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佬,我是工作了四年的人,現在準備去英國讀管理學博士,但是因為許久沒讀書,沒科研,也對博士沒有個概念,在即將入學之前,請您給我一些建議!謝謝,再次感謝!


你能在工作四年後,再申上博士,

一定是有自己的出眾之處的

在讀博的日子裡,請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同時做好如下心理準備。

1、語言環境不適應。(如果本來就是在英語國家讀的本碩當我沒說)

在國內哪怕英語再好,到了一個純英文的學習環境,一定會不適應的。

不要著急,給自己一段習慣的時間。

2、學會釋放壓力。

讀博對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

而且這種壓力你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不一定能與之言說,

因為所處的環境和角色不一樣,沒辦法相互理解。

另外如你所說,你是過了幾年再出發,相比起其他無間斷學習的學生,

肯定會有一定差距,這時候肯定會有更多壓力啊,焦慮啊之類的情緒,

不要沉浸在這種負面情緒中,學會通過適當的方式釋放壓力

無論是通過鍛煉也好、學習樂器也好,看劇也好。

3、你是博士,不是「博」士。

大家總對博士有種博學多才的「誤解」

但博士其實不是博才,而是專才,

這是一個,另外,接受自己的「無知」

做學術是一個探索未知的過程,

如果感到自己有無知、無力的時候,

那很正常,如果你什麼都知道,那你也不會去讀博士了。

享受這種探索問題的過程吧!

4、明確你的目標。

讀博期間你想達成什麼目標,幾篇文章?幾場會議?想多久畢業?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目標不要太高,不要盲目想著一個理想狀態,

而是要設一個下限,我在保證基礎目標完成的前提下,再去做更多能做的。

之後要是有想到的再來補充~


多看自己領域最新文獻,歷史文獻


我也是工作幾年再讀博的。

一開始會有些惶恐不安但又滿懷期待,

如同來到一個新城市、新環境,

好奇且緊張。

到一個新城市,我們會查地圖,會問路,也會跟當地人聊聊天,儘快熟悉。

估計你開始新的工作,也是類似,要了解新環境,研究新術語,跟進新動態,如果要想在某個領域有發展,就繼續主動學習、鑽研死磕。並且會遇到各種困難,升級打怪。

讀博也基本是這樣。


我是一口氣讀下來的,當然大部分是因為保送的原因,但其實父母從小也是這麼教育的……

現在工作幾年後,確實覺得工作以後想再回去讀博士挺難的,工作以後面對了社會的現實,考慮的事情明顯更多更雜,感覺挺難專心去攻克一個特別細分的科研難題。

挺困難不代表不可能,見過幾個工作後又回去讀書,跟導師年齡都差不多,但後面科研做的特別好的牛人,從這個角度說,做任何事情都不晚。

能給的建議不多,就是平衡好生活和學術的關係,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有合理的釋放壓力的途徑吧。


我工作5年去讀博士,在職的,在國內,工科,5年畢業。我感覺情況不大一樣,我大概說說,您參考吧。

  1. 說實話,工作多年,心不太容易沉下來,所以得想辦法迅速進入狀態。那時候我找組內小老師,博士聊了一下(一共也就聊了3.4個人,我們組人丁單薄),瞭解一下我們組研究方向,我決定一下做哪個方向。我導師手底下當時有三個主要的方向,分別由2個小導師和他自己帶著。這隻能瞭解個大概,初步選定一個我還算有興趣的。方向問題,我覺得您直接看您導師發表的論文,或者跟他聊聊。
  2. 看文獻,先看組內的,再發散看我們組引用的,引用的那些人又引用了,挑相關的看。國外學校聽說對小論文好像要求沒那麼高,大論文要求也跟國內不一樣。國內要求要有研究的整體性,有遞進關係層次感,創新性等。國外完全看學校和導師要求,具體情況您到那邊找導師交流。
  3. 國外的人會特別有時間觀念,非工作時間你可能找不到任何人,在國外讀博也會特別空虛寂寞冷,得守住自己的心。讀博很苦,特別容易放棄,您加油,堅持就是勝利。
  4. 英國研究生就一年,您放心,他們也沒啥科研能力,所以要有信心。語言問題可能是您最先需要克服的。

以上。


不拋棄,不放棄。


謝邀。管理類博士我覺得語言的聽說讀寫要全面提高,同樣ppt技能不可忽視。其他的就是自我的壓力調整吧,不知道你是自費還是全獎。全獎一般壓力都很大,而且老闆會很push。自費的看你家裡經濟實力了。情緒波動無法完全避免,需要及時調整心態釋放壓力,可以多去鍛煉。


一般可以被錄取的都具備基礎科研能力,題主可以相信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