的内容),没有上帝视角,根据零散的片段去批评别人,而发言的人因为不会被追究责任、不需要看到长相,言语放肆,而言语又有传染性,容易形成舆论风暴。

人人都有言论自由,但是不能用你的自由去毁灭别人。希望大家更多去关注背后的真相


过好自己就好了呀…不要评论别人的生活…你不明白,你不了解,你也不懂…


感想是别急著喷,先想想再评论
广告说得很对啊!反思下自己,好像很多时候也过于相信一面之辞了。所以遇上热点事件,多收集一点可靠的多方信息,小心求证,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急于表态。
感想没有,共鸣就有一点.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所看到的样子。不要人云亦云。不传谣 不造谣 不信谣。做一个文明网民。在事实没有出现之前不要过激评论。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