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道廣西人

絕不會輕易在廣西之外的地域

喫米粉

而一個外地人

只有來到廣西後

才會發現之前喫過的桂林米粉是假的

至於那些到處嚷嚷是螺螄粉死忠粉

卻只喫過某寶爆款螺螄粉的人

不好意思 你真不算合格的喫貨

所以呀

本廣西人告訴你

要喫正宗的桂林米粉、螺螄粉還是

得到廣西來

如此你纔能夠知道什麼叫

「嗜粉如命」

你會發現

廣西人的一天基本是

從一碗米粉開始的

有時候不知道喫什麼

就三餐都喫粉

廣西人認為「喫」對於「粉」來說不夠形象,於是把「喫粉」叫「嗦粉」,因為用筷子夾起一啜,「呲溜」一聲吸進嘴裡,那叫一個爽,所以用一個「嗦」字把喫粉時的嘴部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

據廣西米粉博物館的不完全統計

僅南寧一地

鮮濕米粉的年產量就超過1億公斤

按每碗米粉3兩計算

南寧每年能賣出6億多碗

請問,這能繞地球幾圈?

另一個不完全統計

廣西人已經製造出了24種米粉

並且還附帶著很多衍生品

米粉種類多到

即使一日三餐變換著花樣輪流喫

也能一週不重樣

那麼今天我們就拿

之前在微博被陳坤等明星轉發過的

「廣西粉路圖」

分別來好好認識認識它們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全國的認知度都很廣,它的來由也是眾說紛紜,流傳甚廣的說法是:秦始皇徵南越時北方士兵因為想念麵條,所以才發明瞭米粉;可靠的文獻記載是來自於清道光年間,出現了「滷水」二字,一位曾在山西平遙做官的桂林人,回桂後用平遙鹵牛肉的方法,加入本地香料——八角、桂皮等製作出的滷水格外香甜,與米粉拌和,風靡至今。

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關鍵在於滷水,除了一般滷水用到的八角、花椒、肉蔻等,桂林米粉的滷水中還加入了數十種中藥材一起熬煮,再小的米粉店都有獨家祕方,也成了他們市場競爭的籌碼。

其實桂林米粉的種類很多:滷菜粉、湯粉、馬肉粉、牛腩粉等等。漸漸滷菜粉變成主流,成了桂林米粉的代名詞。因此在桂林,米粉通常都是幹撈的,本地人最愛加的料是鍋燒肉(炸得金黃酥脆的豬下巴)和鹵牛肉,酸筍豆角酥黃豆就是想喫多少加多少了(反正不要錢,就看你要不要臉能不能承受店主的眼光啦)。

▲金黃酥脆的鍋燒肉

▲免費自助加料區

雖然如今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桂林米粉的招牌,但是在外地開店的卻鮮有桂林人,因為真正的桂林人是無法忍受放了滷水的米粉再加滿滿一碗湯的。畢竟,離開廣西的桂林米粉,粉不香、鹵不厚,像是丟了魂。

想知道哪些店的米粉正宗,請看:

你喫的桂林米粉,可能都是假的...

盤點本地人不願告訴遊客的桂林20個「打卡聖地」

柳州螺螄粉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全世界都在喫螺螄粉,且越來越多人陷入了「對那股奇臭味越喫越上癮」的迷思中,使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美食大網紅。

螺螄粉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初街邊的螺螄攤,一般這樣的小攤會兼賣米粉,將螺螄、小茴香、砂仁、蔥姜蒜和豬腿骨一起熬煮成濃湯,湯色清澈,鮮味濃烈,澆在泡過的幹米粉上就是螺螄粉的雛形。

一碗正宗的螺獅粉是看不見螺螄的,但湯卻需要上千顆螺螄、經過7道工序熬製成而成;米粉用的是泡發的幹米粉,韌勁十足;再澆蓋上炸腐竹、花生、木耳等十餘種配料,其中「臭味」來源--酸筍是必不可少的,它提供了螺螄粉那份銷魂的味道。

靠著這份獨特「香味」,螺螄粉成為中國粉界頂流,名氣走出中國沖向世界。嘗一口,酸、辣、鮮、燙頓時在口裡交融,爽到飛起!

來柳州街頭嗦碗螺螄粉吧,以往的袋裝螺螄粉就成了將就。

南寧老友粉

老友粉作為南寧本土特色美食,於2007年入選南寧公佈的首批2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最大的特點是夏天喫開胃,冬天喫驅寒。

老友粉的製作方法看似簡單:大火爆炒蒜米、豆豉、薑絲、辣椒,加入醃製好的(豬/牛)肉類炒至變色,再放一把酸筍絲爆炒,澆上幾勺湯頭後,倒入扁粉翻燙幾秒,撈起即可。

但對火候和湯底的要求都極高,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力,加上現炒現賣的,這也是為什麼如此美味的食物至今還無法如螺螄粉一般聞名各地的原因之一。

更多關於南寧和老友粉的介紹,請看:如果沒有桂林,你會不會早點喜歡我

蒲廟生榨粉

生榨米粉以軟、滑、香,還有與眾不同的微酸而聞名。最早源自南寧市邕寧區的蒲廟鎮。

米粉必須要現場壓榨而成,制好的粉膏放入圓筒,利用器具將粉膏從幾十個密密麻麻的小洞裏壓出,變成根根粗細均勻的圓粉,直接落入下方滾燙的大湯鍋裏燙煮。幾分鐘後撈起來,淋上肉末醬、碎青菜、豆皮、花生,即可食用。

生榨米粉有一種獨特的「臭餿」味,第一次聞可能會不喜歡,其實,這種」餿味」主要來自加工米粉時,大米經過2至3天的溫水浸泡發酵所產生的淡淡酸味,有這股「微酸味」,那才正宗。

南寧捲筒粉

捲筒粉雖並非廣西本土小喫,有人說引自越南,也有人說它傳於廣州,但在廣西紮下根來後慢慢就融入了本土的東西,做法、使用材料、配料已自成一派。

調味汁也是捲筒粉好不好喫的關鍵,黃皮醬、番茄醬、辣椒醬、醬油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南寧燒鴨粉

以前在嶺南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廣州喫燒鵝,南寧喫燒鴨。

燒鴨腿粉,配上黃豆、酸黃瓜、酸豆角、青菜、米粉,再倒入一瓢清湯,便香氣四溢。

玉林牛巴粉

牛巴(一種用黃牛臀部肉經過好幾道工序醃漬、晾曬、煨制而成的美味)在玉林是一種十分難得的傳統美食,美味卻製作不易。

濃濃香味的牛巴配上香滑的米粉,相得益彰。

玉林生料粉

因為用到的都是當天的生鮮食材,故謂之「生料」,主要有三種:豬瘦肉、豬肝、粉腸,越是清淡簡單,越考驗食材的鮮度和處理的技藝 。

骨頭湯做底,選取鮮紅的豬肝煮出來才軟嫩不硬,粉紅色的瘦肉煮熟後並不滑,嚼起來很有肉的纖維感,煮粉腸的時間要把握好才會有爽脆的口感,還會透著輕輕的米酒香味。喝一口鮮甜的骨頭湯、挑幾根細細的米粉和幾片生料,舒服!

天等雞肉粉

與越南毗鄰的天等縣,雞肉粉是最出名的,同樣也是小清新的代表,看上去簡單清淡,但聞起來卻有濃濃的雞肉香味和大骨湯的香味。喫粉時再擠幾滴新鮮青檸檬汁,喫起來清清爽爽,讓人慾罷不能。

一碗簡單的雞肉粉,味道無比直接,追求的是極致的雞鮮。靈魂當然在於雞,選用天等土雞使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白切,湯底用雞骨、筒骨和中草藥一同熬製出純正骨頭湯。

全州紅油米粉

紅油米粉看起來就食慾滿滿,那一潑漂浮在粉上的紅油,就是這碗米粉的靈魂。

將米粉榨出後再將其泡在冷水裡,取適量在開水裡燙上幾秒種不等,加入早已準備好的鮮湯,最後加上適當紅油就可以了。

紅油米粉用的是細小粉絲,喫起來十分脆彈可口,再配上肉沫、黃豆、香蔥,混合成特有的鮮辣,讓人大快朵頤,欲罷不能。

欽州豬腳粉

豬腳粉以豬腳做配菜而得名,熬熟過的豬腳肥而不膩,脆而不硬,湯汁也十分鮮美,再配上特有的小菜,回味無窮!

賓陽酸粉

賓陽有一句俗語:夏天喫酸粉,病貓都精神。

說的就是冰涼爽口的酸粉,這是一種涼拌粉,湯底主要由陳皮、蔥條等香料與糖醋油鹽調味製成,味道酸中帶甜,清新可口,毫無油膩之感;米粉採用蒸制而成的新米切粉,浸入湯汁後爽滑又入味;最重要的是配上新鮮酸黃瓜、脆皮肉、炸黃豆等配料,色、香、味俱全!

原諒我寫到這裡實在寫不下去了

實在忍受不了只能看不能喫的痛苦

我決定週末就回廣西嗦粉去

況且廣西的粉是一篇文章就能寫完的嘛

不可能不存在的

煮粉、燙粉、砂鍋粉、幹撈粉、涼拌粉、牛肉粉、羊肉粉、馬肉粉、融安濾粉、融安滑滑粉、豬腳粉、卷粉、腸粉……

「嗦」粉是我們廣西人

骨子裡深深的執念

無論什麼時候想喫

出門就有熱氣騰騰的米粉

所以

最好喫的米粉肯定是

存在於廣西的各大街小巷

卡卡角角,犄角旮旯的

走啊 嗦粉去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哪種粉呢?

歡迎留言!

喜歡自駕喜歡喫喝旅行的朋友

【可以搜索公眾號「喫貨走世界」:「FB-tour」,歡迎加入逛喫逛喫的大家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