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9點多的研究生辦公室

人呢?大概進門的時候掉到黑洞裏了吧 * /*


作為一個身在非996互聯網圈的前生物狗,覺得還是工作更輕鬆哈哈

喜歡女神顏老師微博上的這段話:

「招的博後多了,也能看出其他一些實驗室的習慣了。我經常告訴我實驗室的孩子們:做任何事情要成功,肯定需要努力和付出,但成果不是靠時間堆積出來的,你得做好三件事:1.基礎紮實,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避免從根上犯錯而不自知;技術上也要紮實,盡量避免誤操作,特別是避免同樣的錯誤。一次誤操作浪費的時間不知道要熬多久才能補回來。2.合理的方法:比如同樣一套實驗操作,我發現在我實驗室不過兩三天,有些孩子按照之前的習慣卻要幾周才能完成,於是我明白了為啥有人總揣度我們得多玩命了,要是按照一些孩子帶來的舊方法,要達到我實驗室現在的productivity,那真是沒時間喫飯睡覺了;3. self-motivated: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沒有熱情,還是儘早退散。那種靠打卡管理實驗室的估計自己也沒啥信心。做科研是一件好玩有趣也確實辛苦的事情,重複實驗、失敗的苦悶、眼看同學出成果的不甘......誰沒有經歷過呢。但是當自己的課題突然突破、柳暗花明那一瞬間,就會覺得之前的一切不過為了這一刻!

而換個角度說,如果住校還好,如果是住在校外的,非得按照「正常」時間上下班,那想想多少寶貴時間得浪費在路上啊?做科研的只要不講課,什麼時候不能工作,又什麼時間不能度假呢?我經常勸我的學生們跟大眾錯峯休假,這樣子景區都便宜不是?不過要和家人協調,這種錯峯就不方便了,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科研上的這種自由度」


分兩種。

一種是每天打卡深夜彙報週末開會型,多見於需要多人合作(包括但不限於大型試驗、長時間試驗、處理數據、洗瓶子)才能推進研究的領域,跟996差不多。

一種是本組的無為而教型,各人研究內容有關聯但少有依賴關係,所以每人分配個任務定個Deadline然後你們自己搞去。這種組的特點是早上來的時間不做限制,偶爾不來也沒人介意,但有任務時的下班時間就比較飄忽,一個bug卡住搞到晚上兩點的也不少。

這兩種情況下,人員的體力壓力孰輕孰重是明顯的,但心理壓力就不好說了。此外,未畢業的博士們,心理壓力可能普遍比職場996人員高一些。


科研人員沒有996,科研人員有24-7。爭論的本事並不應該是996,而應該是self-motivate的996還是被迫的,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目前研一,按照我們老闆規定的打卡制度,上午8:30-11:30,下午15:00-17:30,20:00-22:00,剛剛好,把你的一天分割成數個等分讓你動彈不得,隨便一個時間段都剛好掐住了黃金時段。

雖然規定的時間,加起來只有七個半小時,但是大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提前到或者晚點走。

像讀博的師兄師姐們一般都是晚上十一點左右離開實驗室,996對於我們實驗室來說真的像個笑話,昨天有個同門開玩笑說我們實驗室8117,可以說很有道理了……

為什麼是7呢,因為老闆要求週六早上8-10點打羽毛球,缺勤一次罰款100,遲到一次罰款50,而且我們自己要湊錢訂場,可以說是很無語了……

然後周天晚上8-10點,實驗室組會,每週都開

至於節假日,一般的安排都是,假期第一天打羽毛球,最後一天組會。比如五一放假,放假第一天上午打羽毛球,放假最後一天晚上開組會,活生生把假期砍掉兩天,真的很難受了

所以在我們實驗室是不存在996的……


996一般還是指強制打卡或者晚到懲罰這樣的吧,科研人員就另說了,實驗室師兄9點到晚上11點多走,一週七天,沒人監督純屬自願怎麼算?有的實驗室這要求早晚打卡可能更接近工作的996吧。


科研這種工作,效率比湊時間更重要。除非是生化那種每天要搬磚的勞動密集型科研。


研究生一般都9107吧,博士生就更不用說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